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三朝雅乐歌 需雅 二

作者:沈约 朝代:南北朝

梁三朝雅乐歌 需雅 二原文

五味九变兼六和。
令芳甘旨庶且多。
三危之露九期禾。
圆案方丈粲星罗。
皇举斯乐同山河。

诗词问答

问:梁三朝雅乐歌 需雅 二的作者是谁?答:沈约
问:梁三朝雅乐歌 需雅 二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沈约的名句有哪些?答:沈约名句大全

沈约梁三朝雅乐歌 需雅 二书法欣赏

沈约梁三朝雅乐歌 需雅 二书法作品欣赏
梁三朝雅乐歌 需雅 二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五味

泛指各种味道(五味即甜、酸、苦、辣、咸)

九变

(1).复杂多变。《汉书·武帝纪》:“《诗》云:‘九变復贯,知言之选。’”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九,数之多也。”《南齐书·高帝纪上》:“公忠诚慷慨,在险弥亮,深识九变,妙察五色。” 章炳麟 《訄书·商鞅》:“ 鞅 之作法也,尽九变以笼五官,覈其宪度而为治本。”

(2).多次演奏。《周礼·春官·大司乐》:“若乐九变,则人鬼可得而礼矣。” 郑玄 注:“变犹更也,乐成则更奏也。” 唐 鲍防 《元日早朝行》:“九韶九变五声里,四方四友一身中。”《宋史·乐志九》:“乐谐九变,献举重觴。”参见“ 九成 ”。

(3).指用兵的多种机变。《孙子·九变》:“圯地无舍,衢地合交,絶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用矣。”

(4).谓认识大道的九项内容及其次序。《庄子·天道》:“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赏罚已明而愚知处宜……古之语大道者,五变而形名可举,九变而赏罚可言也。”

六和

(1).谓以滑、甘调制酸、苦、辛、咸四种滋味。《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郑玄 注:“和之者,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皆有滑、甘,是谓六和。” 孔颖达 疏:“以四时有四味,皆有滑有甘,益之为六也,是为六和也。”按 郑 注系据《周礼·天官·食医》经文。后用以指多种美味。 南朝 梁 沉约 《需雅》之二:“五味九变兼六和,令芳甘旨庶且多。”

(2).佛教语。谓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宋 黄庭坚 《仰山简和尚真赞》:“不戒而六和恭敬,不禪而十方清浄。”

令芳

美好芳香。《仪礼·士冠礼》:“醴辞曰:‘甘醴惟厚,嘉荐令芳。’” 郑玄 注:“嘉,善也;善荐,谓脯醢。芳,香也。”《仪礼·士冠礼》:“三醮曰:‘旨酒令芳,籩豆有楚。’”

甘旨

美味的食品

鼻欲嗅芬香,口欲嗜甘旨。——《韩诗外传》

三危

(1).三件可危之事。《淮南子·人间训》:“天下有三危:少德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

(2).古代西部边疆山名。《书·禹贡》:“ 三危 既宅。” 孔 传:“ 三危 为西裔之山也。”《孟子·万章上》:“ 舜 流 共工 於 幽州 ,放 驩兜 於 崇山 ,杀 三苗 於 三危 ,殛 鯀 於 羽山 ,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按:关于 三危 的位置,说法不一。一说今 甘肃 敦煌 三危山 即古 三危 。一说在 甘肃 岷山 之西南。一说在 云南 。参见“ 三危山 ”。

方丈

(1) 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为一丈,故名

(2) 也指佛寺或道观的住持

山河

山岭和河流,指国家的疆土

锦锈山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