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四咏为区封君赋·其四·冬日

作者:何其伟 朝代:明代

原文

园林可自适,避俗结幽盟。

帘捲青山暮,歌翻白苧清。

杖藜看雪积,把酒听鸿鸣。

服炼凌霜秀,梅花点鬓生。

诗词问答

问:《村居四咏为区封君赋·其四·冬日》的作者是谁?答:何其伟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何其伟的名句有哪些?答:何其伟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参考注释

园林

专供人游玩休息的种植了花草树木的地方

园林艺术

自适

自我舒适

避俗

(1).避世隐居。 唐 杨凭 《千叶桃花》诗:“若教避俗 秦 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元 卢挚 《渊明归来图》诗:“亡 秦 扶 汉 声隆隆, 渊明 初非避俗翁。” 清 李渔 《闻过楼》第二回:“这一所住宅,也是个有趣的朋友起在这边避俗的。”

(2).指出家。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我和你避俗以来,光阴迅速,不觉已是一载有餘。”

(3).舍弃旧俗。参见“ 避俗趋新 ”。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翻白

翻白眼。病危状。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狄梁公》:“於是两眼为赘所縋,目睛翻白,痛楚危亟,顷刻将絶。”

杖藜

(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 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宋 苏轼 《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护国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諳尽江湖味,执青青杖藜。”

把酒

拿着酒杯

把酒问青天。——宋· 苏轼《水调歌头》

服炼

亦作“ 服练 ”。服气修炼。道家养生延年之术。《太平广记》卷四七四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木师古》:“按《神异秘经法》云:‘百岁蝙蝠,於人口上,服人精气,以求长生。至三百岁,能化形为人,飞游诸天。’…… 师古 因之亦知有服练术,遂入 青城山 ,不知所终。”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又有抑情去慾、鍊身服气以覬飞昇者……愿服鍊,以懒惰不能。”

凌霜

抵抗霜寒。常用以比喻人品格高洁,坚贞不屈。 南朝 宋 谢惠连 《甘赋》:“嘉寒园之丽木,美独有此贞芳;质葳蕤而怀风,性耿介而凌霜。” 唐 李白 《鸣雁行》:“客居烟波寄 湘 吴 ,凌霜触雪毛体枯。” 清 吴定 《示诸生书》:“涧松所以能凌霜者,藏正气也;美玉所以能犯火者,畜至精也。” 杨朔 《寄亚非作家会议》:“收获完毕就该翻耕土壤,播种上凌霜傲雪的冬麦了。”

梅花点

国画中点叶法之一,以五叶排成五出,形如梅花,故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