游栖霞山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游栖霞山原文

栖霞名寺遂名山,点窜宁因字句间。

药草摄生何不可,乳泉涤虑恰宜閒。

偶来寻胜非耽静,敢懈观民正忆艰。

朴斲行宫居信宿,对时摛藻我犹闲。

诗词问答

问:游栖霞山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游栖霞山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游栖霞山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三

2. 本名摄山栖霞寺名也今云栖霞山或因避摄字耳故戏及之

参考注释

栖霞

寺庙名

拥至栖霞禅院。——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点窜

修整字句;润饰

公又与韩遂书,多所点窜。——《三国志·武帝纪》

经他一点窜,这篇文章就好多了

字句

文字语句

药草

即医药上有价值的草本植物

摄生

养生(保养身体)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虎兕。——《老子》。注:“摄,养也。”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乳泉

(1).指钟乳石上的滴水。 唐 陆羽 《茶经·煮》:“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岩中有丹灶盆,乳泉滴沥。”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嵩山日记》:“中有乳泉、丹灶、石榻诸胜。” 清 孙嘉淦 《南游记》:“巖壑空幻,石骨玲瓏,乳泉滴沥,积而成池。”

(2).甘美而清洌的泉水。 宋 郑瑶 等《景定严州续志·祠庙》:“山有乳泉,溉田甚多。” 元 王恽 《东坡汲乳泉图》诗之二:“道宫独发乳泉香,似与 坡仙 养浩方;井洌不从炎海瘴,味甘还比上池觴。” 清 魏源 《重游百泉》诗之四:“固知空洞腹,乳泉满其穴。”

涤虑

清除烦扰,使思想清净。 宋 梅尧臣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我归涤虑反覆思,义虽不经聊解颐。” 明 刘基 《天寿节登槃翠轩分韵得稽字》:“澄心映空旷,涤虑俯清泚。” 孙犁 《谈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近几年来,我也不断阅读一些新的文学作品,能使我净心涤虑,安静愉悦地读下去的东西,并不太多。”

寻胜

游赏名胜。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张逢》:“策杖寻胜,不觉极远。” 清 陈维崧 《月华清·为蒋元肤催妆》词:“怪何处北 阮 疏狂,约来朝 西山 寻胜。” 茅盾 《虹》:“春三月间游客带了酒肴来‘寻胜’,这里便是临时的雅座。”

观民

(1).观察民风。《易·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2).检阅民力。《国语·鲁语上》:“夫 齐 弃 太公 之法而观民於社,君为是举而往观之,非故业也,何以训民?”

(3).显示于民。《韩非子·难三》:“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 陈奇猷 集释引 顾广圻 曰:“观,示也。”

朴斲

亦作“ 朴斵 ”。砍斫;削治。《书·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朴斵,惟其涂丹雘。” 孔 传:“为政之术,如梓人治材为器,已劳力朴治斵削,惟其当涂以漆丹以朱而后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是以朴斵成而丹雘施,垣墉立而雕杇附。” 前蜀 贯休 《上裴大夫》诗之二:“我有白云琴,朴斲天地精。” 宋 叶适 《孙祖佑解元世友堂》诗:“朴斵吁已勤,礱密审所宜。”

削治;治理。《文选·张华<励志诗>》:“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斲,终负素质。” 李周翰 注:“梓匠理材,不勤以丹漆饰之,虽劳於理削,终不成器也。” 唐 杨炯 《卧读书架赋》:“朴斲初成,因夫美名。两足山立,双钩月生。” 宋 叶适 《代宋彦远青词》:“从仕乖政刑之中,治心失喜怒之节,况方勤於朴斲,曾罔筮於日时。”参见“ 朴斲 ”。

宫居

(1).住在房屋中。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民之初生,固若禽兽夷狄然。圣人者立,然后知宫居而粒食。”

(2).居住于宫殿之中。《战国策·赵策二》:“ 赵王 曰:‘先王之时, 阳奉君 相,专权擅势,蔽晦先王,独制官事。寡人宫居,属於师傅,不能与国谋。’” 汉 枚乘 《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

(3).宫中之居所,指宫殿。《魏书·公孙表传》:“伏惟陛下,躬 唐 虞 之德,存道颐神,逍遥物外,宫居之名,当协叡旨。臣愚以为宜曰‘崇光’。”

信宿

连住两夜,也表示两夜

公归不复,子女信宿。——《诗·豳风·九罭》

流连信宿,不觉忘返。——《水经注·江水》

对时

指一整天。 郭沫若 《海涛集·跨着东海》:“据他说,我的情形是很轻的,只是普通的拘留,一个对时。” 叶紫 《行军掉队记》:“看形势,被害至多总还不到一个对时,大约是在昨天上午。”

摛藻

铺陈辞藻。意谓施展文才。 汉 班固 《答宾戏》:“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於殿最也。” 唐 虞世南 《门有车马客行》:“高谈辨飞兔,摛藻握灵蛇。” 宋 林逋 《寄茂才冯彭年》诗:“无如摛藻妙,所惜赏音稀。” 清 林则徐 《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诚使邪蒿必斥,自严溺口之防;定知摛藻为华,竚入点头之选。”

犹闲

见“ 犹閒 ”。

亦作“ 犹闲 ”。尚可;还过得去;还不要紧。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五出:“孩儿去则犹閒,且是无人照管我门户。”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白日犹闲,清宵更苦。”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曾经消瘦,每遍犹閒,这番最陡。”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