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会庆节)

作者:曹勋 朝代:宋代

水龙吟(会庆节)原文

翠帘迟晚,龙楼丽日,海宇明新霁。
枢旋大电,虹流华渚,阳春天气。
出震乘乾,保民立政,垂衣裳治。
诞恩均九有,功兼七制,恢图抚、四荒外。
威动殊邻万里。
拥衣冠、称觞玉陛。
虞韶缓度,龙香飞下,晴云如水。
行见冰天,版图来上,诸侯盟会。
奉怡颜宴罢,归移宝辇,向瑶池醉。

诗词问答

问:水龙吟(会庆节)的作者是谁?答:曹勋
问:水龙吟(会庆节)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水龙吟(会庆节)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曹勋的名句有哪些?答:曹勋名句大全

曹勋水龙吟(会庆节)书法欣赏

曹勋水龙吟(会庆节)书法作品欣赏
水龙吟(会庆节)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翠帘

緑色的帘幕。 唐 温庭筠 《定西番》词:“罗幕翠帘初捲,镜中花一枝,肠断塞门,消息鴈来稀。” 前蜀 韦庄 《谒金门》词:“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 元 杨维桢 《铜雀曲》:“帐中歌吹作,玉座翠帘曛。”

迟晚

(1).迟延而落后。《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欲救悬沙(丝)之危,事亦不应迟晚。” 宋 邵伯温 《邵氏闻见录》卷六:“如或迟晚,恐失机宜。”《玉娇梨》第十七回:“ 杨廵抚 道:‘我在齿録上见贤司李尚未授室,何也?’ 苏友白 道:‘推官一向流浪四方,故此迟晚。’”

(2).犹言最终。 唐 杜牧 《窦烈女传》:“为贼凶残不道,迟晚必败,姊宜早图遗种之地。”

龙楼

(1). 汉 代太 * 门名。《汉书·成帝纪》:“上尝急召,太子出 龙楼门 ,不敢絶驰道,西至 直城门 ,得絶乃度,还入 作室门 。”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门楼上有铜龙,若白鹤、飞廉之为名也。”

(2).借指太子所居之宫。《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出 龙楼 而问竖,入 虎闈 而齿胄。” 李周翰 注:“ 龙楼 , 汉 太子门名也。”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忠义》:“臣等昔受命太上,委质东宫,出入 龙楼 ,垂将一纪。”《白雪遗音·马头调·太子逃难》:“想当初,锦殿皇宫把福享彀,生长在 龙楼 ;到而今,后面追赶无人救,龙目泪交流。”

(3).借指太子。 唐 刘长卿 《至德三年春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浙西节度李侍郎五十韵》:“凤驾瞻西幸,龙楼议北征。”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杜相国 侍学龙楼一十七载, 咸丰 壬子薨於位。”

(4).指朝堂。 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已去龙楼籍,犹分御廩储。” 明 无名氏 《霞笺记·得笺窥认》:“只恐他步云梯,登月殿,上龙楼,题虎榜,不念旧日鸞凰。” 清 曹寅 《明月逐人来·自御园与高渊公踏月归村寓》词:“长念龙楼待漏,一丸冷雪,偏难过,玉阑百折。”

丽日

明亮的太阳

海宇

(1).犹海内、宇内。谓国境以内之地。《梁书·武帝纪上》:“浹海宇以驰风,罄轮裳而禀朔。” 宋 苏辙 《皇弟偲加恩制》:“罄海宇之人孰非付託之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丈夫与叔叔文空海宇,洪然高掇,不必过忧。”《说唐》第三回:“举鼎千斤,名振海宇。”

(2).近海之地。 南朝 宋 颜延之 《家传铭》:“旷彼 琅邪 ,实唯海宇。”

新霁

雨雪后初晴。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遇天雨之新霽兮,观百谷之俱集。” 宋 苏轼 《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虢令赵荐以诗相属戏用其韵答之》:“寒更报新霽,皎月悬半破。” 郁达夫 《薄奠》下:“起床后第三天的午后,我看看久雨新霁,天气很好,就拿了一根手杖,踏出门去。”

大电

相传 黄帝 之母曰 附宝 ,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 附宝 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 黄帝 。见《〈书〉序》 孔颖达 疏引《帝王世纪》。后以“大电”为 黄帝 出生之典。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长丘远歷,大电遥源。” 唐 杨炯 《老人星赋》:“若夫大虹流渚, 金天 当寧;大电绕枢, 轩辕 受图。” 宋 苏舜钦 《符瑞》:“至於陈大电、大虹、巨迹、白狼、流火之乌,皆诡譎阔诞,其可羞也。”

流华

如水的月光。 唐 颜真卿 《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流华浄肌骨,疏瀹涤心原。”

阳春

温暖的春天

天气

在较短时间内特定地区的大气状况;气象情况

出震

八卦中的“震”卦位应东方。出震,即出于东方。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伏惟陛下出震等於 勛 华 ,鸣谦同於 旦 奭 。握图秉鉞,将在御天;玉胜珠衡,先彰元后。”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继明悬日月,出震统乾坤。” 宋 苏辙 《代张公谢致仕表》:“復缘出震之初,与闻冯几之命,曲加恩礼,度越典常。”

乘乾

(1).比喻人臣权势凌驾君主之上。《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在《易》卦,雷乘《乾》曰《大壮》,天之道也。” 杜预 注:“《乾》为天子,《震》为诸侯而在上,君臣易位,犹臣大强壮,若天上有雷。”按,《大壮》为乾下震上,震为雷,故云雷乘乾。《旧唐书·肃宗纪》:“我国家出震乘乾,立极开统。” 安 史 之乱, 肃宗 以太子即位 灵武 ,遥尊 玄宗 为太上皇,以下凌上,故用此语。

(2).指登极为帝。 唐 骆宾王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伏维陛下乘乾握纪,纂三统之重光。” 唐 陆敬 《游隋故都》诗:“来苏佇圣德,濡足乃乘乾。” 太平天囯 张文英 《建天京于金陵论》:“天既生真主以乘乾,自必扶天王以定鼎。”

保民

(1).安民;养民。《书·梓材》:“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孟子·梁惠王上》:“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国语·周语上》:“至于 武王 ,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 韦昭 注:“保,养也。”《汉书·匡衡传》:“盖保民者,‘陈之以德义’,‘示之以好恶’,观其失而制其宜,故动之而和,绥之而安。” 颜师古 注:“保,养也;陈,施也。”

(2).保护人民。《左传·昭公十八年》:“ 子大叔 曰:‘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几亡。可以救亡,子何爱焉?’” 宋 曾巩 《与孙司封书》:“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 陈拱 ,非 宗旦 事也。”

立政

(1).谓建立长官。《书·立政》:“国则罔有立政用憸人。”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言国家建立长官,毋或用憸人也。”

(2).确立为政之道。 汉 扬雄 《法言·先知》:“或问何以治国?曰立政。”《后汉书·党锢传·李膺》:“夫立政之要,记功忘失。”

(3).莅政;临政。立,通“ 涖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臣闻明主立政,有功者不得不赏。” 司马贞 索隐:“《战国策》‘立’作‘涖’。”

垂衣裳

谓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礼。后用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易·繫辞下》:“ 黄帝 尧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韩康伯 注:“垂衣裳以辨贵贱,乾尊坤卑之义也。” 汉 王逸 《机赋》:“帝 轩 龙跃,庶业是昌。俯覃圣恩,仰览三光。爰制布帛,始垂衣裳。” 汉 王充 《论衡·自然》:“垂衣裳者,垂拱无为也。”亦省作“ 垂衣 ”、“ 垂裳 ”。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元帝表》:“无为称於华舄,至治表於垂衣。” 唐 高适 《古歌行》:“天子垂衣方晏如,庙堂拱手无餘议。” 前蜀 杜光庭 《贺圣体渐痊愈表》:“伏惟皇帝陛下深仁御宇,至道垂裳,惠匝万区,恩周品物。” 清 查慎行 《恩赐新刻御制诗集恭纪》诗之二:“畊凿万方民击壤,簫韶九奏帝垂裳。”

九有

(1).九州。《诗·商颂·玄鸟》:“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毛 传:“九有,九州也。”《三国志·蜀志·郤正传》:“今三方鼎跱,九有未乂,悠悠四海,婴丁祸败。” 前蜀 贯休 《行路难》诗:“九有茫茫共 尧 日,浪死虚生亦非一。” 清 黄遵宪 《感事》诗之二:“茫茫九有古 禹 域,南北东西尽戎狄。”参见“ 九州 ”。

(2).佛教语。指众生轮回之三界九地。 唐 王勃 《释迦佛赋》:“恩霑九有,行洽三无。” 明 陈士元 《象教皮编·名教》:“九有者,四禪、四定为八地,合欲界一地为九有也,因果不忘,故名为有。”

荒外

八荒之外。指未开化的边远地区。《后汉书·班超传》:“夫要功荒外,万无一成,若兵连祸结,悔无及已。” 唐 李峤 《安辑岭表事平罢归》诗:“春色遶边陲,飞花出荒外。”《明史·范济传》:“将无倖功,士无夭閼,远人自服,荒外自归。”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此羣书中……大抵言荒外之事则云 东方朔 、 享宪 ,关涉 汉 事则云 刘歆 、 班固 。”参见“ 荒服 ”。

殊邻

远方异域。《汉书·扬雄传下》:“是以遐方疏俗殊邻絶党之域,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绥,莫不蹻足抗手,请献厥珍。” 唐 李白 《赠崔司户文昆季》诗:“英声振名都,高价动殊邻。” 宋 曾巩 《韩玉汝使归》诗:“顾命逮殊邻,輶轩遵此道。”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衣冠

(1) 衣服和礼帽

(2) 服饰

衣冠不整

(3) 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

衣冠之弟

称觞

举杯祝酒。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之九:“降席连緌,称觴接武。” 唐 马怀素 《饯唐永昌》诗:“闻君出宰 洛阳 隅,宾友称觴饯路衢。” 宋 王安石 《次韵王禹玉平戎庆捷》:“称觴别殿传新曲,衔璧寧王按旧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回目:“试乡科文闈放榜,上母寿戏綵称觴。”参见“ 称觴上寿 ”。

玉陛

(1).帝王宫殿的台阶。《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常愿得一奉朝覲,排金门,蹈玉陛……死不恨矣。” 唐 王昌龄 《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玉陛分朝列,文章发圣聪。” 宋 陆游 《十二月二十七日祭风师归道中作》诗:“束带敢言趋玉陛,横戈犹忆戍 天山 。”

(2).指朝廷。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玉陛舒奇抱。看琐尾啼饥众纷扰,惟改柱张弦,抡才访道。” 清 陈梦雷 《秋兴》诗之八:“紫誥恩荣辞玉陛,彩衣秋好舞牙檣。”

虞韶

谓 虞舜 时的《韶》乐。 汉 班固 《幽通赋》:“《虞韶》美而仪凤兮, 孔 忘味于千载。” 南唐 陈陶 《闲居杂兴》诗之一:“《虞韶》九奏音犹在,只是 巴 童自弃遗。” 宋 梅尧臣 《送赵升卿之韶幕》诗:“俎肉应多味,《虞韶》不復闻。”

龙香

(1).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木材淡黄褐色,细致,有芳香,可提炼芳香剂。也称垂柏。 宋 梅尧臣 《龙柏》诗:“花非龙香叶飞柏,独窃二美夸芳蕤。”

(2).砚名。 元 谢应芳 《赠董明府惠炭》诗:“砚池冰释龙香暖,写我朝来抱膝吟。”

(3).即龙涎香。 宋 辛弃疾 《念奴娇》词:“透户龙香,隔帘鶯语,料得肌如雪。” 郑泽 《长沙谒烈士祠》诗:“篆兹新龙香,拂彼旧蛛网。”参见“ 龙涎香 ”。

(4).御香。 元 马祖常 《送忽都达儿著作祀岳渎》诗:“日长东观著书清,絳荐龙香为帝擎。”《水浒传》第一回:“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齎捧御书丹詔,亲奉龙香,来请天师,要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以禳天灾。”

冰天

指极北苦寒之地或极高甚寒之处。《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袁淑从驾>》:“文軫薄 桂海 ,声教烛冰天。” 李善 注:“《淮南子》曰:‘八紘,北方曰积冰。’ 高诱 曰:北方寒冰所积,因以为名积冰也。” 清 谭嗣同 《和仙槎除夕感怀》诗之四:“年华世事两迷离,敢道中原鹿死谁。自向冰天鍊奇骨,暂教佳句属通眉。” 郭沫若 《凤凰涅槃·序曲》:“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山后有阴莽莽的平原,山上是寒风凛冽的冰天。” 鲁迅 《野草·死火》:“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

版图

指领土范围、国家的边界

凡在书契版图者之贰,以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周礼·天官·司会》

这里,这想到了我们中国的整个版图。——秦牧《土地》

罗马教会比罗马帝国版图更大,寿命更长

诸侯

古时帝王所辖各小国的王侯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宋· 苏洵《六国论》

盟会

犹会盟。古代诸侯间的集会结盟。《史记·楚世家》:“ 宋襄公 欲为盟会,召 楚 。”《汉书·地理志上》:“至 春秋 时,尚有数十国,五伯迭兴,总其盟会。”《孔丛子·巡守》:“诸侯朝乎天子,盟会霸主,则亦告宗庙山川乎?” 明 唐顺之 《读<春秋>》:“盟会有解讐,有固党,有同欲相求,有同力相援,有同患相恤,有以夷狄受盟,有以夷狄主盟者。”

怡颜

(1).和悦的容颜。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怡颜高览,弭翼凤戢。”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柴四》:“卒至一村落,清流环绕,緑树阴浓,板屋竹墙,儼如画里,就中黄童白叟,各有怡颜之色。”

(2).使容颜喜悦。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引壶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宋 岳珂 《桯史·寿星通犀带》:“ 德寿 在北内,颇属意玩好。 孝宗 极先意承志之道,时罔罗人间以供怡颜。”

归移

转移输送。归,通“ 馈 ”。《荀子·王制》:“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 杨倞 注:“归,读为馈;移,转也。”

宝辇

(1).帝王所乘的车。 唐 广宣 《驾幸圣容院应制》诗:“清殿虔心随宝輦,广庭徐步引金轮。” 宋 柳永 《御街行·圣寿》词:“燔柴烟断星河曙,宝輦回天步。”

(2).高贵华丽的车子。 唐 李商隐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诗:“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輦隘通衢。”

瑶池

神话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住的地方;美池,多指宫苑中的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