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毅伯拟别

作者:王炎 朝代:宋代

和韩毅伯拟别原文

踉蹡揖客客为谁,依旧骊珠色陆离。
不谓远游来此地,未能小隐待何时。
惯看覆手仍翻手,休问开眉与皱眉。
归去淮山访猿鹤,清风满袖自披披。

诗词问答

问:和韩毅伯拟别的作者是谁?答:王炎
问:和韩毅伯拟别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炎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踉蹡

亦作“ 踉蹌 ”。1.跌跌撞撞,行步歪斜貌。 唐 韩愈 《赠张籍》诗:“有儿虽甚怜,教示不免简。君来好呼出,踉蹡越门限。” 宋 范成大 《催租行》:“输租得钞官更催,踉蹡里正敲门来。” 明 徐渭 《与马策之》:“老牯踉蹌以耕,拽犁不动,而泪渍肩疮。” 茅盾 《色盲》四:“ 林白霜 惊喊着,踉跄地跑回自己房间去。”

(2).指不稳的步履。《水浒传》第三二回:“ 武行者 听了,跳起身来,叉开五指望店主人脸上只一掌,把那店主人打箇踉蹌。” 杨朔 《木棉花》:“我提着一只小皮箱,挤在人群里,脚下的碎石块时时会把我绊一个踉跄。”

(3).歪斜貌。 五代 齐己 《灵松歌》:“老鳞枯节相把捉,踉蹌立在青崖前。”

(4).行步迟滞貌。 晋 潘岳 《射雉赋》:“蹇微罟以长眺,已踉蹡而徐来。” 徐爰 注:“踉蹡,乍行乍止,不迅疾之貌。” 南朝 梁简文帝 《妾薄命》诗:“ 王嫱 貌本絶,踉蹌入毡帷。”

(5).喻指困顿;颠沛;颠踬。《梁书·伏暅传》:“ 暅 踉蹡落魄,三十餘年。” 唐 陆龟蒙 《记事》诗:“圣道庶经营,世途多踉蹌。”《花月痕》第十一回:“ 痴珠 全家避入深山,不料该处土匪突尔竖旗从贼,以致亲丁四十餘口踉蹌道路。”

亦作“ 踉蹌 ”。纵跃;窜跳。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九:“ 东安 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蹡逐之。以试羣猫,莫不然者。於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宋 洪迈 《夷坚乙志·祖寺丞》:“ 赵 睨重栏愈高,唯四角差低,甚易之,然卒不可逾越。尸自水中指云:‘从高处过甚易。’遂如其言,踉蹡一举,已出平地。”

亦作“ 踉蹌 ”。匆遽慌急貌。 宋 文天祥 《五月十七日大雨歌》:“壁下有水穴,羣鼠走踉蹡。”《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坐席犹未煖,忽得家书报家中老父病故,踉蹌而别,转荐与同乡 吕鸿臚 。”

揖客

(1).长揖不拜之客。《史记·汲郑列传》:“大将军 青 既益尊,姊为皇后,然 黯 与亢礼。人或説 黯 曰:‘自天子欲羣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 黯 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 黯 。”《南齐书·蔡约传》:“大将军有揖客,復见於今。”《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 曹彬 ﹞位兼将相,不以等威自异,造其门者,皆为揖客。”

(2).向客拱手为礼。 汉 扬雄 《解嘲》:“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羣卿不揖客。”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青城老泽》:“少顷,设麦饭一鉢,菜羹一盘,当席间环以小椀,揖客共食。” 陈子范 《游蟂矶》诗:“山如揖客迎孤桨,身似劳人羡野鸥。”

依旧

依然像从前一样

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骊珠

(1).宝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故名。《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驪龙頷下。” 唐 温庭筠 《莲浦谣》:“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明 刘兑 《娇红记》:“红牙缓引驪珠串,个个一般圆。” 清 卓尔堪 《海市歌》:“龙女仙衣湘水裙,掌上驪珠弄明月。”

(2).比喻珍贵的人或物。《南齐书·倖臣传论》:“长主君世,振裘持领,赏罚事殷,能不踰漏,宫省咳唾,义必先知。故能窥盈缩於望景,获驪珠於龙睡。” 唐 元稹 《赠童子郎》诗:“ 杨公 莫讶清无业,家有驪珠不復贫。”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解元抄袭陈文》:“主司閲文,合意者少,至十八日犹未定元。外舅适得一卷,大喜,以为独得驪珠矣。”《孽海花》第十三回:“这回 章自蜚 、 闻韵高 都没有中,驪珠已失,所得都是鳞爪罢了。”

(3).杨梅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果蓏·杨梅》:“ 陆游 诗:‘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頷得驪珠。’按,谓杨梅也。”

(4).龙眼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龙眼》。

陆离

形容色彩绚丽繁杂

光怪陆离

带长铗之陆离兮。——《楚辞·屈原·涉江》

不谓

(1).不告诉。《诗·小雅·隰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陈奂 传疏:“‘遐不谓矣’《礼记》引《诗》作‘瑕不谓矣’。遐、瑕古通用。 郑 注云:瑕之言胡也,谓犹告也。”

(2).不以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括 ﹞尝与其父 奢 言兵事, 奢 不能难,然不谓善。” 晋 干宝 《晋纪总论》:“百姓皆知上德之生己,而不谓浚己以生也,是以感而应之,悦而归之。”

(3).不算作;不称为。 清 戴震 《徐节妇传》:“ 徐氏 之祸,可不谓烈哉!微节妇, 徐氏 不祀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生色》:“ 金氏 子其神乎!谆嘱醮妇,抑何明也!一人不杀,而诸恨并雪,可不谓神乎!”

(4).不意,不料。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诗:“不谓矜餘力,还来謁大巫。” 清 王韬 《淞隐漫录·悼红仙史》:“乖隔以来,靡日不思,不谓今日又有相见之期。” 毛 * 《反对本本主义》:“不谓 * 内讨论问题,也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

远游

亦作“ 远游 ”。1.谓到远方游历。《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楚辞·远游》:“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汉 班彪 《北征赋》:“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絶迹而远游。” 唐 杜甫 《季秋江村》诗:“远游虽寂寞,难见此山川。”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慷慨辞家,踊跃远游。” 潘漠华 《呵》诗:“一回想念已故人,一回想念远游的儿子。”

(2).见“ 远游冠 ”。

(3).见“ 远游履 ”。

见“ 远游 ”。

此地

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小隐

谓隐居山林。 晋 王康琚 《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藪,大隐隐朝市。” 宋 陆游 《寓叹》诗:“小隐终非隐,休官尚是官。”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覆手

(1).把手掌向下一翻。比喻事情容易办成。《后汉书·皇甫规传》:“今兴改善政,易於覆手,而羣臣杜口,鉴畏前害,互相瞻顾,莫肯正言。”

(2).喻时间迅速。 唐 温庭筠 《醉歌》:“劝君莫惜金罇酒,年少须臾如覆手。” 宋 杨万里 《食蒸饼作》诗:“诗人一腹大於蝉,飢饱翻手覆手间。”

(3).古射礼。用右手由弓上取矢。《仪礼·乡射礼》:“下射进坐,横弓覆手,自弓上取一个兴,其他如上射。” 郑玄 注:“覆手,由弓上取矢者,以左手在弓里,右手从表取之,亦便。”

(4).古饮宴礼。饭后用手抹嘴。《礼记·玉藻》:“君未覆手,不敢飧。” 孔颖达 疏:“覆手者,谓食饱必覆手以循口边,恐有殽粒污著之也。”《管子·弟子职》:“既食乃饱,循咡覆手。”

翻手

翻转手掌。形容时光迅速或处事轻便。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春菜》:“生葅入汤翻手成,芼以薑橙夸缕抹。”《七国春秋平话》卷中:“你是好汉,有将才,敢对阵相持?交我去取些小兵,来阵上捉你,如翻手耳。” 明 何景明 《相逢行赠孙从一》诗:“眼底相看已壮龄,世间万事真翻手。”《三国演义》第三回:“﹝ 鲁肃 ﹞曰:‘功在翻手之间,公不肯为耳。’”

休问

(1).佳讯。《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既济 南海 ,与领守 儿孝德 相见,知足下忠义奋发,整飭元戎,西迎大驾,巡省中岳。承此休问,且悲且憙。”

(2).好的声誉。 唐 柳宗元 《送宁国范明府诗序》:“有 范氏传真 者,始来京师,近臣多言其美,宰相闻之,用以为是职,在门下,甚获休问。”

开眉

笑,开颜。亦喻舒心。 唐 白居易 《偶作寄朗之》诗:“歧分两迴首,书到一开眉。” 宋 范仲淹 《登表海楼》诗:“一带林峦秀復奇,毎来凭槛即开眉。”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六章:“渔民们一年有三个海季在海上漂,都吃不到一顿开眉饭。”

皱眉

双眉紧蹙。表示不悦、忧虑等的神态

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猿鹤

(1).猿和鹤。《宋史·石扬休传》:“ 扬休 喜闲放,平居养猿鹤,玩图书,吟咏自适。” 明 刘基 《追和音上人》:“夜永星河低半树,天清猿鹤响空山。”

(2).借指隐逸之士。 清 方文 《饮从兄搢公民部》诗:“猿鹤岂无干禄意,江关只恐厌人稠。”

(3).见“ 猿鹤沙虫 ”。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披披

(1).飘动貌。《楚辞·九歌·大司命》:“灵衣兮披披,玉佩兮陆离。”《文选·潘岳<寡妇赋>》:“仰神宇之寥寥兮,瞻灵衣之披披。” 刘良 注:“披披,动皃。” 明 唐寅 《惜梅赋》:“县庭有梅株焉,吾不知植于何时,荫一亩其疏疏,香数里其披披。” 清 金农 《次看山驿》诗:“稊田米贱那得食,短后之衣风披披。”

(2).散乱貌。《楚辞·刘向<九叹·思古>》:“髮披披以鬤鬤兮,躬劬劳而瘏悴。” 王逸 注:“披披、鬤鬤,解乱貌也。” 宋 梅尧臣 《送王道粹学士知亳州》诗:“八月风渐高,木叶将披披。” 苏曼殊 《岭海幽光录》:“余与 张子 生逢斯世,有髮而不能保,月一薙之;无使其短而种种,长而披披,故 张子 以其秃为幸而颂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