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玉人引

作者:吕渭老 朝代:宋代

梦玉人引原文

上危梯尽,尽画阁迥,昼帘垂。
曲水飘香,小园莺唤春归。
舞袖弓弯,正满城、烟草凄迷。
结伴踏青,趁蝴蝶双飞。
赏心欢计,从别后、无意到西池。
自检罗囊,要寻红叶留诗。
懒约无凭,莺花都不知。
怕人问,强开怀、细酌酴醿。

诗词问答

问:梦玉人引的作者是谁?答:吕渭老
问:梦玉人引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梦玉人引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吕渭老的名句有哪些?答:吕渭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画阁

彩绘华丽的楼阁。 南朝 梁 庾肩吾 《咏舞曲应令》:“歌声临画阁,舞袖出芳林。” 唐 王建 《宫词》之九:“少年天子重边功,亲到 凌烟 画阁中。”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楔子:“出画阁,向书房,离 楚 岫,赴 高唐 。”

曲水

古代风俗,于农历三月上巳日(上旬的巳日, 魏 晋 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就水滨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环曲成渠,流觞取饮,相与为乐,称为曲水。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诗:“曲水流觴日,倡优醉度旬。” 清 魏源 《岱麓诸谷诗·岱谷陪尾山源》:“人间曲水觴,竟忘仙鬼宅。”参见“ 上巳 ”。参阅 宋 黄朝英 《靖康缃素杂记·曲水》。

飘香

被和缓的气流飘送且能被感觉到的香味

她经常使用的那种清雅、温和的香水的微弱飘香

春归

(1).春天来临。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四:“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 唐 李山甫 《贺邢州卢员外》诗:“春归凤沼恩波暖,晓入鸳行瑞气寒。” 唐 滕迈 《春色满皇州》诗:“蔼蔼復悠悠,春归十二楼。”

(2).春去;春尽。 唐 白居易 《送春》诗:“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復暮。” 宋 黄庭坚 《清平乐》词之一:“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宋 辛弃疾 《杏花天·无题》词:“有多少、鶯愁蝶怨;甚梦里、春归不管。”

(3).春时回来。 唐 李白 《南流夜郎寄内》诗:“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 豫章 书。” 唐 李嘉祐 《送张惟俭秀才入举》诗:“春归定得意,花送到东中。”

弓弯

(1).向后弯腰及地如弓形。 唐 沉亚之 《异梦录》:“ 凤 即起,从东廡下几上取綵牋,传《春阳曲》。其词曰:‘ 长安 少女踏春阳,何处春阳不断肠。舞袖弓弯浑忘却,罗衣空换九秋霜。’ 凤 卒诗,请曰:‘何谓弓弯?’……美人乃起,整衣张袖,舞数拍,为弓弯状以示 凤 。”参见“ 弓腰 ”。

(2).指旧时妇女裹缠如弓形的脚。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弓弯纤小,腰支轻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蒙古 某额駙尝射得一狐,其后两足著红鞋,弓弯与女子无异。”

烟草

一种高而直立的一年生南美洲的草本植物(Nitotiana tobacum),具有卵圆形倒披针形叶片和由管状白色粉红花组成的圆锥花序

凄迷

(1) 景物凄凉迷茫

野花秋寂历,江草晚凄迷。——善住《送中上人归故里》

(2) 怅惘;迷惘

结伴

结成同伴

结伴同行

踏青

清明前后到野外去观赏春景

蝴蝶

。也作“胡蝶”。旧时以为蝶的总称,今动物学以为蝶的一种。构成鳞翅目锤角亚目的某些身体细长在白天活动的昆虫,经常具有鲜明的颜色,有特殊型的双翅

双飞

(1).成对飞翔。 三国 魏 曹丕 《清河作》诗:“愿为晨风鸟,双飞翔北林。” 唐 李白 《双燕离》诗:“双燕復双燕,双飞令人羡。”

(2).常比喻夫妻情笃。《晋书·后妃传上·左贵嫔》:“惟帝与后,契阔在昔。比翼白屋,双飞紫阁。”《花月痕》第四四回:“比翼双飞,频伽并命;生既堪怜,死尤可敬。”

赏心

(1).心意欢乐。 南朝 宋 谢灵运 《晚出西射堂》诗:“含情尚劳爱,如何离赏心?” 宋 邵雍 《同程郎中父子月陂上闲步吟》:“必期快作赏心事,却恐赏心难便来。” 苏曼殊 《碎簪记》:“盖余此次来 沪 ,所见所闻,无一赏心之事。”

(2).谓娱悦心志。 宋 沉辽 《禅老阁》诗:“赏心不期侈,澹泊自有餘。” 清 张麟书 《早梅》诗:“赏心不待花如雪,好在寒氷未解时。”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若为赏心而作,则实萌芽于 魏 而盛大于 晋 。”

无意

(1) 没有做某件事的愿望

对此无意深究

(2) 不是有意的

无意中说出了心里话

西池

(1).池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豪爽》:“﹝ 晋明帝 ﹞时为太子,好养武士,一夕中作池,比晓便成,今 太子西池 是也。” 刘孝标 注引 山谦之 《丹阳记》:“ 西池 , 孙登 所创,《吴史》所称 西苑 也, 明帝 修復之耳。”《晋书·刘毅传》:“初, 裕 征 卢循 ,凯归,帝大宴於 西池 ,有詔赋诗。”

(2).相传为 西王母 所居 瑶池 的异称。 清 龚自珍 《梦玉人引》词:“陡然闻得,青凤下 西池 。”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不必 西池 献瑞,方披益地之图。”

(3).泛指西面的池塘。 唐 刘禹锡 《秋日书怀寄河南王尹》诗:“公府想无事,西池秋水清。” 宋 晏殊 《玉堂春》词:“欲傍西池看,触处杨花满袖风。”

自检

自我检点约束。 唐 李翱 《与淮南节度使书》:“以恤养为心,以戢豪吏为务,以法令自检,以知足自居。” 明 唐顺之 《王思东像赞》:“尊酒竹石者,其所以自放而为逸也,诗书礼法者,其所以自检而为儒也。”《剪灯新话·令狐生冥梦录》:“既读儒书,不知自检,敢为狂辞,诬我官府。”

罗囊

(1).丝袋。《宋史·仪卫志六》:“絳麾,如幢,止三层,紫罗囊蒙之。”

(2).指作佩饰的丝质香袋。 明 王彦泓 《踏春词》:“偶因裙带换,忘却紫罗囊。”

红叶

(1).秋天,枫、槭、黄栌等树的叶子都变成红色,统称红叶。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 唐 杜牧 《朱坡》诗:“倚川红叶岭,连寺緑杨堤。” 元 马致远 《夜行船·秋思》套曲:“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陈毅 《题西山红叶》诗:“ 西山 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2). 唐 代有“红叶题诗”的佳话,后因以“红叶”为传情的媒介。 宋 晏几道 《虞美人》词:“一声长笛倚楼时,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 明 沉受先 《三元记·庆缘》:“一段姻缘天上来,何须红叶良媒。” 清 龚自珍 《小重山令》词:“碧玉寒门产 丽华 。误随红叶去,到天涯。”

(3).借指媒人。 沉从文 《三三》:“那管事的先生笑着说:‘少爷欢喜,要总爷做红叶,可以去说亲。’”参见“ 红叶题诗 ”。

无凭

(1).无所倚仗。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圣情常有眷,朝退若无凭。” 王洙 集注:“不挟贵也。”

(2).没有凭据。 唐 韩偓 《幽窗》诗:“无凭諳鹊语,犹得暂心宽。”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

莺花

亦作“鸎花”。1.莺啼花开。泛指春日景色。 唐 杜甫 《陪李梓州等四使君登惠义寺》诗:“鶯花随世界,楼阁倚山巔。” 宋 杨万里 《丙申岁朝》诗:“仙家风土閒中是,岁后鸎花报早无。” 清 孙枝蔚 《寒食对酒有怀兄弟》诗:“兄弟多年别,鶯花故国思。”

(2).借喻妓女。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二折:“谁著你恋鶯花,轻性命,丧风尘?”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之十七:“名都鶯花发皓齿,知君眷眷嬋娟子。”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 维扬 本鶯花藪泽,自昔 新城 司李,狎主词盟,红桥冶春,香艷如昨。”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怕人

(1) 使人害怕

夏天的时候,这一排向西的房子热得怕人

(2) 害怕畏惧他人

这孩子从小不怕人

开怀

畅开襟怀,无所拘束

开怀畅饮

酴醿

(1).亦作“ 酴釄 ”、“ 酴醾 ”。酒名。 唐 贾至 《春思》诗之二:“红粉当炉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釄。” 金 元好问 《送李同年德之归洛西》诗之一:“水南水北相逢在,剩醉酴醿十日春。” 清 金钱会 《十月歌》:“二月好景吃酴醾, 赵起 八人结拜在 金溪 。”参见“ 酴醿酒 ”。

(2).亦作“ 酴醾 ”。花名。本酒名。以花颜色似之,故取以为名。《全唐诗》卷八六六载《题壁》诗:“禁烟佳节同游此,正值酴醿夹岸香。” 宋 陆游 《东阳观酴醾》诗:“ 福州 正月把离杯,已见酴醾压架开。” 宋 姜夔 《洞仙歌·黄木香赠辛稼轩》词:“鹅儿真似酒,我爱幽芳,还比酴醿又娇絶。” 清 厉鹗 《春寒》诗:“梨花雪后酴醿雪,人在重帘浅梦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