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书怀)

作者:曾觌 朝代:宋代

水调歌头(书怀)原文

溪山多胜事,诗酒辨清游。
主人为我,增茸台榭足凝眸。
仿佛玉壶天地,隐见瀛洲风月,千首傲王侯。
谁与共登眺,公子气横秋。
记当年,曾共醉,庾公楼。
一杯此际,重话前事逐东流。
多谢兼金清唱,更拟重阳佳节,挼菊任扶头。
但愿身长健,浮世拚悠悠。

诗词问答

问:水调歌头(书怀)的作者是谁?答:曾觌
问:水调歌头(书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水调歌头(书怀)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曾觌的名句有哪些?答:曾觌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胜事

(1).美好的事情。《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 子良 少有清尚,礼才好士……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 唐 刘长卿 《送孙逸归庐山》诗:“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佇开缄。” 清 吴伟业 《观王石谷山水图》诗:“世间胜事谁能识,兵戈老尽丹青客。” 茅盾 《子夜》十七:“这样的心情尤以这一伙中的 吴荪甫 感受得最为强烈。今晚上的行乐胜事是他发起的。”

(2).指寺、观中法会、斋醮等。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寿昌县君》:“子 愉 梦母如存,且曰:‘……汝与汝父言,亟营胜事,使我得转为男子。’” 明 邵璨 《香囊记·祈祷》:“见説僊观修设胜事,特来赴会。”

诗酒

做诗与饮酒;诗与酒。《南史·袁粲传》:“ 粲 负才尚气,爱好虚远,虽位任隆重,不以事务经怀,独步园林,诗酒自适。” 宋 苏轼 《寄黎眉州》诗:“且待 渊明 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清 秋瑾 《清明怀友》诗:“诗酒襟怀憎我独,牢骚情绪似君痴。”

清游

亦作“ 清游 ”。清雅游赏。 晋 潘岳 《萤火赋》:“翔太阴之玄昧,抱夜光以清游。” 宋 范成大 《送汪仲嘉侍郎使虏》诗:“清游不可迟,日日檥船待。”《红楼梦》第七六回:“ 黛玉 道:‘我先起一句现成的俗语罢。’因念道:‘三五中秋夕,’ 湘云 想了一想,道:‘清游拟上元。’” 郁达夫 《重访蓝亭有赠》诗:“去年今日题诗处,记得清游第二回。”

见“ 清游 ”。

人为

(1) 人造成

一种人为的装饰品

(2) 人去干、做

事在人为

台榭

台和榭。亦泛指楼台等建筑物。《书·泰誓上》:“惟宫室臺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 孔颖达 疏引 李巡 曰:“臺,积土为之,所以观望也。臺上有屋谓之榭。” 唐 杜甫 《滕王亭子》诗:“君王臺榭枕 巴山 ,万丈丹梯尚可攀。”《红楼梦》第一○二回:“那日, 尤氏 过来送 探春 起身……觉得凄凉满目,臺榭依然,女墙一带都种作园地一般,心中悵然如有所失。”

凝眸

定睛去看

敛笑凝眸意欲歌,高云不动碧嵯峨。——李商隐《闻歌》

凝眸远望

仿佛

好像;似乎

犹仿佛其若梦从者。——《汉书·扬雄传》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仿佛陈涉之称 项燕。——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读着这些有趣的故事,我仿佛也被引进了童话世界

玉壶

(1) 玉制的壶

(2) 计时器,即宫漏

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隐见

(1).或隐或现。 南朝 梁简文帝 《咏栀子花》:“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 唐 杜甫 《玉台观》诗之一:“江光隐见黿鼉窟,石势参差乌鹊桥。” 清 邵长蘅 《游孤山记》:“西行过 陆宣公祠 ,左右有居人数十家,灯火隐见林薄。”

(2).隐退或出仕。 金 王若虚 《扬子法言微旨序》:“今公于 子云 之书,辨明是正,厥功多矣,至于进退隐见之际,尤为反覆而致意。” 清 唐甄 《潜书·受任》:“士当巷居,隐见惟己,人不得致也。出而干主,任之犹轻,言之犹浅,去留亦惟己,人不得泥也。”

瀛洲

亦作“ 瀛州 ”。1.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莱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 瀛洲 同泛济川船,伊吾共仗屠龙剑。”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狱中赠邹容》诗:“ 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鲁迅 《集外集·<题三义塔>诗》:“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 瀛洲 。”

(3). 唐太宗 为网罗人才,设置文学馆,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龄 等十八名文官为学士,轮流宿于馆中,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典籍。又命 阎立本 画像, 褚亮 作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时人慕之,谓“登瀛洲”。事见《新唐书·褚亮传》。后来的诗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获得殊荣,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归思》诗之二:“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 瀛州 。”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朝登 瀛洲 ,暮赐莲炬。” 清 陈梦雷 《杨椒山先生祠》诗:“衅开马市英魂恨,庙焕 瀛洲 俎豆香。”参见“ 登瀛洲 ”。

风月

(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王侯

王爵和侯爵,也泛指显赫的爵位

与共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分开

荣辱与共

登眺

登高远望。 唐 李白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诗:“峯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 宋 王安石 《赠宝觉》诗序:“闻 化城阁 甚壮丽,可登眺,思往游焉,故赋是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爱奴》:“自入馆以来,每欲一出登眺,輒錮闭之。”

子气

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自膝至足浮肿、小便频繁的病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子肿子气子满脆脚皱脚总括》:“头面四肢肿子肿,自膝至足子气名。”注:“自膝至足肿,小水长者,属湿气为病,故名曰子气。”

横秋

(1).充塞秋天的空中。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唐 李白 《悲清秋赋》:“水流寒以归海,云横秋而蔽天。” 宋 范仲淹 《和运使舍人观潮》之一:“长风方破浪,一气自横秋。”

(2).形容人的气势之盛。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得晋卿酒相留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更著仙人紫綺裘。” 明 屠隆 《昙花记·严公冤对》:“英雄盖世气横秋,一旦淹淹作 楚 囚。”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六篇:“他( 曾补人 )的年纪其实和我不相上下,然而先生之气之横秋也,实足以上咸五而下尊三,自比 克来曼梭 ,自比吾家 国藩 ,或许还是他的客气吧?”

(3).形容老气。 朱自清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他已失了天真的稚气,脸上满布着横秋的老气了!”

(4).比喻美女的眼睛。秋,秋水。比喻女子眼神。 明 汪廷讷 《狮吼记·叙别》:“脸似芙蓉腰似柳,眼波湛湛横秋。” 明 叶小鸾 《艳体连珠·目》:“盖闻朱颜既醉,最怜炯炯横秋。”

当年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庾公楼

即庾楼。 清 赵翼 《庾楼》诗:“危栏瞰天地,千载 庾公楼 。”

一杯

(1).指一杯的容量。《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唐 王维 《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朱子语类》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将去温来又好。”

(2).表示少量。 唐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诗:“ 鲁国 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3).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台上》诗:“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宋 杨万里 《立春日有怀》诗之一:“白玉青丝那得説?一杯嚥下 少陵 诗!”《红楼梦》第六三回:“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

此际

此时,这时候。 宋 秦观 《满庭芳》词:“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生平絶少皱眉时,此际偏教愁絶。” 清 陈天华 《猛回头》:“我们到了那个时节,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还有什么好处呢!咱家想到此际,把做官的念头丢了,只想把我们的同种救出苦海。”

重话

措词严厉的话;使人惑到刺激的话

他俩结婚多年,互敬互爱,连句重话都没有过

前事

过去的事情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纪》

东流

(1) 水向东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向东流的水,泛指河川

多谢

(1) 表示感谢的客套话

(2) 嘱咐;劝告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兼金

价值倍于常金的好金子。古代金银铜通言金。亦泛指多量的金银钱帛。《孟子·公孙丑下》:“前日於 齐 ,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 赵岐 注:“兼金,好金也,其价兼倍於常者。” 晋 陆机 《赠冯文罴》诗:“愧无杂佩赠,良讯代兼金。” 唐 王维 《酬贺四赠葛巾之作》诗:“野巾传惠好,兹貺重兼金。” 清 程恩泽 《粤东杂感》诗:“有尽兼金倾海去,无端奇货挟山来。”

清唱

不化妆演唱一段至数段戏曲唱腔的表演形式

重阳

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旧时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现又定为老人节。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 * 《采桑子·重阳》

佳节

美好的节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

扶头

(1).扶着头。 元 郑奎 妻《四时词·冬》:“妆罢扶头重照镜,凤釵斜压瑞香枝。”

(2).形容醉态。亦谓醉倒。 唐 杜荀鹤 《晚春寄同年张曙先辈》诗:“无金润屋浑閒事,有酒扶头是了人。”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诀谒》:“你道俺像甚的来,镇日里似醉汉扶头。”

(3).指饮酒。 唐 姚合 《答友人招游》诗:“赌棋招敌手,沽酒自扶头。” 宋 辛弃疾 《武陵春·春兴》词:“草草盃盘不要收,纔晓又扶头。”《 * 词话》第九四回:“ 刘二 又早安排酒殽,上来与他姐夫扶头。”《醒世姻缘传》第四三回:“众禁子们,有提壶酒的,煮两个鸡子的,都拿去与 张瑞风 扶头。”

(4).谓酒碎醒后又饮少量淡酒用以解酲。 宋 陆游 《大安病酒留半日王守复来招不往送酒解酲因小饮江月馆》诗:“江驛春酲半日留,更烦送酒为扶头。”

但愿

只希望;只愿

但愿我重新变得年轻

身长

(1) 指人的身高

(2) 衣服从肩到下摆的长度

身长达臀部的茄克

浮世

人间,人世。旧时认为人世间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称。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逍遥浮世,与道俱成。” 唐 许浑 《将赴京留赠僧院》诗:“空悲浮世云无定,多感流年水不还。”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一折:“覷百年浮世,似一梦 华胥 。” 丁玲 《母亲》二:“ 曼贞 这时,也正有着一种悲凉的浮世的感觉。”

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