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初秋)

作者:张鎡 朝代:宋代

眼儿媚(初秋)原文

凄风吹露湿银床。
凉月到西厢。
蛩声未苦,桐阴先瘦,愁与更长。
起来没个人偢采,枕上越思量。
眼儿业重,假饶略睡,又且何妨。

诗词问答

问:眼儿媚(初秋)的作者是谁?答:张鎡
问:眼儿媚(初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眼儿媚(初秋)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张鎡的名句有哪些?答:张鎡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凄风

(1).寒风。《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杜预 注:“凄,寒也。”凄,一本作“ 凄 ”。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烈烈冬日,肃肃凄风。”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一:“凄风迕时序,苦雨遂成霖。” 明 何景明 《秋思赋》:“浩霖雨之泥途兮,凄风举而飘扬。”

(2).西南风。一说,凉风。《吕氏春秋·有始》:“西南曰凄风。”凄,一本作“ 凄 ”。 高诱 注:“一曰凉风。”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舞歌辞》之一:“凄风夏起素云回,车怠马烦客忘归。”

(1).寒风。《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杜预 注:“凄,寒也。”《后汉书·寇荣传》:“臣奔走以来,三离寒暑,阴阳易位,当煖反寒,春常凄风,夏降霜雹,又连年大风,折拔树木。” 唐 柳宗元 《笼鹰词》:“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

(2).西南风。《吕氏春秋·有始》:“西南曰凄风。”

银床

(1).井栏。一说辘轳架。 南朝 梁 庾肩吾 《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玉醴吹巖菊,银牀落井桐。”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牀。” 仇兆鳌 注:“ 朱 注:旧以银牀为井栏。《名义考》:银牀乃轆轤架,非井栏也。” 清 周宸藻 《浪淘沙》词:“眼底青春今去也,花落银牀。” 黄人 《长相思和太白韵》:“银缸影淡秋满堂,井梧一叶飘银牀。”

(2).银饰之床。 隋 江总 《东飞伯劳歌》:“银牀金屋掛流苏,寳镜玉釵横珊瑚。” 唐 温庭筠 《瑶瑟怨》诗:“冰簟银牀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凉月

(1).秋月。 南朝 齐 谢朓 《移病还园示亲属》诗:“停琴佇凉月,灭烛听归鸿。” 宋 苏舜钦 《和彦猷晚宴明月楼》之二:“緑杨有意簷前舞,凉月多情海上来。” 清 纳兰性德 《河渎神》词:“凉月转雕阑,萧萧木叶声乾。”

(2).七月的异名。《事物异名录·岁时·七月》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七月曰首秋、初秋、上秋、肇秋、兰秋、凉月。”

蛩声

蟋蟀的鸣声。 唐 白居易 《禁中闻蛩》诗:“西窗独闇坐,满耳新蛩声。” 宋 王安石 《五更》诗:“只听蛩声已无梦,五更桐叶强知秋。”《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时正是将近仲秋天气,金风颯颯,玉露泠泠,一天晓月残星,满耳蛩声雁阵。”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蛞蛞》:“以雕作葫芦,银镶牙嵌,贮而怀之,食以嫩黄豆芽,鲜红萝卜,偶於稠人广座之中,清韵自胸前突出,非同四壁蛩声助人嘆息,而悠然自得之甚。”

起来

(1)

(2) 向上;向高处

把孩子抱起来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拿起来

(3) 离开床,有时用于命令或号令

起来,起来,我的朋友,放下你的书本

个人

(1) 单独一个人,与团体相对而言

进行派别斗争的人,闹宗派主义的人常把个人的或少数人的利益摆在党的利益之上。——《个人和集体》

(2) 单独个人的生存或实体;单一的个体

人与社会之间,或…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一定道德关系

(3) 自称。指本人

个人认为

(4) 那人(多指情人)

因念旧日山城,个人如画,已做中州想。——宋·陈亮《念奴娇·至金陵》

偢采

见“ 偢采 ”。

亦作“ 偢睬 ”。亦作“ 偢採 ”。理睬。 宋 张镃 《眼儿媚·初秋》词:“起来没箇人偢采,枕上越思量。”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骋无赖,傍人劝他又谁偢倸!” 明 高明 《琵琶记·路途劳顿》:“回首孤坟,空教奴望孤影。天那!他那里,谁偢倸?俺这里,谁投奔?” 明 王穉登 《仙吕·题情》曲:“吞声寧耐,欲説谁偢採!”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闲话》:“丢在路旁,竟没人偢睬。”

枕上

(1).床上。 唐 岑参 《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 江 南数千里。” 宋 陆游 《秋声》诗:“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 杨朔 《秋风萧瑟》:“夜来枕上隐隐听见 渤海湾 的潮声,清晨一开门,一阵风从西吹来,吹得人通体新鲜干爽。”

(2).指梦中。 宋 萧东夫 《吕公洞》诗:“枕上功名祇扰扰,指端变化又玄玄。”

思量

(1) 思索

你思量思量这事儿该怎么办

(2) 放在心上;惦记

方才我是怕说话防头招的我们奶奶哭,所以催你出来的。别思量。——《红楼梦》

几个月不见了,思量你哩

业重

佛教语。谓罪孽深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业重身心,把往事思量遍。”《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想是 苏 门前世业重,今日遭此冤劫,不如死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念奴前身业重,绑十指筝絃簫孔;慵线懒针,几曾解女红。”

假饶

(1).即使,纵使。 唐 李山甫 《南山》诗:“假饶不是神仙骨,终抱琴书向此游。”《朱子语类》卷六十:“又如好底物事,如脑子之属,上面只著一点粪秽,便都坏了,不得为香矣。若是粪秽上面,假饶著一堆脑麝,亦不济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假饶容貌无差,毕竟心肠难变。”

(2).如果。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三折:“假饶不得风雷信,千古无人识卧龙。”《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他心爱着那一种花儿,寧可终日看玩。假饶那花主人要取一枝一朵来赠他,他连称罪过,决然不要。”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五:“ 竹垞 《静志居琴趣·咏绣鞋》云:‘假饶无意与人看,又何用明金压绣!’”

又且

犹而且。表示进一层意思的连词。《水浒传》第一百回:“ 张清 对 琼英 道:‘不该深入重地,又且众寡不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做鴇儿龟子的,吮血磨牙,不管天理,又且转眼无情,回头是计。”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天生我这副面貌,不但粗蠢,又且怪异。”

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