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阁六首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太皇太后阁六首原文

令节陈诗岁岁新,从官何以寿吾君。
愿储医国三年艾,不作沉湘九辩文。

诗词问答

问:太皇太后阁六首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问:太皇太后阁六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轼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轼名句大全

苏轼太皇太后阁六首书法欣赏

苏轼太皇太后阁六首书法作品欣赏
太皇太后阁六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令节

(1) 佳节,如元旦、春节等。也指最佳时节

八月中秋,正是赏月令节

(2) 高风亮节

陈诗

(1).采集并进献民间诗歌。《礼记·王制》:“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 郑玄 注:“陈诗,谓采其诗而视之。” 孔颖达 疏:“此谓王巡守见诸侯毕,乃命其方诸侯大师是掌乐之官,各陈其国风之诗,以观其政令之善恶。”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观北湖田收》诗:“观风久有作,陈诗愧未妍。” 唐 王维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司諫方无闕,陈诗且未工。”

(2).指献上诗文。 郁达夫 《赠吉田某从征》诗之一:“君行倘向 辽阳 过,为我陈诗吊战场。”

从官

(1).属官。《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王姊醉,不知其将,使骑谢 李良 。 李良 素贵,起,慙其从官。”《清史稿·礼志十》:“以次颁赐贡使暨从官从人,咸跪受。”

(2).指君王的随从、近臣。《史记·孝武本纪》:“三月,﹝ 武帝 ﹞遂东幸 緱氏 ,礼登 中岳 太室 。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云。”《汉书·元帝纪》:“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 颜师古 注:“从官,亲近天子常侍从者皆是也。” 宋 洪迈 《容斋续笔·侍从官》:“自 观文殿 大学士至待制,为侍从官,令文所载也。 绍兴 三十一年, 完颜亮 死於 广陵 ,车驾将幸 建康 ,从官列衔上奏,乞同班入对。”《明史·佞倖传·陆炳》:“夜四更,行宫火,从官仓猝不知帝所在。”

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医国

(1).谓为国除患祛弊。《国语·晋语八》:“上医医国,其次疾人。” 宋 苏轼 《端午帖子词·太皇太后阁之四》:“愿储医国三年艾,不作沉 湘 《九辩》文。” 明 唐寅 《秦楼月·谢医》词:“刀圭信手就囊拈,能事在医人医国。”

(2).指医术高明。《西游记》第六八回:“高徒既不知医,他怎肯揭我榜文,教寡人亲迎?断然有医国之能也。” 清 钱谦益 《赠建昌痔医黄岐彬》诗:“疡医本是天官属,医国方须肘后传。”

三年艾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赵岐 注:“艾可以为灸人病,乾久益善,故以为喻。”后因以“三年艾”指良药。 宋 苏轼 《端午帖子词·太皇太后阁》诗之四:“愿储医国三年艾,不作沉 湘 《九辩》文。” 宋 张侃 《池边》诗:“劳神空觅三年艾,妄想休乘八月槎。”

不作

(1).不兴起;不兴盛。《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 疏:“不作,谓不动作也。”《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 赵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兴。”《韩诗外传》卷三:“无令财货上流,则逆不作。”《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昔 成 康 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李善 注:“作,兴也。”

(2).不耕作;不写作。《史记·赵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九辩

(1) 夏 乐名。《楚辞·离骚》:“ 启 《九辩》与《九歌》兮, 夏康 娱以自纵。” 王逸 注:“《九辩》、《九歌》, 禹 乐也。言 禹 平治水土,以有天下……故九州之物,皆可辩数。”《山海经·大荒西经》:“﹝ 夏后开 ﹞上三嬪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 郭璞 注:“皆天帝乐名也, 开 登天而窃以下用之也。”(2)《楚辞》篇名。也作《九辨》。 汉 王逸 《〈九辩〉序》:“ 宋玉 者, 屈原 弟子也,閔惜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 唐 陆龟蒙 《读襄阳耆旧传》诗:“《离骚》既日月,《九辩》即列宿。”后亦作为吊亡哀伤的文章之代称。 宋 苏轼 《元祐三年端午贴子词·太皇太后阁》之一:“愿储医国三年艾,不作沉 湘 《九辩》文。”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