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作者:尹志平 朝代:元代

江城子原文

道人活计日开颜。
性多宽。
六神安。
晦迹韬光,无事到心间。
养就亘初灵底物,名利客,不如闲。
人生能有几多欢。
老摧残。
死生关。
六道轮回,来往苦艰难。
好认吾门亲至道,情1*1欲断,出尘寰。

诗词问答

问:江城子的作者是谁?答:尹志平
问:江城子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江城子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尹志平的名句有哪些?答:尹志平名句大全

尹志平江城子书法欣赏

尹志平江城子书法作品欣赏
江城子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道人

(1)

(2) 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3) 称道教徒为道人

(4) 和尚的旧称

计日

(1).计算日数。《佛说长阿含经》卷十一:“尔时善宿闻佛语已,屈指计日,至七日已。” 宋 陆游 《溪行》诗:“逢人问墟市,计日买薪蔬。”

(2).形容短暂,为时不远。 唐 岑参 《送羽林长孙将军赴歙州》诗:“剖竹向江濆,能名计日闻;隼旗新刺史,虎剑旧将军。” 宋 程洵 《伯羽许见过雨不果》诗:“乡閭驾言归,计日抵旧庐。” 明 陈所闻 《一枝花·赠陈延之》套曲:“怎如你,豹成文,计日也囊脱颖,眼见得凤生雏。”

开颜

露出微笑

孩子们个个笑开颜

六神

(1).六宗之神。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五帝舞而再属兮,六神歌而代周。”

(2).古以人之心、肺、肝、肾、脾、胆,各有其神主宰,称为六神。 汉 张衡 《髑髅赋》:“五内皆还,六神皆復。”《云笈七籤》卷三二:“凡人卧头边,勿安火鑪,令六神不安。”参阅《黄庭内景经·心神》。

晦迹韬光

晦、韬:隐藏;迹:踪迹;光:指才华。指将自己的才华隐藏起来,不使外露。

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 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 明 陈子龙 《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道人本无事,何苦尘中为?”

(3).无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史记·张仪列传》:“ 陈軫 曰:‘公何好饮?’ 犀首 曰:‘无事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词:“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4).无须;没有必要。《后汉书·臧洪传》:“ 洪 於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破,将妻子出。” 明 刘基 《题枯木图》诗:“白髮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 江 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緑残红叶胜於花,无事避风沙。”

(5).无端;没有缘故。《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今若无事背王,规相攻讨,则使身及子孙,还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定是 怀王 作计悮,无事翻覆用 张仪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诗:“威名功业吾何有?无事飘飘犯百蛮。”

养就

培植成功。 宋 陆游 《木兰花慢·夜登青城山玉华楼》词:“养就金芝九畹,种成琪树千林。”

底物

(1).何物。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唐 杜荀鹤 《钓叟》诗:“渠将底物为香饵,一度抬竿一箇鱼?” 宋 苏轼 《赠葛苇》诗:“消遣百年须底物?故应怜我不归耕。”参见“ 底事 ”。

(2).此物。 唐 元稹 《神麯酒》诗:“髣髴中圣日,希夷来大庭。眼前须底物,座右任他铭。”

名利

1.名位与利禄;名声与利益。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能有

反问语。古时多见于诗词。 宋 周邦彦 《苏幕遮·风情》词:“陇云沉,新月小。杨柳梢头,能有春多少?” 宋 辛弃疾 《清平乐·木樨》词:“打来休似年时,小窗能有高低,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

几多

询问数量;多少

布几多长?

摧残

使受严重损失;残害

百般摧残

死生

(1).死亡和生存。《易·繫辞上》:“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説。”《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计而无与俗同。” 宋 苏轼 《题文与可墨竹》诗:“谁云死生隔,相见如 龚 隗 。”

(2).犹言盈亏、消长。《孙子·虚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长短,月有死生。”

(3).杀生。《国语·越语下》:“死生因天地之刑。” 韦昭 注:“死,杀也。”

(4).偏义复词。指生命。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马》诗:“所向无空阔,真堪託死生。”

(5).偏义复词。指死亡。 唐 高适 《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宋 苏轼 《侄安节远来夜坐》诗之二:“畏人默坐成痴钝,问旧惊呼半死生。”

六道轮回

亦作“ 六趣轮迴 ”。佛教语。谓众生各因其善恶业力,而在六道中轮迴生死。 唐 张说 《唐陈州龙兴寺碑》:“圣人有以见六趣轮迴,是无明网,故决之以定力。” 元 无名氏 《度翠柳》第一折:“我着你脱离生死,免却六道轮迴。”参见“ 六道 ”。

来往

(1)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3) 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4) 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艰难

艰苦困难

历艰难险巇。——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漫长而艰难的行军

至道

(1).指最好的学说、道德或政治制度。《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表记》:“道有至,义有考。至道以王,义道以霸,考道以为无失。” 郑玄 注:“此读当言‘道有至,有义,有考’,字脱一有耳。” 陈澔 集说引 应氏 曰:“至道,即仁也。至道浑而无迹,故得其浑全精粹以为王。”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六:“是以至道之行,万类取足於世;大化既洽,百姓无匱於心。”

(2).最高的原则、准则。《荀子·儒效》:“以从俗为善,以货财为寳,以养生为己至道,是民德也。”

(3).佛、道谓极精深微妙的道理或道术。《庄子·在宥》:“来!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汉 牟融 《理惑论》:“﹝ 老子 ﹞曰:‘用其光,復其明,无遗身殃。’此道生死之所趣,吉凶之所住。至道之要,实贵寂寞,佛家岂好言乎!”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读释氏经,亦能了其深义至道,以善心化市井人。”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司命府丞》:“及见 海蟾 曰:‘汝以夙契得遇我。’命长跪传至道。”

尘寰

人世间

自此尘寰音信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