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四首

作者:释绍昙 朝代:宋代

偈颂一百零四首原文

小春才过,冬至相催。
光阴驹过隙,须鬓雪成堆。
松根石上,槁木寒灰。
冻膝拥深霜树叶,禅心清点野桥梅。
唤起来打,更莫迟回。
蛰龙须奋跃,保待禹门雷。

诗词问答

问:偈颂一百零四首的作者是谁?答:释绍昙
问:偈颂一百零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绍昙的名句有哪些?答:释绍昙名句大全

释绍昙偈颂一百零四首书法欣赏

释绍昙偈颂一百零四首书法作品欣赏
偈颂一百零四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小春

指农历十月

冬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2月21,22或23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

光阴

明亮与阴暗,白昼与黑夜。指日月的推移。后世即用以表时间

明月白露,光阴往来。——南朝梁· 江淹《别赋》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过隙

喻时间短暂,光阴易逝。《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駟之过隙。” 唐 窦常 《谒诸葛武侯庙》诗:“人同过隙无留影,石在穷沙尚启行。” 宋 姜夔 《张平甫哀挽》诗:“空嗟过隙催人世,赖有提孩读父书。” 明 冯梦龙 《风流梦·梦感春情》:“我 杜丽娘 生於宦族,长在名门,年已二八,不得早谐佳偶,诚为虚度青春,光阴若过隙耳。”参见“ 过隙白驹 ”。

须鬓

胡须和鬓发。《晋书·王献之传》:“ 魏 时 陵云殿 榜未题,而匠者误钉之,不可下,乃使 韦仲将 悬橙书之。比讫,鬚鬢尽白,裁餘气息。” 宋 孔平仲 《送谢仲规致仕》诗:“公年五十餘,鬚鬢黑如漆。” 清 厉鹗 《过嘉兴》诗:“只除鬚鬢改,何处不依然。”

成堆

众多事物聚集在一起。形容数量很多。 唐 李山甫 《牡丹》诗:“晓露精神妖欲动,暮烟情态恨成堆。” 茅盾 《子夜》十四:“女工们就像黄昏时候的蚊子,成堆起轰。”

松根石

琥珀的别称。参见“ 琥珀 ”。

槁木

已经死亡干枯的树木,形容毫无生气

心如槁木

但令心似莲花洁,何必身将槁木齐。——五代蜀· 贯休《山居诗》

寒灰

(1).犹死灰。物质完全燃烧后留剩的灰烬。《三国志·魏志·刘廙传》:“扬汤止沸,使不燋烂,起烟於寒灰之上,生华於已枯之木。” 金 元好问 《甲午除夜》诗:“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復燃。”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这笑容使我想到一盆雪白的寒灰,煨着晕红的烬余的炭火,用它最后的生命在向人输温送暖。”

(2).比喻不生欲望之心或对人生已无任何追求的心情。 五代 齐己 《答无愿上人书》诗:“ 郑生 驱蹇 峴山 迴,传得 安公 好信来。千里阻修俱老骨,八行重叠慰寒灰。” 宋 陆游 《余年四十六入峡忽复二十三年感怀赋长句》:“已把痴顽敌忧患,不劳团扇念寒灰。” 明 唐顺之 《与尚仰山巡按书》:“况今縗絰纔终,哀魂未返,兼之年过五十,老丑尽见,寒灰槁木,久甘不齿於人羣;束带整冠,岂宜再尘於仕路。”

(3).指尸体或棺椁年久朽烂化成的泥土。 唐 李白 《古风》之三:“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八:“昔时 闽 越 王,宫闕列高臺。今日重泉下,玉槨化寒灰。”

(4).谦辞。谓己无用。 唐中宗 陆景初 等《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帝歌难续仰昭回,微臣捧日变寒灰。” 唐 杨汝士 《和段相公夏登张仪楼》:“远山标宿雪,末席本寒灰。陪赏今为忝,临欢敢诉杯。”

(5).指葭灰。古人烧苇膜成灰。分置十二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节候。某一节候至,相应律管中的葭灰即自行飞出。 唐 元稹 《春六十韵》:“节应寒灰下,春生返照中。未能消积雪,已渐少回风。”

树叶

树木的叶子。《汉书·眭弘传》:“ 上林苑 中大柳树断枯卧地,亦自立生,有虫食树叶成文字。”《南史·齐纪上·武帝》:“二月丙寅,大风, 吴兴 偏甚,树叶皆赤。”《红楼梦》第三一回:“比如那一个树叶儿,还分阴阳呢:向上朝阳的就是阳,背阴覆下的就是阴了。” 丁玲 《水》一:“接着,更隐隐约约在树叶之中,现出闪闪的火光。”

禅心

佛教用语。谓清静寂定的心境。 南朝 梁 江淹 《吴中礼石佛》诗:“禪心暮不杂,寂行好无私。” 宋 黄庭坚 《听崇德君鼓琴》诗:“禪心默默三渊静,幽谷清风淡相应。”《红楼梦》第九一回:“禪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鷓鴣。” 郁达夫 《毁家诗纪》之十五:“禪心已似冬枯木,忍真拖泥带水行。”

清点

(1) 清理查点

清点战利品

(2) 数,点数

清点手稿的页数

唤起

(1) 把 从睡梦中叫起

跑到冒着火焰的房子里唤起了这位老人

(2) 激起回忆、联想

这个地方唤起了人们对更幸福的年代的回忆

迟回

亦作“ 迟囬 ”。亦作“遟回”。 1.迟疑,犹豫。《魏书·郭祚传》:“ 高祖 叹谓 祚 曰:‘卿之忠諫, 李彪 正辞,使朕迟回不能復决。’”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经史一》:“ 璋 ( 刘璋 )无得罪於 蜀 民,其亡有足哀者;故 昭烈 之取之也,亦迟回不忍,及迫於羣言,然后图之。”《明史·孟养浩传》:“今日既迟囬於豫教,安知来岁不游移於册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母尚迟回,女已偕婢入。”

(2).犹徘徊。 宋 贺铸 《山花子·弹筝》词:“约略整鬟釵影动,迟回顾步珮声微。” 明 陈献章 《寄题三洲岩》诗:“迟囬北壁下,目击元公遗。” 清 王韬 《英但自守》:“徒以 法 不肯为 英 用, 英 又不能合 法 ,故迟囬审顾,观望徘徊以至於此。” 清 谭嗣同 《与唐绂丞书》:“虽然,三十曰壮,坐此縈繚迟回,卒不克自致於当世有用之学。”

(3).犹滞留。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比往而山水暴涨不復可涉, 吉 不能泅,遟回叹息,坐岸良久,欲下不敢渡。”《魏书·司马昌明传》:“ 温 ( 桓温 )自归寝疾,讽求备物九锡…… 彪之 ( 王彪之 )云:‘闻彼病日增,亦当不復支久,自可小迟回其事。’”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居一日, 宽 ( 裴宽 )诣 寂 ( 普寂禪师 ), 寂 曰:‘有少事,未暇款语,且请迟回休憩也。’”《花月痕》第四八回:“相传 江寧 城中,有一妇背负婴儿,被驱入馆,这妇人迟回不行。” 子虚子 《湘事记》:“更令 李金山 领第二站驻 沙市 ,然其司令本部以待 上海 购械,迟回未发。”

遲廻: 亦作“ 迟迴 ”。亦作“遟迴”。同“ 迟回 ”。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七》:“ 彊 (太子 刘彊 )遂因左右陈诚,愿备藩辅, 世祖 遟廻者久之,乃许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自负》:“苟使君强自迟迴至冰散,则君尚欲开口,其事焉得哉!”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二:“ 皋疆 ( 冯皋疆 )入丁酉乡帘,老吏 沉 某为富人 赵 通节,缓颊再三, 皋疆 迟迴上科事,惧不敢应。”《文选·鲍照<放歌行>》:“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廻。” 张铣 注:“迟廻,不行貌。” 唐 颜真卿 《题杼山癸亭》诗:“迟迴未能下,夕照明村树。” 潘飞声 《秋感》诗之一:“海上迟廻滞去程,入秋风物倍凄清。”《晋书·顾众传》:“及 敦 ( 王敦 )构逆,令 众 出军, 众 迟迴不发。” 唐 张说 《为妓人祭故主文》:“心思往而莫遂,足欲返而迟迴。” 宋 贺铸 《河满子》词:“每恨相逢薄处,可怜欲去迟迴。”

 

蛰龙

蛰伏的龙。比喻隐匿的志士。 唐 曹松 《题甘露寺》诗:“旦暮然灯外,涛头振蛰龙。” 金 元好问 《刘曲龙潭》诗:“蛰龙何年卧,万国待霖雨。”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定计》:“蛰龙困久夜长吟,欲作甘霖,定作甘霖。”

奋跃

奋力跳跃,常以形容振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飞鸟翕翼,泉鱼奋跃。” 晋 潘岳 《杨荆州诔》:“奋跃渊涂,跨腾风云。”《宋史·李纲传上》:“ 纲 下令能杀敌者厚赏,众无不奋跃。” 明 方孝孺 《送王文冏序》:“是詔一出,凡含声鼓喙者,皆当奋跃以效才技。”

禹门

(1).即 龙门 。地名。在 山西 河津县 西北、 陕西 韩城县 东北。相传为 夏禹 所凿,故名。 唐 黄滔 《水殿赋》:“截通 魏国 之路,凿改 禹门 之水。” 前蜀 韦庄 《柳谷道中作却寄》诗:“心如岳色留 秦 地,梦逐 河 声出 禹门 。” 明 何景明 《画鱼》诗:“ 禹门 天池云雾里,白昼雷霆行地底。”

(2).即 龙门 。指科举试场。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词:“禹门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明 范受益 《寻亲记·劝勉》:“倚门望你身脱白,须作禹门惊雷客。”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