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叶红梨花

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代

千叶红梨花原文

红梨千叶爱者谁,白发郎官心好奇。
徘徊绕树不忍折,一日千匝看无时。
夷陵寂寞千山里,地远气偏红节异。
愁烟苦雾少芳菲,野卉蛮花斗红紫。
可怜此树生此处,高枝绝艳无人顾。
春风吹落复吹开,山鸟飞来自飞去。
根盘树老几经春,真赏今才遇使君。
风轻绛雪樽前舞,日暖繁香露下闻。
从来奇物产天涯,安得移根植帝家。
犹胜张骞为汉使,辛勤西域徙榴花。

诗词问答

问:千叶红梨花的作者是谁?答:欧阳修
问:千叶红梨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欧阳修的名句有哪些?答:欧阳修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千叶

(1).千代,千世。《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孰能本枝於千叶,重光於万祀。” 宋 无名氏 《<颜氏家训>序》:“常雌黄朝廷,品藻人物,为书七卷,式范千叶,号曰《颜氏家训》。”

(2).形容花瓣重迭繁多。 南朝 陈 张正见 《艳歌行》:“莲舒千叶气,灯吐百枝光。” 唐 皮日休 《惠山听松庵》诗:“千叶红莲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参见“ 千叶莲 ”。

(3).枝叶繁多。 唐 李颀 《魏仓曹东堂柽树》诗:“爱君双檉一树奇,千叶齐生万叶垂。”

白发郎官

指直到年老也没晋升的人。

好奇

(1) 流露或显示出好奇的(尤指对他人之事)

明亮而好奇的眼睛

(2) 对还不了解的新鲜事物有兴趣的

大多数活泼和好奇的有癖好者需要指导

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不忍

(1).不忍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穀梁传·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记·项羽本纪》:“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

(2).不忍耐;不忍受。《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 阮士瑀 伤於虺,不忍其痛,数嗅其疮。” 宋 苏轼 《休兵久矣而国用日困策》:“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药石,而伤之不止於针砭也。”

(3).不收敛。《楚辞·离骚》:“ 浇 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论 尧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为世笑,死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愿意。《孟子·离娄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到於庵门,见学究疾病,不忍见之,用手掩口鼻,斜身与学究饭吃。”

(5).舍不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予初閲时,不忍释卷。”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香山 诗﹞古体则令人心赏意愜,得一篇輒爱一篇,几於不忍释手。” 郭小川 《木瓜树的风波》诗:“此刻呀,他还不忍和同志们告别。”

一日

(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眦睚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一日于驴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一天,一昼夜

一日之内。——唐·杜牧《阿房宫赋》

常如一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奉一日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无时

(1).不定时,随时。《仪礼·既夕礼》:“哭昼夜无时。” 郑玄 注:“哀至则哭,非必朝夕。”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火云无时出,飞电常在目。”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贾鲁河改道》:“今屡濬屡塞,而 黄河 又衝决无时,侵逼益甚。”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二:“于时,我更起居‘无时’,不是游息的‘无时’,而是劳作的‘无时’。”

(2).不知何时。 汉 刘向 《九叹·忧苦》:“山脩远其辽辽兮,涂漫漫其无时。”

(3).没有一刻;无有一时。《汉书·王莽传上》:“晨夜屑屑,寒暑勤勤,无时休息,孳孳不已者,凡以为天下厚 刘氏 也。” 唐 岑参 《送郑堪归东京氾水别业》诗:“因悲宦游子,终岁无时閒。”《<艾青诗选>自序》:“在他的所有的作品中,无时不在闪耀着形象思维的光辉。”

(4).不逢时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或有志而无时,或美才以兼累,追而慰之,并名为弔。”

夷陵

楚先王的坆墓,在今湖北宜昌县东

再战而烧夷陵。——《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千山

(1).极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千山鸟飞絶,万逕人踪灭。” 宋 王安石 《古松》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2).山名。在今 辽宁省 西南部,为 长白山 的支脉。上有 月芽 、 钵盂 、 笔架 等十余峰。奇峰迭耸,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称。参阅《嘉庆一统志·奉天府·山川》。

愁烟

惨淡的烟波。诗人以其易于勾起愁思故称。 唐 陆龟蒙 《问吴宫辞》:“霜氛重兮孤榜晓,远树扶苏兮愁烟悄眇,欲摭愁烟兮问故基,又恐愁烟兮推白鸟。” 宋 苏轼 《昭君怨》词:“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苦雾

浓雾。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凉沙振野,箕风动天,严严苦雾,皎皎悲泉。” 宋 朱熹 《梅》诗:“年年一笑相逢处,长在愁烟苦雾中。” 清 顾炎武 《春半》诗:“登高望千里,苦雾何漫漫。”

芳菲

(1) 花草香美的样子

(2) 芳香的花草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宋· 沈括《梦溪笔谈》

野卉

野生花草。 宋 陆游 《舍北野望》诗:“野卉栖孤蝶,平川起乱鸦。”

蛮花

蛮地的花。 唐 李商隐 《和孙朴韦蟾孔雀咏》:“瘴气笼飞远,蛮花向坐低。” 宋 王安石 《溯栰》诗:“野果寒林寂,蛮花午簟温。” 明 徐渭 《扶桑花》诗之一:“忆别 汤江 五十霜,蛮花长忆烂扶桑。” 清 唐孙华 《戏为友人代忆》诗之二:“蛋户惊妆靨,蛮花照泪痕。”

红紫

(1).红色与紫色。古代以青、赤、白、黑、黄为正色,红紫则是正色以外的间色。《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褻服。” 朱熹 集注:“红紫,閒色不正,且近於妇人女子之服也。褻服,私居服也。” 汉 扬雄 《法言·吾子》:“或问‘苍蝇红紫’。曰:‘明视。’” 李轨 注:“苍蝇间於白黑;红紫,似朱而非朱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於红紫。” 清 曹寅 《孔雀》诗:“有时妬红紫,独立愁云天。”

(2).红花与紫花。 唐 韩愈 《晚春》诗:“草树知春久不归,百般红紫鬭芳菲。” 宋 韩维 《送孔先生还山》诗:“东风吹百花,红紫满巖谷。”

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高枝

(1).高树枝。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2).比喻高的地位或地位高的人。 唐 罗隐 《寄酬邺王罗令公》之二:“正忧末派沦沧海,忽见高枝拂絳霄。”《红楼梦》第二七回:“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

无人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来自

表示来源,但通常不带有肇始之意,而指从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过赋与、移转、演绎、模仿或再生而发生

主要收入来自开采煤矿

老几

(1) 在兄弟姐妹间排行第几

你是老几

(2) 用于反问,表示某个范围内数不上、不够格

我算老几

真赏

(1).确能赏识。也指真能赏识的人。《南史·王昙首传》:“知音者希,真赏殆絶。” 金 元好问 《别周卿弟》诗:“苦心亦有 孟东野 ,真赏谁如 高蜀州 。”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玉版》於未进时,拓者甚众,世不为重,有真赏者,已知宝爱,近则杳不可得。”

(2).会心的欣赏。 宋 范仲淹 《与谏院郭舍人书》:“又嘉江山满前,风月有旧,真赏之际,使人愉然。”

(3).指值得欣赏的景物。 唐 蔡文恭 《奉和夏日游山应制》:“悠然动睿思,息驾寻真赏。”

使君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绛雪

(1).炼丹家丹药名。《汉武帝内传》:“其次药有丸丹、金液……元霜,絳雪。” 唐 孟郊 《送萧炼师入四明山》诗:“絳雪为我饭,白云为我田。” 明 屠隆 《綵毫记·仙官列奏》:“论飞虹絳雪,抽关启钥披玄奥,鍊金丹九转功成,降羽轮三清自召。”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荔枝》:“何烦絳雪与元霜,涤暑仙丸远寄将。”

(2).比喻红色花朵。 宋 刘克庄 《汉宫春·秘书弟家赏红梅》词:“拚醉倒,花间一霎,莫教絳雪离披。” 明 高启 《杏园图为沉日新先生题》诗:“絳雪纷纷满翠条,扣门都是病家邀。”

香露

花草上的露水。 晋 王嘉 《拾遗记·炎帝神农》:“陆地丹蕖,駢生如盖,香露滴沥,下流成池。” 唐 温庭筠 《芙蓉》诗:“浓艳香露里,美人清镜中。” 前蜀 韦庄 《更漏子》词:“深院闭,小庭空,落花香露红。”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物产

出产的物品

物产丰富

天涯

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移根

犹移植。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啊,我污池中的白莲,如今才移根在 瑶池 里来了!”参见“ 移植 ”。

帝家

京都。亦用以指皇宫。 唐 李商隐 《隋宫》诗:“ 紫泉 宫殿锁烟霞,欲取 芜城 作帝家。” 宋 欧阳修 《千叶红梨花》诗:“从来奇物产天涯,安得移根植帝家。”

张骞

张骞(?-前114) : 西汉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封博望侯。奉汉武帝命,先后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大月氏,相约共同夹击匈奴。从公元前138年出发到前126年归国,历经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途中被匈奴扣留十一年。前119年又奉命出使乌孙,并派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地。加强了中原和西域少数民族的联系,发展了汉朝与中亚各地的交往。

辛勤

勤劳而肯于吃苦

西域

汉代以后对今玉门关以西的新疆及中亚细亚等地区的总称

西域书,泛指有关佛教的著作

榴花

(1).石榴花。 唐 李商隐 《茂陵》诗:“ 汉 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元 刘詵 《和东坡四时词》之二:“槐影横阶午簟凉,榴花满地风帘静。” 明 孙仁孺 《东郭记·郁陶思君尔》:“良人去久,没个人儿走,风吹榴花红欲剖,问道儿家知否?”

(2).据《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载, 顿逊国 有酒树似安石榴,采其花汁停瓮中,数日成酒。后以“榴花”雅称美酒。 南朝 梁元帝 《刘生》诗:“榴花聊夜饮,竹叶解朝酲。” 唐 李峤 《甘露殿侍宴应制》诗:“御筵陈桂醑,天酒酌榴花。” 宋 王安石 《寄李士宁先生》诗:“渴愁如箭去年华,陶情满满倾榴花。”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