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径

作者:王勃 朝代:唐代

八仙径原文

柰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
援萝窥雾术,攀林俯云烟。
代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
终希脱尘网,连翼下芝田。

诗词问答

问:八仙径的作者是谁?答:王勃
问:八仙径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八仙径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王勃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勃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6_17

参考注释

柰园

(1).亦作“ 柰苑 ”。《维摩诘经·佛国品》:“闻如是,一时佛游於 维耶离 奈氏 树园,与大比丘众俱。”奈氏树园,一本作“菴罗树园。”奈,同“ 柰 ”。后因用以称佛寺。 唐 王勃 《八仙径》诗:“柰园欣八正,松巖访九仙。”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神道碑》:“抚视遗孤,将守《柏舟》之誓;志其剃落,永从柰苑之游。”《说郛》卷七五引 宋 王子韶 《鸡跖集》:“昔西域国有柰树生果,果生有一女子,王收为妃,女乃以苑地施佛为伽蓝,故曰柰苑。”一说。因 洛阳 白马寺 有柰林而得名。参见“ 柰林 ”。

(2).种植柰树之园。

八正

(1).八方的和风。《淮南子·墬形训》:“凡八紘之气,是出寒暑,是合八正,必以风雨。” 高诱 注:“八正,八风之正也。”《史记·律书》:“律历,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天所以成孰万物也。” 司马贞 索隐:“八谓八节之气,以应八方之风。”

(2).即八正道。佛家语。《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凭五衍之軾,拯溺逝川;开八正之门,大庇交丧。” 李善 注:“《大品经》説八正曰:‘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瑶光寺》:“投心八正,归诚一乘。”

九仙

(1).九类仙人。 南朝 梁武帝 《登名山行》:“采药逢三岛,寻真遇九仙。”《云笈七籤》卷三:“九仙者,第一上仙,二高仙,三火仙,四玄仙,五天仙,六真仙,七神仙,八灵仙,九至仙。”

(2).泛指众仙。 唐太宗 《望终南山》诗:“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唐 顾况 《曲龙山歌》:“九仙傲倪折五芝,翠凤白麟回异道。”

雾术

云中之路。 唐 王勃 《七夕赋》:“跃麟轩於雾术,褰羽斾於星桥。” 唐 王勃 《八仙径》诗:“援萝窥雾术,攀桂俯云阡。”

攀林

折取或拉下树枝。 南朝 宋 颜延之 《和谢监灵运》:“倚巖听绪风,攀林结留荑。”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憩花挹飞泉,攀林搴落英。”

云烟

烟气和云雾,形容虚无飘远的东西或事物

云烟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传》

出没于云烟。——明· 顾炎武《复庵记》

代北

(1).古地区名。泛指 汉 、 晋 代郡 和 唐 以后 代州 北部或以北地区。当今 山西 北部及 河北 西北部一带。 唐 陈子昂 《送魏大从军》诗:“ 雁山 横 代 北, 狐塞 接 云中 。”《宋史·韩琦传》:“ 契丹 来求 代 北地,帝手詔访 琦 ……会 安石 再入相,悉以所争地与 契丹 。”

(2). 唐 方镇名。《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三年》:“八月,甲辰……詔以前 振武 节度使 李国昌 为 代北 节度使,镇 代州 。”

(3).指 北魏 。 西晋 末年, 拓跋猗卢 受封为 代王 。后其曾孙 拓跋珪 改国号为 魏 ,迁都 代郡 平城 ,是为 北魏 。故后世或以“代北”称之。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五胡、 代北 ,始尝宰制 中华 ,逮乎 隋 唐 统一,汉族自主,则亦箸土傅籍,同为编氓,未尝自别一族以与 汉 人相抗,是则同於醇化而已。”

鸾骖

仙人的车乘。 唐 王勃 《八仙径》诗:“ 代 北鸞驂至, 辽 西鹤骑旋。” 前蜀 杜光庭 《青城郑瑱尚书本命醮词》:“伏惟少驻鸞驂,下临尘壤,愍其歉迫,假以恩休。” 明 无名氏 《四贤记·赐胤》:“縹緲仙风,鸞驂鹤乘。”

辽西

辽河以西的地区,就是辽宁省的西部

鹤骑

仙人的坐骑;仙人骑乘的鹤。 唐 王勃 《八仙径》诗:“ 代北 鸞驂至, 辽西 鹤骑旋。” 清 蒲松龄 《代孙树百迎扬州府贴堂同知束启》:“伏以鳧舄飞来,金带新开芍药圃;鹤骑戾止,银钩夜静 广陵 潮。”

尘网

人世。把人世看作束缚人的罗网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芝田

传说中仙人种灵芝的地方。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尔迺税驾乎蘅皋,秣駟乎芝田。” 晋 王嘉 《拾遗记·昆仑山》:“第九层,山形渐小狭,下有芝田、蕙圃,皆数百顷,羣仙种耨焉。” 宋 曾巩 《丹霞洞》诗:“初谁凿险搆楼观,更使遶舍开芝田。”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续集·金陵旧事下》:“射兹谷鮒,洌彼寒泉,分甘玉液,流润芝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