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和徐守三月十六日)

作者:洪适 朝代:宋代

原文

雨过春深,溪水涨、绿波溶溢。
年年是、杨花吹絮,草茵凝碧。
驹隙光阴身易老,槐安梦幻醒难觅。
算六分、春色五分休,才留一。
雁鹜静,文书毕。
尘外趣,壶中日。
喜兰亭修禊,郊坰忺出。
合璧连珠同啸咏,怒猊渴骥尤清逸。
酒酣时、梁上暗尘飞,无痕迹。

诗词问答

问:《满江红(和徐守三月十六日)》的作者是谁?答:洪适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洪适的名句有哪些?答:洪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春深

春意浓郁。 唐 储光羲 《钓鱼湾》诗:“垂钓緑湾春,春深杏花乱。” 宋 秦观 《次韵裴仲谟和何先辈》:“支枕星河横醉后,入帘飞絮报春深。” 许地山 《危巢坠简·春桃》:“ 春桃 愉悦的声音就像春深的莺啼一样。”

溪水

指从山里流出来的水流。《三国志·吴志·朱桓传》:“城外有溪水,去城一里所,广三十餘丈,深者八九尺,浅者半之,诸军勒兵渡去, 桓 自断后。” 唐 王建 《赠华州郑大夫》诗:“ 少华 山云当驛起,小敷溪水入城流。” 丁玲 《梦珂》:“从山顶流下许多条溪水,又清,又亮,又甜。”

溶溢

水盛大貌。 汉 刘向 《九叹·远逝》:“波淫淫而周流兮,鸿溶溢而滔荡。”

杨花

指柳絮。 北周 庾信 《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囀,二月杨花满路飞。” 唐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 龙标 过 五溪 。” 宋 陈偕 《满庭芳·送春》词:“榆荚抛钱,桃英胎子,杨花已送春归。”《西湖佳话·六桥才迹》:“杨花若不沾泥去,尚可随花落绣裀。”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你看,柳絮!杨花!多么轻的杨花呀!”

草茵

亦作“ 草裀 ”。平整如茵的绿草(地)。 元 杨维桢 《踏踘歌赠刘叔芳》:“綺襦珠络锦绣襠,草裀漫地緑色凉。”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五:“天气异常炎热……路过着有树阴的青草平地时,特别有一种很难克服的诱惑,总要使你想跨下马去,倒在草茵上,睡他一个酣足。”

凝碧

浓绿。 唐 柳宗元 《界围岩水帘》诗:“韵磬叩凝碧,鏘鏘彻巖幽。”《云笈七籤》卷七五:“其色凝碧,洞彻清明。” 朱自清 《荷塘月色》:“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隙光

时光;岁月。 明 李东阳 《再用韵自述》之二:“悔送隙光飞过鸟,记栽堂树小如椽。”

槐安梦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载, 淳于棼 饮酒古槐树下,醉后入梦,见一城楼题 大槐安国 。 槐安 国王招其为驸马,任 南柯 太守三十年,享尽富贵荣华。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 * ,即梦中的 槐安国 和 南柯郡 。后因用“槐安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宋 陆游 《秋晚》诗:“幻境 槐安 梦,危机 竹节 滩。” 金 路铎 《汴梁公廨西楼》诗之二:“薄宦 槐安 梦,浮名剑首炊。” 清 赵翼 《一枕》诗:“一枕 槐安 梦已捐,此身何处不翛然。”亦省作“ 槐梦 ”。 宋 虞俦 《再和以莲心茶送巩使君小诗将之》:“竹轩旋碾香尘散,槐梦初回齿颊甜。”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 钱堉 ﹞尝爱 虎邱 之胜,筑生壙於后山,左右俱植梅花,自题其墓柱曰:‘槐梦醒时成大觉,梅花香里证无生。’”

六分

(1).谓六分之一。《周礼·考工记·匠人》:“囷窌仓城,逆墙六分。” 郑玄 注:“逆,犹却也。筑此四者,六分其高,却一分为閷。” 贾公彦 疏:“却墙六分者,六分其高,去一以为閷,假令高丈二尺,下厚四尺,则於上去二尺为閷。”

(2).谓六分长,一寸的十分之六。《汉书·律历志上》:“用竹为引,高一分,广六分,长十丈,其方法矩,高广之数,阴阳之象也。”

(3).谓十分之六。《晋书·傅玄传》:“又旧兵持官牛者,官得六分,士得四分;自持私牛者,与官中分,施行来久,众心安之。”

(4).谓分为六等份。 唐 陆龟蒙 《正月十五惜春寄袭美》诗:“六分春色一分休,满眼东波尽是愁。”

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脸上的喜色

五分

犹言五成,一半。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六:“ 芳华楼 ,前后植梅极多……至开及五分,府坐领监司来燕。”《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 王元椿 ﹞心里想道:‘这男女!不会得弓马的……’只有五分防备,把马慢慢的放过来。”

雁鹜

亦作“鴈鶩”。鹅和鸭。《战国策·燕策二》:“赖得先王鴈鶩之餘食,不宜臞。臞者,忧公子之且为质於 齐 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分鴈鶩之稻粱,霑玉斝之餘沥。” 明 何景明 《画鹤赋》:“忆烟水而葺巢,甘鴈鶩以为伍。”

文书

(1) 指公文、书信、契约等

手把文书口称敕。——唐· 白居易《卖炭翁》

文书下行直省。——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

(3) 文字书籍

尘外

犹言世外。 汉 张衡 《思玄赋》:“游尘外而瞥天兮,据冥翳而哀鸣。” 唐 孟浩然 《武陵泛舟》诗:“坐听閒猿啸,弥清尘外心。” 清 曹寅 《花笑轩步月留别蒲庵》诗:“鐘声尘外梦,花笑静中情。”

中日

隔日。《仪礼·聘礼》:“士中日则二双。” 郑玄 注:“中,犹间也。”

兰亭

(1).亭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兰渚山 上。 东晋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谢安 等同游于此, 羲之 作《兰亭集序》。

(2).指《兰亭帖》。 唐 李约 《萧子云飞白萧字赞序》:“比获《兰亭》之书,世情观之,未若野人之块,不闕於世,在世为无用之物,苟适余意,於余则有用已多。” 宋 陆游 《太平时》词:“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仪 《<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 南宋 理宗 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图书鈐缝玉池上,后归 贾平章 。” 郁达夫 《寄映霞》诗之二:“欲撰 西泠 才女传,苦无椽笔写《兰亭》。”

(3).见“ 兰亭春 ”。

修禊

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 三国 魏 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世说新语·企羡》“ 王右军 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 刘孝标 注引 晋 王羲之 《临河叙》曰:“ 永和 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 会稽 山阴 之 兰亭 ,修禊事也。” 宋 张耒 《和周廉彦》诗:“修禊 洛 滨期一醉,天津春浪緑浮堤。”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三月三日是古人修禊节,也便是我们绝好的野餐时期。流觞曲水,不但仿古人余韵,而且有趣。”按古人临水修禊不只行于春季三月,亦有行于秋季七月者,然以春禊为常。参阅《宋书·礼志二》。

郊坰

泛指郊外。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或建翠翳之青葱,或射勇禽於郊坰。” 宋 苏轼 《南歌子》词:“夜来微雨洗郊坰,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郑泽 《晚眺次钝根韵》:“郊坰倏将暝,凉鬢风露侵。”

合璧

古称日月同升为日月合璧。是祥瑞的征兆。后世称会合双方的长处,吸取两者的精华

中西合璧

连珠

把许多珠子用一根线连接起来,比喻连在一起,不间断

连珠箭

妙语连珠

啸咏

见“ 啸咏 ”。

亦作“ 啸咏 ”。犹歌咏。《晋书·阮孚传》:“窃以今王莅镇,威风赫然……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刘方玄》:“唯闻厅西有家口语言啸咏之声,殆不多辨。” 宋 苏轼 《与张朝请书》之三:“新春海上啸咏之餘,有足乐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宫中有玉树一株,围可合抱……叶类碧玉,厚一钱许,细碎有浓阴,常与女啸咏其下。”

怒猊渴骥

猊:狻猊,即狮子;骥:骏马。如愤怒的狮子撬扒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

清逸

清新脱俗

笔锋清逸

酒酣

谓酒喝得尽兴,畅快。《吕氏春秋·长攻》:“ 代君 至,酒酣,反斗而击之,一成脑涂地。”《史记·高祖本纪》:“酒酣, 高祖 击筑,自为歌诗。”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不醒不醉曰酣。一曰酣,洽也。” 晋 左思 《咏史》之六:“ 荆軻 饮 燕 市,酒酣气益振。”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六:“微雨喜初霽,酒酣江復清。”

暗尘

积累的尘埃。 前蜀 薛昭蕴 《小重山》词:“思君切,罗幌暗尘生。”

痕迹

某物经过的可觉察的形迹(如船的航迹、足迹线或轮辙)

雪橇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

他的写作有着草率的痕迹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