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岱溪山雪霁图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唐岱溪山雪霁图原文

薰风酿暑吹楹栏,黄沉绿浮堆冰盘。

挥扇那能却炎气,淋漓梅润蒸齐纨。

忽展溪山雪霁图,文筵六月三冬寒。

玉屏琼树数千里,中有村舍非人间。

冻峡挂珠流不得,渔矶彷佛富春滩。

唐岱笔法老尤劲,鼻祖摩诘追范宽。

试供病渴人清览,何须热恼愁长安。

诗词问答

问:唐岱溪山雪霁图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唐岱溪山雪霁图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

参考注释

薰风

(1).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 唐 白居易 《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明 李东阳 《天津八景》诗之四:“层轩南向坐薰风,极目平畴远近同。” 陈毅 《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诗:“解放 寧 沪 吾道东,大军整肃胜薰风。”

(2).相传 舜 唱《南风歌》,有“南风之薰兮”句,见《孔子家语·辩乐》。后因以“薰风”指《南风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有虞 继作,政阜民暇,‘薰风’诗於元后,‘烂云’歌於列臣。” 宋 苏轼 《东阳水乐亭》诗:“鏗然涧谷含宫徵,节奏未伐君独喜。不须写入薰风弦,纵有此声无此耳。”

堆冰

由大小浮冰推挤在一起形成混杂体的海上冰块

那能

方言。怎么样。

出处:

章炳麟 《新方言·释词》:“凡诸形状皆谓之态,亦谓之能; 苏州 问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态字,犹通语言曾(俗作怎)么样矣。”

例句:

殷夫 《监房的一夜》:“ 小王 说:‘老和尚后来那能了呢?’说着笑了。”

炎气

暑气。《后汉书·马援传》:“会暑甚,士卒多疫死, 援 亦中病,遂困。乃穿岸为室,以避炎气。” 南朝 陈后主 《七夕》诗:“殿深炎气少,日落夜风清。” 唐 韩愈 《丰陵行》:“是时新秋七月初,金神按节炎气除。”

火焰与火气。炎,通“ 燄 ”。《楚辞·九章·悲回风》:“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 姜亮夫 校注:“炎、气当为二物,故曰‘相仍’。炎,即今俗燄字。”

淋漓

(1) 液体湿湿地淌下,即流滴的样子

淋漓不净

(2) 形容痛快

淋漓肺腑之言

梅润

谓梅雨季节的潮湿空气。 唐 皮日休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奇鲁望》:“梅润侵束杖,和气生空狱。” 宋 林逋 《夏日即事》诗:“石枕凉生茵阁虚,已应梅润入图书。”

齐纨

(1). 齐 地出产的白细绢。后亦泛指名贵的丝织品。《列子·周穆王》:“衣 阿 锡,曳 齐 紈。” 张湛 注:“ 齐 ,名紈所出也。” 南朝 梁元帝 《谢东宫赍辟邪子锦白褊等启》:“鲜洁 齐 紈,声高 赵 縠。” 唐 张籍 《酬朱庆馀》诗:“ 齐 紈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刘大白 《秋扇》诗:“只为你娇躯弱体,不幸满身皎洁被 齐 纨。”

(2).借指团扇。 清 陈维崧 《桃源忆故人·秋日晒扇见故人王湛斯画柳赋此志感》词:“别来往事消沉,只有齐紈在手。”《红楼梦》第二三回:“水亭处处齐紈动,帘捲朱楼罢晚妆。”参见“ 齐紈素 ”。

六月

《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冬寒

冬季寒冷的天气

竹梅耐冬寒

玉屏

(1).玉饰的屏风。 汉 邹阳 《酒赋》:“君王凭玉几,倚玉屏,举手一劳,四座之士,皆若餔粱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姚 母﹞住花园中,极珠帘玉屏之丽。”

(2).指 杭州 的 玉屏山 。 宋 吴文英 《柳梢青》词:“ 玉屏 风冷愁人,醉烂熳梅花翠云。” 宋 翁元龙 《风流子·闻桂花怀西湖》词:“天阔 玉屏 空,轻阴弄,淡墨画秋容。”

琼树

(1).仙树名。《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咀噍芝英兮嘰琼华”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张揖 曰:“琼树生 崑崙 西流沙滨,大三百围,高万仞。”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七五:“琼树扶疏压瑞烟,玉皇朝客满花前。”

(2).形容白雪覆盖的树。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庭列瑶阶,林挺琼树。” 唐 李商隐 《对雪》诗之二:“已随 江令 夸琼树,又入 卢家 妬玉堂。”

(3).树木的美称。 唐 许稷 《赋得风动万年枝》诗:“琼树春偏早,光飞处处宜。晓浮三殿日,暗度万年枝。”

(4).喻品格高洁的人。语本《晋书·王戎传》:“ 王衍 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伏枕思琼树,临轩对玉绳。” 宋 苏轼 《次韵赵令铄》:“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墻。”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瑶华烦远寄,琼树最相思。”

(5).喻美女。 宋 周邦彦 《黄鹂绕碧树·春情》词:“纵有魏珠照乘,未买得流年住。争如盛饮流霞,醉偎琼树。”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中有

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村舍

农家房舍。 唐 司空图 《浙川》诗之一:“山田渐广猿频到,村舍新添燕亦多。” 宋 陆游 《步至今村》诗:“荒堤经雨多牛跡,村舍无人有椎声。” 清 万寿祺 《冬日晚登东山》诗:“十年豺虎人家少,几处牛羊村舍低。”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园田村舍景,无与 江 南异。”

非人

(1) 不合适的人

所用非人

(2) 残废人

(3) 缺乏人性或个性的人

(4) 不人道的(非人待遇)

珠流

如珠之流转自如。喻文词流利。《晋书·陆机传论》:“千条析理,则电坼霜开;一绪连文,则珠流璧合。” 清 钮琇 《觚賸·熊廷弼》:“先生文章霞焕,才辩珠流,天下之士,莫不延颈企踵,愿言覯止。”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渔矶

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唐 戴叔伦 《过故人陈羽山居》诗:“峯攒仙境丹霞上,水遶渔磯緑玉湾。” 清 曹寅 《胡静夫先归白门即席同用依字》诗:“ 吴 船快于马,迟我坐渔磯。”

彷佛

同“仿佛”

富春

(1).指 富春山 或 富春江 。泛指古 富春 地区。 唐 韩翃 《送王少府归杭州》诗:“归舟一路转青苹,更欲随潮向 富春 。” 唐 王维 《送李判官赴江东》诗:“树色分 扬子 ,潮声满 富春 。” 元 张宪 《投赠周元帅十韵》:“ 恩波 城外柳,长拂 富春 潮。”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年年垂钓鬢如银,爱此江山胜 富春 ;歌舞丛中征战裡,渔翁都是过来人。”参见“ 富春江 ”。

(2).古县名。 秦 置, 汉 因之,治所在今 浙江 富阳 。 晋 太元 中避 郑太后 讳,改名 富阳 。 五代 吴越 时复名 富春 , 宋 太平兴国 三年(公元978年)又改 富阳 。 三国 吴 曾为 安东郡 治所。 晋 陆机 《吴趋行》诗:“ 大皇 自 富春 ,矫首顿世罗。” 南朝 宋 谢灵运 《富春渚》诗:“宵济 渔浦 潭,旦及 富春 郭。” 郁达夫 《西归杂咏》之八:“风月三年别 富春 ,东南车马苦沙尘。”

笔法

写字、作画、写文章的技巧或特色

春秋笔法

鼻祖

始祖,比喻创始人

有周氏之 蝉嫣兮,或鼻祖于 汾隅。——《汉书·扬雄传》

摩诘

(1). 维摩诘 (梵语vimalakīrti)的省称。意译为“净名”或“无垢称”。《维摩经》中说 维摩诘 是 毘耶离城 中一位大乘居士,和 释迦牟尼 同时,善于应机化导。曾经以称病为由,向 释迦佛 遣来问讯的 舍利弗 及 文殊师利 等宣扬大乘深义,为佛典中现身说法,辩才无碍的代表人物。 宋 苏辙 《谢人惠千叶牡丹》诗:“天女要知 摩詰 病,银瓶满送 洛阳 春。” 宋 陆游 《病中作》诗:“ 摩詰 病説法, 虞卿 穷著书。”

(2).指 唐 王维 。 维 字 摩诘 。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按画家分南北二宗, 摩詰 为南宗创始。”

病渴

患消渴症。 唐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诗:“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无。” 宋 陆游 《和张功父见寄》:“正復悲秋如 骑省 ,可令病渴似 文园 。”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二十:“余尝有诗云:‘……分无玉甌囊古锦,病渴 文园 只瓢饮。’”

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热恼

亦作“ 热脑 ”。1.谓焦灼苦恼。《法华经·信解品》:“我等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诸热恼,迷惑无知。” 明 高启 《宿山寺》诗:“最喜此宵无热恼,莫教月落又钟鸣。”《花月痕》第十六回:“不想这会,却又给 秋痕 弄出一团热脑。”

(2).谓因热旱而苦恼。 唐 白居易 《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诗:“既无白栴檀,何以除热恼。”

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