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韵诗上平声十五首·其十·太宗建国大清征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侵明收郡县,安国育贤材。

南讨朝鲜和,北伐蒙古徕。

更获玉玺瑞,天意佑昭回。

俯允舆情敦,即位告郊台。

建国曰大清,改元崇德开。

乃有朝鲜使,不拜志独乖。

知为假守礼,激我戮其侪。

明谕赦弗诛,抉心惊色灰。

丙子遂亲征,惟扬我武恢。

南汉肉袒降,称臣永服哉。

立碑三田渡,沐德纪无涯。

肇启景运皇,丕基万载培。

诗词问答

问:《全韵诗上平声十五首·其十·太宗建国大清征服朝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七

2. 天聪十年四月诸贝勒大臣外藩蒙古贝勒台吉及满洲蒙古汉人文武各官捧表上言国逆皇上承天眷佑应运而兴爱育群黎辑宁诸者以兵威之顺者以德抚之征服朝鲜混一蒙古更获玉玺符命昭然请上尊号曰宽温仁圣皇帝太宗初未允从臣工固请再三始庙筑俞所请乃于四月十一日祭告天地太坛于德盛门外曰即皇帝位建国号大清改元崇德

参考注释

郡县

古代两级行政单位,大体相当今天的省与县

给贡职如郡县。——《战国策·燕策》

郡县苦秦吏。——《史记·陈涉世家》

定东南郡县。——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安国

(1).使国家安定。《孙子·火攻》:“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张预 注:“君常慎于用兵,则可以安国。”《史记·汲郑列传》:“公为正卿,上不能襃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二者无一焉。” 隋 王通 《文中子·周公》:“其应天顺命安国济民乎!是以 武王 不敢逆天命背人而事 紂 , 齐桓 不敢逆天命背人而黜 周 。”

(2).安定的国家。《吕氏春秋·大谕》:“故曰: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

(3).古国名。故地在今 苏联 乌兹别克共和国 布哈拉 一带。为 昭武 诸国之一。

(4).参阅《旧唐书·音乐志二》。

(5).复姓。 汉 有 安国少季 。见《史记·南越列传》。

贤材

见“ 贤才 ”。

朝鲜

东亚国家。在朝鲜半岛北半部,北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与中国为界。面积1232万平方千米。人口2096万(1991年)。首都平壤。高原、山地为主。温带季风气候。工业主要有机器制造、纺织等部门。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特产有人参。

北伐

(1).向北方进军征讨。《左传·僖公九年》:“ 齐侯 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 山戎 ,南伐 楚 ,西为此会也。”《南史·宋明帝纪》:“﹝ 沉攸之 ﹞率众北伐。”《三国演义》第四四回:“吾自离 鄱阳湖 ,便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

(2).特指1926年至1927年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 * 领导下,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进行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因这次战争从 广东 出师北伐,所以叫北伐战争。 许地山 《人非人》:“他想:她也是一个北伐进行中的革命女同志,虽然没有何等的资格和学识,却也当过好几个月战地委员会底什么秘书长一类的职务。”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脱颖自北伐,初胜 湘江 曲。秋风扫落叶,铁军声威立。”

蒙古

蒙古: ①民族名。唐时始见史书记载。初居额尔古纳河流域,后逐渐散布到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过着游牧生活。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各部,建立蒙古汗国。此后展开大规模军事活动,先后攻灭西辽、西夏、金、大理、南宋,统一全国,建立元朝,势力远及中亚和南俄等地。 ②中亚内陆国。在中国和俄罗斯间。面积15665万平方千米。人口231万(1995年)。首都乌兰巴托。全境为高原。气候干旱。草原分布广,南部为戈壁区。居民主要从事畜牧业。工业以畜产加工最重要。铜钼矿开采有相当规模。

玉玺

专指皇帝的玉印

天意

(1) 上天的意旨

(2) 帝王的心意

昭回

(1).谓星辰光耀回转。《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朱熹 集传:“昭,光也。回,转也。言其光随天而转也。” 唐 卢照邻 《释疾文·粤若》:“泮涣粲烂兮,象星汉之昭回。” 明 李贽 《杂说》:“喷玉唾珠,昭回云汉,为章於天矣。”

(2).指星辰。 唐 杨炯 《老人星赋》:“昼观云物,夜察昭回。”

(3).指日月。 唐 上官婉儿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诗:“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唐 沉佺期 《巫山高》诗:“ 巫山 峰十二,环合隐昭回。” 前蜀 贯休 《寿春进祝圣·千载降祥》诗:“九天宫上圣,降世共昭回。”

俯允

敬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承蒙俯允所请,不胜感激

舆情

群众的看法、意见

明察舆情

即位

(1) 开始做帝王或诸侯

安斄王即位。——《史记·魏公子列传》

昭帝即位。——《汉书·李广苏建传》

(2) 就位;入席

建国

(1) 国家成立

建国后经济发展很快

(2) 建设和发展国家

勤俭建国

大清

(1).谓大道。《管子·内业》:“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鑑於大清,视於大明。” 尹知章 注:“大清,道也。”

(2).指政治清明。《隶释·汉太尉杨震碑》:“立朝正色,恪勤竭忠,无德不旌,靡恶不形,将训品物,以济大清。”

改元

帝王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变年号

年夏五,改元景炎。——宋· 文天祥《< 指南录> 后序》

有朝

犹言有朝一日。《水浒传》第八一回:“有人提出火坑中,肝胆常存忠孝,常存忠孝!有朝须把大恩人报。”

不拜

(1).古代以拜为谒见上级的礼节。武官披甲,屈伸不便,允许不拜。《礼记·曲礼上》:“介者不拜。”《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2).不接受任命。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宋书·南平王穆铄传》:“﹝ 元嘉 ﹞二十六年,进号平西将军,让不拜。”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刘若虚》:“后七年,始以特奏召试大廷,又入五等为助教,纳敕不拜。”

假守

古时称权宜派遣而非正式任命的地方官。《史记·南越列传》:“因稍以法诛 秦 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汉书·项籍传》:“ 会稽 假守 通 素贤 梁 ,乃召与计事。” 张晏 注:“假守,兼守也。”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节度》:“ 太祖 罢节度,立权发、遣与、权知之类,故士大夫作郡,皆自称曰假守,谓非真节度也。”

明谕

明白告示。《穀梁传·桓公六年》:“脩教明諭,国道也。” 范宁 注:“脩先王之教以明达於民,治国之道。”

亲征

最高统帅亲自出征

南汉

五代 十国 之一。 梁太祖 时,封 刘隐 为 南平王 ,又进封 南海王 。 隐 死,弟 龑 (yǎn)称帝,国号 大越 。后改称 汉 ,是为 南汉 。有今 广东 及 广西 的南部。后灭于 宋 。共历四主,六十八年(公元904-971)。《新五代史·职方考》:“自 岭 南北四十七州为 南汉 。”

肉袒

脱去上衣,裸露肢体(古人在祭祀或谢罪时以此表示恭敬或惶恐)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称臣

自称臣子,接受对方统治,泛指向对方屈服

俯首称臣

三田

(1).古时天子、诸侯每年三次田猎,称为三田。《礼记·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乾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 孔颖达 疏:“一岁三时田猎。猎在田中,又为田除害,故称田也。”

(2).道家谓两眉间为上丹田,心为中丹田,脐下为下丹田,合称三丹田或三田。 唐 吕岩 《赠刘芳处士》诗:“悠悠忧家復忧国,耗尽三田元宅火。” 宋 范成大 《宿妙庭观次东坡旧韵》:“升隆三田自有丹,浪寻盘鼎斸仙坛。” 沉钦韩 注引《玄奥集》:“脑为上田,心为中田,气海为下田。” 明 宋濂 《傅同虚像赞》:“将求子於外兮,则鍊精於三田;欲索君於内兮,则游神乎八天。”

无涯

无尽;无限

灾祸无涯

肇启

初创;开始。 晋 张华 《正旦大会行礼诗》之三:“肇启 晋 宇,遂登皇基。” 南朝 梁 沉约 《为南郡王让中军表》:“皇衢肇启,鼎运始资。” 清 周亮工 《倪母朱太夫人七十序》:“顾厨之难可以不作,而党錮之衅不至肇启於身,则皆母之教训有以保全之也。” 李大钊 《阶级竞争与互助》:“他是确信人类真历史的第一页当与互助的经济组织同时肇启。”

景运

好时运。《周书·独孤信传》:“今景运初开,椒闈肃建。”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上:“ 景祐 元年所赐诗末句曰:‘寒儒逢景运,报国合如何?’” 李大钊 《由纵的组织向横的组织》:“在此一大横的联合中,各个性都得自由,都是平等,就是大同的景运。”

丕基

巨大的基业。 唐 张绍 《冲佑观》诗:“赫赫烈祖,再造丕基。”《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朕虔承顾命,获嗣丕基,常惧颠危,不克负荷。” 太平天囯 洪秀全 《誓师檄文》:“佇见澄清区宇,復千百年 中夏 丕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