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微雨·其二原文

敷泽恰宜春,洒寒时作雪。

田畴膏润足,园林清景别。

缀琼梅沃心,梳翎鹤弹舌。

眷言利东作,钦承倍欣悦。

诗词问答

问:微雨·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微雨·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屑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三

参考注释

宜春

(1).适宜于春天;适应春天。 唐 施肩吾 《春日餐霞阁》诗:“洒水初晴物候新, 餐霞阁 上最宜春。” 后蜀 阎选 《八拍蛮》词:“憔悴不知缘底事,遇人推道不宜春。” 郁达夫 《将之日本别海裳》诗之三:“知儂棹向 吴江 过,托买宜春半幅裳。”

(2).指 宜 *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蹷 石闕 ,歷 封峦 ,过 鳷鹊 ,望 露寒 ,下 棠棃 ,息 宜春 。” 郭璞 注:“ 宜春 ,宫名,在 渭 南 杜县 东。”《汉书·东方朔传》:“北至 池阳 ,西至 黄山 ;南猎长 杨 ,东游 宜春 。” 颜师古 注:“ 宜春 ,宫也,在 长安 城东南。” 唐 王维 《登楼歌》:“却瞻兮 龙首 ,前眺兮 宜春 。”参见“ 宜 * ”。

(3).旧时立春及春节所剪或书写的字样。民间与宫中将其贴于窗户、器物、彩胜等之上,以示迎春。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綵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 唐 崔道融 《春闺》诗之二:“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辽史·礼志六》:“立春,妇人进春书,刻青繒为帜,像龙御之,或蟾蜍,书帜曰‘宜春’。” 清 陈维崧 《齐天乐·早春寿魏塘柯素培先生》词:“小楼人倚,梅花天气,正院贴‘宜春’,釵摇燕子。”《廿载繁华梦》第十六回:“过了祀灶之期,不久又是除夕,家家贴起‘宜春’。” 郁达夫 《立春日》诗:“闲来剪个‘宜春’字,贴上兰花小瓦盆。”

(4).指 宜春院 。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自高头 宜春 梨园 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舞女,晓是舞者, 圣文神武皇帝 初, 公孙 一人而已。”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序》:“余生也晚,不及见南部之烟花, 宜春 之子弟。”参见“ 宜春院 ”。

作雪

谓醖酿降雪,下雪。 宋 陆游 《大雪歌》诗序:“累日作雪竟不成,戏赋此篇。”

田畴

(1).泛指田地。《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 孙希旦 集解引 吴澄 曰:“田畴,谓耕熟而其田有疆界者。” 汉 贾谊 《新书·铜布》:“铜布於下,採铜者弃其田畴,家铸者损其农事,穀不为则邻於饥。” 宋 范仲淹 《稼穑惟宝赋》:“田畴播殖之时,岂慙种玉。”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园后为篱栅,有门在正中偏右,园外一片田畴。”

(2).指封地。《韩诗外传》卷三:“颁其爵列、等级、田畴,以赏羣臣。” 唐 元稹 《阳城驿》诗:“我实 唐 士庶,食 唐 之田畴。”

(3).指农业。《南齐书·州郡志上》:“ 鬱州 在海中,周迴数百里,岛出白鹿土,有田畴鱼盐之利。”

(4).田官。《文子·自然》:“昔 尧 之治天下也, 舜 为司徒, 契 为司马, 禹 为司空, 后稷 为田畴, 奚仲 为工师。”

膏润

(1).指使草木滋润生长的雨露和养料。亦借喻对人的恩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政无膏润,形于篇章矣。” 宋 苏辙 《寒食赠游压沙诸君》诗:“微风细雨膏润足,枝头万万排明珠。” 元 王祯 《农书》卷三:“夫埽除之猥,腐朽之物,人视之而轻忽,田得之为膏润。”

(2).含水分多,不干燥。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二》:“﹝栽竹﹞暑月尤宜,盖土膏润而雨泽多也。” 郑振铎 《劫中得书记·读书志》:“饭后微雨,地膏润若暮春时节。”

(1).雨露滋润草木。亦借喻对人施以恩惠。《诗·小雅·黍苗序》:“黍苗,刺 幽王 也,不能膏润天下。” 郑玄 笺:“膏润者,以君之恩惠及下,似雨泽之润於物。然水之润物,又似脂膏,故言膏润也。”《汉书·礼乐志》:“青阳开动,根荄以遂,膏润并爱,跂行毕逮。”《隋书·音乐志上》:“大礼与天地同节,大乐与天地同和,礼意风猷,乐情膏润。” 唐 柳宗元 《代韦中丞贺元和大赦表》:“太阳既昇,煦育资始,霈泽斯降,膏润无遗。”

(2).使润泽。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四:“復问须油安用?曰:‘吾遍体创裂,藉此膏润,则痛少差耳。’”

园林

专供人游玩休息的种植了花草树木的地方

园林艺术

清景

(1).犹清光。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三辰蔽於天,则清景暗於地。” 唐 储光羲 《终南幽居献苏侍郎》诗之一:“朝日悬清景,巍峩宫殿明。” 清 龚自珍 《桂殿秋》词序:“时也方夜,月光吞吐,在百步外,盪瀣气之空濛,都为一碧,散清景而离合,不知几重。”参见“ 清光 ”。

(2).清丽的景色。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 谢灵运 ‘池塘生春草’,造语天然,清景可画。”

沃心

谓使内心受启发。旧多指以治国之道开导帝王。语出《书·说命上》:“启乃心,沃朕心。” 孔颖达 疏:“当开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欲令以彼所见教己未知故也。”《梁书·武帝纪下》:“治道不明,政用多僻,百辟无沃心之言,四聪闕飞耳之听。” 唐 元稹 《高端婺州长史诰》:“朕尝因苦口,必念沃心。每思药石之臣,咸听肺肝之语。” 清 顾炎武 《答徐甥公肃书》:“身当史局,因事纳规,造厀之謨,沃心之告,有急於编摩者,固不待汗简奏功,然后为千秋金镜之献也。”

梳翎

指鸟类梳理自身羽毛。 唐 郑颢 《续梦中十韵》:“日斜乌敛翼,风动鹤梳翎。” 唐 温庭筠 《游南塘寄知者》诗:“白鸟梳翎立岸莎,藻花菱刺泛微波。”

弹舌

犹摇舌。谓唱念、说话等。 唐 李洞 《送三藏归西天国》诗:“十万里程多少磧,沙中弹舌授降龙。”自注:“ 奘公 弹舌念梵语《心经》,以授 流沙 之龙。” 元 迺贤 《铁钵盂》诗:“山僧偶弹舌,引得老龙蟠。” 清 龚自珍 《诵得生净土陀罗尼记数簿书后》:“声音不二门,古译音不準,既辩之矣,予能肖弹舌,依今译大摄小,亦能以大摄小书,然而不废古译。”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引祖训》:“然授后生以话端,致其弹舌相讥,可见通今之难胜於博古。”

眷言

亦作“睠言”。回顾貌。言,词尾。《诗·小雅·大东》:“睠言顾之,潸焉出涕。”《荀子·宥坐》引作“眷焉”。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眷言怀桑梓,无乃将为鱼。”《隋书·高祖纪上》:“眷言诚节,实有可嘉,宜超恒赏,用沮劝。” 明 夏完淳 《六君咏·祁中丞》:“睠言从 彭咸 ,乘风驾縹緲。”

东作

(1).谓春耕。《书·尧典》:“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孔 传:“岁起於东,而始就耕,谓之东作。” 唐 李白 《赠从弟冽》诗:“日出布穀鸣,田家拥锄犂。顾余乏尺土,东作谁相携。” 清 朱彝尊 《御试省耕诗二十韵》:“西畴一以望,东作此时偕。”

(2).泛指农事。 汉 蔡邕 《考城县颂》:“劝兹穡民,东作是营,农桑之业,为国之经。” 宋 陆游 《岳池农家》诗:“农家农家乐復乐,不比市朝争夺恶。宦游所得真几何,我已三年废东作。”

(3).指春季作物。《魏书·世祖纪上》:“去春小旱,东作不茂。” 清 方文 《枞川对雪有怀》诗:“农家东作有丰兆,客子西归无好音。”

钦承

恭敬地继承或承受。《书·说命下》:“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惟 説 式克钦承。”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大理书》:“嘉貺益腆,敢不钦承。” 唐 王维 《为崔常侍谢赐物表》:“臣幸居无事,待罪 西门 ,恭守嘉謨,钦承成宪。” 宋 王安石 《覃恩转官二道诏》:“尔等能以忠力靖共职事,进位一等。往其钦承。”

欣悦

欣喜;欢悦

他露出了欣悦的笑容

俟其欣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