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襄樊四载弄干戈

作者:杨佥判 朝代:宋代

一剪梅·襄樊四载弄干戈原文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诗词问答

问:一剪梅·襄樊四载弄干戈的作者是谁?答:杨佥判
问:一剪梅·襄樊四载弄干戈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一剪梅·襄樊四载弄干戈是什么体裁?答:词

译文和注释

译文
襄樊战争已经进行四年多了,老百姓既不能打鱼又不能砍柴民不聊生。请问如今的国事是什么样子呢?耗费大量金银财宝粮食丝绸缴纳敌人。
再不要婆娑起舞了,丑恶之事实在太多了。权贵之家天天买年轻貌美的女子纵情享乐,却不管军事国事如何!

注释
一剪梅:词牌名,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弄干戈:指战争。
柘(zhè)枝:舞曲名。
能多:这样多。
朱门:权贵之家,这里指贾似道。朱娥:年轻貌美的女子。
军事:指襄樊城被围,贾似道不发援兵。
民事:指贾似道对人民加重剥削,而襄樊一带的民兵却勇敢地参加了保卫襄阳城的战斗。

诗文赏析


杨佥判,其真实名字不详。佥判是一个幕职官。1268 年9 月,蒙古大军南侵,包围襄樊,围城达四年多。守城军民顽强抵抗,但内外交围,竟达到以孩肉为食,以人骨为薪的地步。但临安城里仍是过着酒醉神迷、歌舞升平的生活。偏安一隅的小朝廷“直把杭州做汴州。”贾似道权奸当路 ,卖国求荣,杨佥判闻之深为不满,拍案而起,作《一剪梅》一首,痛斥贾似道一流的无耻行径。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 ,不见樵歌”,襄樊一带战事进行了四年有余,人民的和平生活全遭破坏 ,何谈什么“渔歌”、“樵歌 ”?尽管襄樊粮尽援绝 ,守将频频告急 ,贾似道为一己之私利却隐瞒军情,匿而不报。襄阳军事万分危急,求助不得任何支援,“四载弄干戈,”民力殆尽,军事告急,大厦已将倾。
“试问如今事若何 ?金也消磨,谷也消磨!”贾似道对待关于国家生亡大事却无动于衷,他们只知拿钱粮(金帛)去纳“岁币 ”,去向蒙古乞求“和平”。贾似道一方面在江南推行所谓的 “经界推排法”,大肆搜括民脂民膏 ,一方面又无耻地向蒙古政权“进贡”财宝,卑职厚币,希冀他们自动退兵。事与愿违一方面弄得国穷民匮,另一方面又并不能满足对方的贪欲,最终弄得国事一发不可收拾,亡国之危险已经迫在眉捷。“试问如今事若何”?忧国之情流露出来。
“《柘枝》不用舞婆娑 ,丑也能多,恶也能多”,直接以“ 丑恶 ” 两字抨击贾似道之流的可耻行径。“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又重申上意,而更以结尾的两个反问句质问和揭露他们误国殃民的罪恶 。据《宋史·贾似道传》载:“时襄阳围已急,似道日坐葛岭,起楼阁亭榭,取宫人娼尼有美色者为妾,日淫乐其中。”似这等权奸当道 ,国已至此,国将不国矣。
南宋末年,外有蒙古虎视耽耽 ,大兵指日南下,内有贾氏之流,奸邪当道。在这内忧外患之中,生死存亡之际 ,涌现出许多以政治为题材的“政治批判词”。这些词颇为勇敢和大胆 ,在奸邪之徒权势薰天之时,保持着一种正义的呼声,也颇为可贵了。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更多的是揭露事实,以事实发话,直斥权奸 ,很有战斗性和讽刺性 。词虽短小,但如一柄锋利的短刃 ,直斥贾似道之流的谎言。风格较为直率发露 ,是很有艺术特色的一首政治批判词。

标签:战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