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梅谩咏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摘梅谩咏原文

春气到万类,萌兆无无时。

梅本华中圣,先知觉后知。

古干育瓷盆,培护咸得宜。

开花香且繁,累累压垂枝。

嫩朵不得绽,蔫瓣亦鲜滋。

是谓过于盛,既盈必致亏。

又如向隅者,独弗蒙阳曦。

绕树悟斯缘,搯摘试脩治。

十分去大半,乃露骨格奇。

酣放率屏却,含胎留待披。

其韵始入画,此举实宜诗。

本非学陆凯,底藉拟佺期。

鋗人尚热闹,窃惜夫何疑。

诗词问答

问:摘梅谩咏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摘梅谩咏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

参考注释

春气

(1).春季的疠疫之气。《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国难,九门磔攘,以毕春气。” 陈澔 集说:“春者阴气之终,故磔攘以终毕厉气也。”

(2).春季的阳和之气。《庄子·庚桑楚》:“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上·种葡萄法》:“异时春气发动,众萌竞吐。”

(3).春天的气象。 唐 杜甫 《宿白沙驿》诗:“万象皆春气,孤槎自客星。” 元 迺贤 《雪霁晚归偶成》诗之二:“听得隔帘人笑语,夜来春气似 江 南。” 芦芒 《回春曲》:“此刻,祖国春气正浓, 北京 的暖气更袭人。”

万类

万物(多指有生命的)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 * 《沁园春·长沙》

萌兆

预兆。《淮南子·俶真训》:“所谓有始者,繁愤未发,萌兆牙蘖,未有形埒垠堮。”《晋书·孙楚传》:“盖见机而作,《周易》所贵;小不事大,《春秋》所诛。此乃吉凶之萌兆,荣辱所由生也。”《北齐书·陆法和传》:“既入 荆州 汶阳郡 高安县 之 紫石山 ,无故捨所居山,俄有蛮贼 文道期 之乱,时人以为预见萌兆。” 梁启超 《医学善会叙》:“此亦西国户口渐增,而 中国 户口渐少之萌兆也。”

无无

连空虚无有也没有。 中国 古代道家认为的天地万物形成以前的空寂状态。后亦泛指虚无,乌有。《淮南子·道应训》:“予能无有矣,未能无无也。及其为无无,又何从至於此哉?” 高诱 注:“言我能使形不可得,未能殊无形也。” 前蜀 贯休 《道情偈》之一:“ 崆峒老人 专一一, 黄梅真叟 却无无。” 宋 宋祁 《庭戒诸儿》:“如一沤生,一沤灭,还入於海,沤自妄见,海无生灭,无有也,亦无无有,亦无无无,淡然无所得而止,止亦不止也。”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二:“无无,然后平等。”

华中

一般指中国长江中游的两湖一带

先知

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亦指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的人;宗教中指受神启示而传达神的意旨或预言未来的人

后知

(1).觉悟较晚。亦指觉悟较晚者。《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孙中山 《民权主义》第三讲:“先知先觉者为发明家,后知后觉者为宣传家,不知不觉者为实行家。”

(2).后来的知己。《吕氏春秋·恃君》:“ 豫让 笑而应之曰:‘是﹝为﹞先知报后知也,为故君贼新君矣。’” 陈奇猷 集释:“‘是’下当从《策》补‘为’字,否则文不成义……此文‘是为先知报后知’犹言为 智伯 报 襄子 耳。”

培护

培育和保护

培护草地

得宜

得当,适宜

开花

(1) 植株花朵绽开,比喻出现好的事物或局面

这棵百合早开花了

荒漠开花

(2) 比喻经验传开或事业兴起

先进技术全面开花

(3) 像花那样散开

高射炮火遍地开花

累累

(1) 多次

(2) 数目多得无法计算的

罪行累累

(3) 重叠,重积;另联贯成串,众多的样子

垂枝

果树的下垂枝条(如桃树)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过于

(1) 过分——用在形容词或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前面,表示程度或数量超过了限度

首长安慰两位老人,不要过于伤心

(2) 过分,格外地,过分地

过于保守,就会失良机

向隅

面对着角落,比喻孤立、孤独或得不到机会而失望

阳曦

阳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潍水》:“水( 密水 )有二源,西源出 奕山 ,亦曰 鄣日山 ,山势高峻,隔絶阳曦。” 清 魏源 《太行诸谷》诗之四:“阳曦万金涌,月宵千玉奏。”

脩治

(1).制作。《韩非子·五蠹》:“其商工之民,脩治苦窳之器,聚弗麋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

(2).整修。《汉书·南粤传》:“亲昆弟在 真定 者,已遣人存问;脩治先人冢。”《陈书·宣帝纪》:“别观离宫,郊閒野外,非恆饗宴,勿復脩治。” 宋 曾巩 《徐孺子祠堂记》:“太守 夏侯嵩 于碑旁立 思贤亭 ,世世脩治。”

(3).谓处理事务合宜。《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五年》:“ 荆州 刺史、 彭城王 义康 ,性聪察,在州职事脩治。”

十分

(1) 很,甚,非常,极其

十分高兴

十分难过

(2) 达到极端的程度

十分惊恐

(3) 总是;老是

十分在衙门中也不方便。——《 * 》

(4) 十全十美;十足

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水浒传》

大半

(1) 很可能

他大半不来了

(2) ,大概

骨格

(1).人或动物的骨头架子。亦指人的体格;身材。《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那 玉英 虽经了许多磨折,到底骨格犹存。将息数日,面容顿改。” 沙汀 《卢家秀》:“ 卢家秀 同他相反,矮垛垛的,骨格宽大,白晰红润的宽脸上长着一对大而发亮的眼睛。”

(2).比喻诗文或其他事物的骨架或主体。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穠莫备。” 元 陈宜甫 《旧扇吟寄程雪楼廉使》:“携持骨格轻,发挥力量大。” 胡适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七:“ 章炳麟 的文章,所以能自成一家,也并非因为他模仿 魏 晋 ,只是因为他有学问做底子,有论理做骨格。”

(3).骨气;品格。 唐 吴融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骨格凌秋耸,心源见底空。” 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十七:“我想,一个人总要有点骨格,决不应如牛猪一般的驯服。”

(4).气质;仪态。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第一折:“此子生的形容端正,骨格清奇,非等闲之人也。” 明 何景明 《相逢行赠孙从一》诗:“只今骨格殊恒调,倾都见者嗟英妙。”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见骨格清整,白鬚飘然。”

酣放

纵恣狂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晋文王 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於王者。唯 阮籍 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 唐 皇甫湜 《韩文公墓志铭》:“及其酣放,毫曲快字,凌纸怪发,鲸鏗春丽,惊耀天下。” 清 屈绍隆 《赠朱士稚》诗:“无怀千载忧,酣放聊沉冥。”

含胎

(1).指植物孕穗。 北周 庾信 《和李司录喜雨》诗:“嘉苗双合颖,熟稻再含胎。”

(2).怀孕。亦指怀孕的动物。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司马 杨舜臣 谓之曰:‘买肉必须含胎,肥脆可食,餘瘦不堪。’ 知元 乃拣取怀孕牛犊及猪羊驴等杀之。”

留待

拖下来等待

这事留待他明天回来再定

入画

纳入画中,形容景色的美丽

小山村的一草一木都可入画

举实

(1).核实。《后汉书·和帝纪》:“遣使者分行贫民,举实流宂,开仓賑稟三十餘郡。”《后汉书·顺帝纪》:“遣侍中 杜乔 等八人,分行州郡,班宣风化,举实臧否。”

(2).喻举用人才。《文选·张协<七命>》:“至闻皇风载韙,时圣道淳,举实为秋,摛藻为春。” 张铣 注:“举用贤能亦如秋时万物成实也。”

鋗人

古代宫中担任洒扫清洁的人。《史记·楚世家》:“ 灵王 於是独徬徨山中,野人莫敢入王,王行遇其故鋗人。”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鋗人,今之中涓也。”参见“ 涓人 ”。

热闹

(1) 使活跃起来,愉快起来

你说个笑话让大伙儿热闹热闹吧

(2) 欢快、兴高采烈的

那天他们在一起热闹了一番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