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

作者:刘挚 朝代:宋代

焚香原文

清泉黳石饼,南海宝洲香。

下帘隐几坐,烟霏散央央。

春云乍凝聚,玉穗忽纤长。

瑞鸭戏喷吐,双卧不肯翔。

佛国宝芬郁,仙圃花气芳。

真灵格杳冥,邪厉驱幽荒。

安得逍遥人,肯顾来此堂。

说我无上道,德音斯不忘。

诗词问答

问:焚香的作者是谁?答:刘挚
问:焚香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挚的名句有哪些?答:刘挚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阳韵

参考注释

清泉

清冽的泉水

南海

(1)

(2) 县名,在广东省境内,现已并入广州市

(3) 对康有为的尊称,其字亦为南海

南海之生死未可卜。——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隐几

(1).靠着几案,伏在几案上。《孟子·公孙丑下》:“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庄子·齐物论》:“ 南郭子綦 隐机而坐,仰天而嘘。” 成玄英 疏:“隐,凭也。 子綦 凭几坐忘,凝神遐想。” 宋 陆游 《秋日焚香读书戏作》诗:“世事无端自纠纷, 放翁 隐几对炉熏。” 清 洪昇 《长生殿·雨梦》:“漏鼓三交,且自隐几而卧。”

(2).几案。 南朝 齐 谢朓 有《乌皮隐几》诗。《南齐书·孔稚珪传》:“﹝ 太祖 ﹞餉 灵产 白羽扇素隐几。”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中:“《会稽记》: 上虞 兰室山 葛玄 所隐之处,有隐几,化为鹿。”

烟霏

亦作“烟霏”。1.云烟弥漫。 唐 席元明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烟霏万雉,花明四郊;沼苹白带,山花紫苞。” 宋 欧阳修 《秋声赋》:“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明 文徵明 《次韵吴德徵先生江南弄》:“烟霏晓色彤楼开,美人倚醉临籹臺。”

(2).烟雾云团。 唐 韩愈 《山石》诗:“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宋 朱熹 《鹧鸪天·叔怀尝梦飞仙为之赋此》词:“生羽翼,上烟霏。回头祗见冢纍纍。” 明 王守仁 《登泰山》诗:“晓登 泰山 道,行行入烟霏。”

央央

(1).和谐的声音。《诗·周颂·载见》:“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鶬,休有烈光。” 朱熹 集传:“央央,有鶬,皆声和也。”

(2).用作象声词,形容声音和谐。 叶圣陶 《线下·外国旗》:“那音响异常清楚,央央地如在一个大空坛里。”

(3).广大貌。《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抚柱楣以从容兮,览曲臺之央央。” 李善 注:“央央,广貌。”

鲜明貌。《诗·小雅·出车》:“出车彭彭,旂旐央央。” 毛 传:“央央,鲜明也。” 陆德明 释文:“央,本亦作英,同。” 清 周亮工 《巡抚山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彝初周公救荒碑》:“帝曰予闻,钦哉往造。衔命东来,央央旂旐。”

春云

春天的云。喻女子的美发。 元 徐再思 《梧叶儿·春思》曲:“鸦鬢春云嚲,象梳秋月敧,鸞镜晓粧迟。”《花月痕》第七回:“春云低掠两鸦鬟,小字新鐫在玉山。”

凝聚

气体变浓或凝结

荷叶上凝聚着晶莹的露珠

纤长

细而长

小臂纤长润洁

瑞鸭

鸭形香炉的美称。 宋 杨无咎 《齐天乐·和周美成韵》词:“瑞鸭香销,铜壶漏永,谁惜无眠展转。” 宋 杨无咎 《齐天乐·柳梢青》词:“瑞鸭烟浓。晓来絃管,声在霜空。”

喷吐

喷射出来

听到此话,她“哇”地一声,把嘴里的一枚口香糖喷吐出来

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国宝

(1) 国家的宝物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2) 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的赞誉

成就卓著的老科学家被国人誉为国宝

芬郁

(1).亦作“ 芬郁 ”。香气浓郁。 汉 枚乘 《七发》:“众芳芬鬱,乱於五风。” 南朝 梁 萧统 《讲席将讫赋三十韵》:“名香晚芬郁,暂捨六龙驾。”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 崔书生 ﹞好植名花,暮春之中,英蕊芬鬱,远闻百步。” 宋 苏轼 《石菖蒲赞》:“余游 慈湖 山中,得数本,以石盆养之,置舟中,间以文石,石英璀璨芬郁,意甚爱焉。”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搴帘出红妆,衣香辨芬郁。”

(2).谓芳香和腐臭。《荀子·正名》:“香臭、芬鬱、腥臊、酒酸、奇臭,以鼻异。” 杨倞 注:“芬,花草之香气也;鬱,腐臭也。”

见“ 芬鬱 ”。

仙圃

传说中仙人种药草的园圃。 明 蹇达 《登蓬莱阁》诗:“仙圃几人求大药?孤根何处托扶桑?”

花气

花的香气。 唐 贾至 《对酒曲》之一:“曲水浮花气,流风散舞衣。” 宋 王安石 《见远亭》诗:“圃畦花气合,田径烧痕斑。” 清 唐孙华 《同年王拙园太史招陪同里诸公饮大定庵花下》诗:“四面屋围花气聚,一庭阴合酒樽凉。”

真灵

(1).真人;神仙。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灵位业图序》:“搜访人纲,究朝班之品序;研综天经,测真灵之阶业。” 唐 张贲 《奉和袭美伤开元观顾道士》:“惆悵真灵又空返,玉书谁授紫微歌。”《云笈七籤》卷二七:“真灵班级,上下不同。” 白炎 《游仙》诗之三:“谁为真灵图位业,却凭魔女斗腰支。”

(2).指人的精神。《前汉书平话》卷中:“﹝ 汉高祖 ﹞言讫,低迷真灵,如龙归沧海,凤返丹霄。”

杳冥

(1) 幽暗

于恍惚杳冥之中。——《老残游记》

(2) 极高或极远以致看不清的地方

翱翔于杳冥之上。——宋玉《对楚王问》

绝云霓,入青霄,飞腾乎杳冥之上。——《镜花缘》

幽荒

(1).荒远之地。泛指九州之外。《文选·张衡<东京赋>》:“惠风广被,泽洎幽荒。” 薛综 注:“幽荒,九州外,谓四夷也。”《隶释·汉成阳灵台碑》:“甘雨时降,百穀孰成。幽荒率服, 徐 方来庭。”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 鲍 生曰:‘王者钦想奇端,引诱幽荒,欲以崇德迈威,厌耀未眼。’”

(2).指隐逸之士。 汉 马融 《广成颂》:“登俊杰,命贤良。举淹滞,拔幽荒。”

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无上道

佛教语。指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法华经·方便品》:“正直捨方便,但説无上道。” 唐 刘禹锡 《乐天少傅五月长斋广延缁徒谢绝文友坐成睽间因以戏之》诗:“精修无上道,结念未来生。” 宋 苏轼 《书孙元忠所书<华严经>后》:“修无上道难,造种种福业易。”《西湖佳话·放生善迹》:“内中有一个御史 左宗郢 便问道:‘唸佛得悟道否?’ 莲池 道:‘怎么得不悟?反问问自性,性成无上道。’”

德音

(1).善言。《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郑玄 笺:“夫妇之言无相违者,则可与女长相与处至死。”后亦用以对别人言辞的敬称。《魏书·宗钦传》:“足下兼爱为心,每能存顾,养之以风味,惠之以德音。” 唐 韩愈 《高君画赞》:“遗书一张,德音不忘。”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倘能先赐德音,犹所说豫大庆。”

(2).犹德言,指合乎仁德的言语、教令。《国语·楚语上》:“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

(3).用以指帝王的诏书。至 唐 宋 ,诏敕之外,别有德音一体,用于施惠宽恤之事,犹言恩诏。 汉 桓宽 《盐铁论·诏圣》:“ 高皇帝 时,天下初定,发德音,行一切之令,权也,非拨乱反正之常也。” 唐 白居易 《杜陵叟》诗:“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宋 曾巩 《英宗实录院申请》:“乞下三司,令自 嘉祐 八年四月至 治平 四年正月八日已前,应虫蝗、水旱、灾伤及德音赦书蠲放税赋,及蠲免欠负,并具实数,供报当院。”《平山冷燕》第十六回:“却又不知向何方流荡,竟无跡迹,以辜朝庭德音。”

(4).指朝廷所定的正统音乐。《礼记·乐记》:“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

(5).好名声。《诗·豳风·狼跋》:“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朱熹 集传:“德音,犹令闻也。”《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晋 葛洪 《<抱朴子外篇>自叙》:“高勋著於盟府,德音被乎管絃。形器虽沉鑠於渊壤,美谈飘颻而日载。” 明 何景明 《古怨诗》之二:“所重在德音,容色安足恃。”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