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镇山楼

作者:柴随亨 朝代:宋代

越镇山楼原文

百尺阑干最上头,杯中旗影动奎娄。
海通蛮岛三千国,山镇东南数百州。
草木更含天子气,衣冠不洗晋人羞。
旧来越战吴争事,一曲渔歌起暮鸥。

诗词问答

问:越镇山楼的作者是谁?答:柴随亨
问:越镇山楼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柴随亨的名句有哪些?答:柴随亨名句大全

柴随亨越镇山楼书法欣赏

柴随亨越镇山楼书法作品欣赏
越镇山楼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百尺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 左思 《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文选·鲍照<苦热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围。” 李善 注:“百尺、十围,言其长大也。”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眩古潭之百尺,涵万象於瑶琨。”

(2).桅杆。《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阑干

(1) 纵横交织;弥漫嵌合

瀚海阑干百丈冰

(2) 用竹、木、金属等制成的遮拦物

(3) 横流的样子

忍不住泪珠阑干

上头

旧指女子出嫁时将头发拢上去结成发髻。这种习俗称为上头,又叫及笄

杯中

指杯中之酒。 明 卓人月 《花舫缘》第一出:“吾何痛,且尽此杯中。”

海通

与海外通航。 严复 《译<天演论>例言》:“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 鲁迅 《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汽车飞艇,价值既远过于大轿马车,租界和外国银行,也是海通以来新添的事物。” 钱锺书 《围城》二:“海通几百年来,只有两件西洋东西在整个 中国 社会里长存不灭。”

三千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山镇

某一地区最有名的山。《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 扬州 ,其山镇曰 会稽 ,其泽藪曰 具区 。” 郑玄 注:“镇,名山安地德者也。” 孙诒让 正义:“此九州九山,亦并当州重大之名以镇安地域者,故尊之曰镇也。”

东南

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天子气

帝王头上显现的瑞气。旧谓帝王出生或活动的地方有此气。《史记·项羽本纪》:“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史记·高祖本纪》:“ 秦始皇帝 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以厌之。”《晋书·天文志中》:“天子气,内赤外黄,四方:所发之处当有王者。若天子欲有游外处,其地亦先发此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他每天晚上,约了 张百万 在园里指天划地的,説望天子气。”

衣冠

(1) 衣服和礼帽

(2) 服饰

衣冠不整

(3) 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

衣冠之弟

旧来

从前;向来。《北史·齐永安王浚传》:“二兄旧来不甚了了,自登阼已后,识解顿进。” 唐 张敬忠 《边词》:“ 五原 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掛丝。” 宋 杨万里 《试毗陵周寿墨池样笔》诗:“旧来鸡距説 宣城 ,近来墨池説 毗陵 。” 鲁迅 《<朝花夕拾>小引》:“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

一曲

(1).水流弯曲处。《诗·魏风·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 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 刘禹锡 《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黄河 一曲当城下,緹骑千重照路傍。”

(2).犹一弯。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一曲横河水,风定波光静。”

(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杨倞 注:“一曲,一端之曲説。” 汉 桓宽 《盐铁论·论邹》:“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準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之圆也。”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皇帝陛下奬引士伦,推崇世教,小艺片言之善,偏长一曲之材,皆欲养成,未尝弃废。”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原善上》:“人虽得乎全,其间则有明闇厚薄,亦往往限于一曲。”

(4).犹一缕。 唐 张泌 《题华严寺木塔》诗:“一曲晚烟浮 渭水 ,半桥斜日照 咸阳 。”

一首乐曲。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浊酒一盃,弹琴一曲。”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妾身在家颇通丝竹,弹得几曲琵琶,当此夜深孤闷之时,我试理一曲消遣咱!” 沉祖棻 《高阳台·访媚香楼遗址》词:“青山几点胭脂血,做千秋凄怨,一曲娇嬈。” 艾青 《向太阳》诗:“我的灵魂,不论白日和黑夜,永远的唱着一曲人类命运的悲歌。”

渔歌

打鱼人唱的歌

渔歌互答。——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