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月吟

作者:李新 朝代:宋代

霜月吟原文

飘飘青女颜如花,云軿羽盖乘烟霞。
手持凤尾青锦纹,扫空飒飒飞琼沙。
嫦娥孤栖宫四寂,倚柱长吟愁永夕。
曳裾摇佩渡明河,闲弄银波洗虚碧。
婵娟相如争清夜,素彩寒光争相射。
金乌翻树不成栖,哑哑半夜绕林啼。

诗词问答

问:霜月吟的作者是谁?答:李新
问:霜月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新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飘飘

(1).风吹貌。 晋 陶潜 《与殷晋安别》诗:“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 唐 韩愈 《丰陵行》:“清风飘飘轻雨洒,偃蹇旗斾卷以舒。”

(2).飞扬貌。 汉 张衡 《西京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 南唐 冯延巳 《春光好》词:“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眠。” 元 张埜 《水龙吟·咏游丝》词:“落花天气初晴,随风几缕来何处。飘飘冉冉,悠悠颺颺,欲留还去。”

(3).飞翔貌。《文选·潘岳<秋兴赋>》:“蝉嘒嘒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 李善 注:“飘飘,飞貌。” 唐 李咸用 《投所知》诗:“谁能借与摶扶势,万里飘飘试一飞。” 宋 王安石 《春从沙碛底》诗:“万里卜凤凰,飘飘何时至?”

(4).轻盈舒缓,超尘脱俗的样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説,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閒意。”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飘飘凌云意,强御莫能慑。”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清 刘大櫆 《<皖江酬唱集>序》:“璨璨乎珠玉之辉,飘飘乎云霞之态。”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五:“﹝ 韩老六 ﹞把 杨老疙疸 灌得手脚飘飘,不知铁锹有几个齿了。”

(5).形容动荡不安、不平静。《隋书·文学传·孙万寿》:“如何载笔士,翻作负戈人。飘飘如木偶,弃置同芻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波澜飘飘,风雨任运推转,何必越性干祈。” 宋 曾巩 《寄孙正之》诗:“貌癯心苦气飘飘,长饿空林不可招。”

(6).漂泊貌。形容行止无定。 晋 陆机 《从军行》:“苦哉远征人,飘飘穷四遐。” 唐 刘长卿 《睢阳赠李司仓》诗:“飘飘 洛阳 客,惆悵 梁园 秋。” 明 王云凤 《送客》诗:“云气溟濛雨欲丝,飘飘游子别离时。”

(7).迅疾貌,倏忽貌。《淮南子·兵略训》:“与飘飘往,与忽忽来,莫知其所之。” 元 刘伯亨 《朝元乐》套曲:“飘飘四季过,迢迢一年矣。” 明 何景明 《暮春》诗:“飘飘岁月此双燕,渺渺江湖聊一槎。”

(8).形容思想、意趣高远。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志飘飘焉,嶢嶢焉,似若狭六合而隘九州。” 北周 庾信 《谢赵王示新诗启》:“落落词高,飘飘意远。文异水而涌泉,笔非秋而垂露。” 宋 王安石 《次韵酬陆彦回》:“款款故情初未憖,飘飘新句总堪传。”

(9).形容遥远、久远。 三国 魏 徐干 《室思诗》:“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词,飘飘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明 何景明 《送望之赴汶上》诗之二:“賔朋半海内,弟妹各天涯。驻马临岐处,飘飘独望家。”

青女

(1).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高诱 注:“青女,天神,青霄玉女,主霜雪也。” 南朝 梁 萧统 《铜博山香炉赋》:“於时青女司寒,红光翳景。” 唐 杜甫 《秋野》诗之四:“飞霜任青女,赐被隔南宫。” 清 姚鼐 《问张荷塘疾》诗:“今年青女慵司令,九日黄花未吐枝。” 郭沫若 《东风吟》:“青女相欺又几时?眼前百卉竞芳菲。”

(2).借指霜雪。 唐 寒山 《诗》之一一五:“屡见枯杨荑,常遭青女杀。” 宋 王安石 《红梨》诗:“岁晚苍官纔自保,日高青女尚横陈。” 元 张可久 《一枝花·冬景》套曲:“玄冥不出权独占,青女三白势转严。”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秋思》词:“霜讯下银塘,併作新凉,奈他青女忒轻狂。”

(3).喻指白发。 明 顾大典 《青衫记·乐天赏花》:“繁华易陨,恐青女又侵青镜。”

云軿

神仙所乘之车。以云为之,故云。 南朝 梁 沉约 《赤松涧》诗:“神丹在兹化,云軿於此陟。” 唐 顾况 《梁广画花歌》:“ 王母 欲过 刘彻 家, 飞琼 夜入云軿车。” 宋 梅尧臣 《题刘道士奉真亭》诗:“芝盖云軿杳无至,不知谁更似 杨权 。” 清 龚自珍 《忆瑶姬》词:“玉京宫殿杳,九霄仙佩,不下云軿。” 周斌 《上巳后楚伧招饮出示<分湖吊梦图>》诗之二:“惆悵云軿去不还,墓门瞻拜竟缘慳。”

羽盖

(1).古时以鸟羽为饰的车盖。《周礼·春官·巾车》:“輦车,组輓。有翣,羽盖。” 郑玄 注:“后居宫中所乘……以羽作小盖,为翳日也。”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王从骑三千,旌旗羽盖,自处中军。”《宋史·乐志十四》:“霓旌羽盖,导仪护卫。” 清 陈梦雷 《青青陵上柏》诗:“ 金 张 连羽盖, 许 史 互经过。”

(2).指车辆。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芝阶云路逍遥处,羽盖飞鯢不用鞭。” 清 吴伟业 《海市》诗之一:“虹跨断崖通羽盖,鱼吞倒景出楼臺。”

(3).船上饰以鸟羽的伞盖。《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怠而后发,游於清池,浮文鷁,扬旌栧,张翠帷,建羽盖。” 郭璞 注:“施之船上也。” 吕向 注:“帷盖皆翠羽饰之,取其轻也。”《汉书·元后传》:“﹝ 成都侯 商 ﹞穿 长安 城,引内 灃水 注第中大陂以行船,立羽盖,张周帷,辑濯 越 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五·棹歌行之三》:“高檣抗飞帆,羽盖翳华枝。”

(4).指仙人车驾。 唐 韦应物 《王母歌》:“众仙翼神母,羽盖随云起。”《云笈七籤》卷四:“出户望之,见从东方虚空而来,旍旗鬱勃,羽盖纷紜。”

烟霞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凤尾

(1).凤凰的尾羽。引申为秀美的细纹。 唐 李商隐 《无题》诗:“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唐 皮日休 《以紫石砚寄鲁望兼酬见赠》:“石墨一研为凤尾,寒泉半勺是龙鳞。”

(2).对科第排尾的美称。 唐 黄滔 《寄翁文尧拾遗》诗:“龙头凤尾前年梦,今日须怜应若神。”自注:“ 滔 卯年冬在 宛陵 梦 文尧 作状头及第。”

(3).指凤尾草。 宋 秦观 《和孙莘老游龙洞》:“草隐月崖垂凤尾,风生阴穴带龙腥。” 明 张宁 《方洲杂言》:“草木中耐寒者极多,素馨、车前、凤尾……不可胜纪。”

(4).即凤尾竹。亦泛指竹子。 宋 仲殊 《玉楼春》词:“黄梅雨入芭蕉晚,凤尾翠摇双叶短。”《红楼梦》第二六回:“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陈毅 《莫干山纪游词》:“ 莫干 好,遍地是修篁。夹道万竿成緑海,风来凤尾罗拜忙。”参见“ 凤尾竹 ”。

(5).即凤尾蕉。俗称铁树。茎上被覆鳞片,叶生茎顶,长大坚劲,羽状分裂如凤尾,故名。《剪灯馀话·凤尾草记》:“ 祖 中庭植凤尾一株,已百年。生吟啸其侧。”参见“ 凤尾蕉 ”。

(6).即凤尾笺。 元 王逢 《钱塘春感》诗之四:“书题凤尾仙曹喜,恩浹螭坳学士荣。”参见“ 凤尾牋 ”。

(7).古琴尾部的美称。 南唐 李煜 《书琵琶背》诗:“天香留凤尾,餘煖在檀槽。”《红楼梦》第八九回:“虽不是焦尾枯桐,这鹤山凤尾,还配得齐整;龙池雁足,高下还相宜。”

青锦

(1).青色的锦缎。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见一女人,年可三十餘,上著青锦束头,紫白袷裳,丹綈丝履。”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七三:“青锦地衣红绣毯,尽铺龙脑鬱金香。”

(2).喻青苔。色如锦缎,故喻。 唐 李白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诗之二:“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緑丝。”

(3).道家谓肝色。《黄庭内景经·肝部》:“青锦披裳佩玉铃。” 梁丘子 注:“青锦,肝之色。”

飒飒

形容风吹动树木枝叶等的声音

秋风飒飒

寒雨飒飒

飞琼

(1).仙女名。后泛指仙女。《汉武帝内传》:“ 王母 乃命诸侍女…… 许飞琼 鼓震灵之簧。” 唐 顾况 《梁广画花歌》:“ 王母 欲过 刘彻 家, 飞琼 夜入云軿车。”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环佩湿,似月下归来飞琼。”

(2).指飘飞的白色物,如雪、玉兰花等。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范先之雪》词:“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 清 陈维崧 《二郎神·玉兰花饼》词:“万片飞琼,抛街填井。”

嫦娥

(1) 又作“姮娥”。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后从人间飞升到月亮。

羿请不死之药于 西王母, 嫦娥窃之以奔月。——《搜神记》

(2) 后比喻美女

孤栖

独居。多指男女分居或失去配偶。 三国 魏 曹丕 《寡妇》诗:“徒引领兮入房,窃自怜兮孤栖。愿从君兮终没,愁何可兮久怀。” 唐 李白 《把酒问月》诗:“白兔擣药秋復春, 姮娥 孤栖与谁隣?”《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尊閫既已夭逝,料无起死回生之理……况在家无聊,未免有孤栖之嘆。” 明 屠隆 《昙花记·公子思亲》:“父既远游访道,母亦矢志孤栖。”

倚柱

(1).靠在柱子上。《战国策·燕策三》:“ 軻 ( 荆軻 )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駡。”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夏侯太初 尝倚柱作书。”

(2).据《战国策·齐策四》载, 齐 人 冯谖 客于 孟尝君 ,左右贱之,食以草具。 冯谖 倚柱弹其剑而歌曰:“长鋏归来乎!食无鱼。” 孟尝君 命左右食之。有顷, 冯谖 复歌曰:“长鋏归来乎!出无车。” 孟尝君 命左右为之驾。后有顷, 冯谖 又歌曰:“长鋏归来乎!无以为家。” 孟尝君 乃使人给其老母食用,无使乏。于是 冯谖 不复歌。后因以“倚柱”谓辞家求宦,不能侍亲于膝下。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实之用前韵为老者寿戏答》词:“老去聊攀 莱子 例,倒著斑衣戏舞。记田舍、火鑪头语。肘后黄金腰下印,有高堂、未敢将身许。且扇枕,莫倚柱。”

(3).倚靠的柱子。多比喻支持者。 郁达夫 《过去》:“ 老二 象一只雄鸡,有什么可笑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总要我做她的倚柱,扑上身来笑个痛快。”

长吟

(1) 音调缓而长的吟咏

(2) 指虫鸟长声的鸣叫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永夕

(1).长夜;通宵。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 范 张 款款於下泉, 尹 班 陶陶於永夕。” 唐 陈子昂 《冬夜宴临邛李录事宅序》:“池臺鐘鼓,虽有会於终朝;琴酒管絃,未穷欢於永夕。”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上元》:“而城市张灯,自十三日至十六日四永夕,金吾不禁。”

(2).谓度过长夜;消磨夜间时光。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不系园》:“客来斯舟,可以御风,可以永夕。”

曳裾

(1).拖着衣襟。裾,衣服的大襟。 晋 陶潜 《劝农》诗:“矧伊众庶,曳裾拱手。” 唐 王绩 《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诗:“曳裾出门迎,握手登前除。”

(2).“曳裾王门”之省称。 唐 杜甫 《又作此奉卫王》诗:“推轂几年惟镇静,曳裾终日盛文儒。” 明 蔡羽 《思田园》诗:“曳裾京华尘,徒自隳四支。”参见“ 曳裾王门 ”。

明河

天河,银河。 唐 宋之问 《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宋 欧阳修 《秋声赋》:“星月皎洁,明河在天。” 黄节 《七夕园坐夜归同菑叟》诗:“雨后明河淡欲流,病餘不觉已成秋。”

银波

(1).银白色的波浪。 宋 徐积 《还崔秀才唱和诗》:“秋风猎猎吹横河,苍天万里生银波。”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车前边一片水,被太阳照着,跳跃着刺目的银波。”

(2).即银河。 宋 姜夔 《摸鱼儿》词:“空赢得,今古三星炯炯。银波相望千顷。”

虚碧

(1).清澈碧蓝。指天空。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沅江 清悠悠,连日鬱岑寂。回流抱絶巘,皎镜含虚碧。” 唐 贾岛 《咏韩氏二子》:“千巖一尺璧,八月十五夕。清露堕桂花,白鸟舞虚碧。” 宋 《霜天晓角》词:“ 姮娥 戏剧,手种长生粒。宝榦婆娑千古,飘芳吹,满虚碧。”

(2).清澈碧蓝。指水。 元 倪瓒 《夜泊芙容洲走笔寄张炼师》诗:“余兹将远适,旅泊犹彷徨。微风动虚碧,初月照石梁。”

婵娟

(1) 姿态美好

不醉莫言还,请看枝间。已飘零一片减婵娟。——《 * 》

(2) 美女

绮窗罗幕锁婵娟

(3) 月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相如

相同;相类。《墨子·备城门》:“﹝门﹞广八尺,为之两相如。” 孙诒让 间诂:“谓门左右两扇同度。”《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厥土之膏,亩价一金,田田相如。” 李贤 注:“相如,言地皆沃美相类也。”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第一出:“总祗道,男和女,不相如。难道真个俺巾幗辈便於时无补。”

清夜

清静的夜晚。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唐 李端 《宿瓜州寄柳中庸》诗:“怀人同不寐,清夜起论文。”《花月痕》第四六回:“而内阁大臣,尤循常袭故,旅进旅退於唯唯诺诺之间,清夜捫心,其能 * 乎?”

素彩

亦作“ 素采 ”。1.白色的光彩。 南朝 梁 沉约 《谢敕赐缉葛启》:“素采冰华,絺文霜洁。” 唐 范传质 《荐冰》诗:“洁朗寒光彻,辉华素彩明。” 唐 喻坦之 《长安雪后》诗:“冷光兼素彩,向暮朔风吹。” 明 宗泐 《雪岭》诗:“寒光欺夏日,素彩烁天河。”

(2).指月光。 唐 吕温 《道州敬酬何处士怀郡楼月夜之作》:“清质悠悠素彩融,长川迥陆合为空。” 唐 李群玉 《望月怀友》诗:“盈手水光寒不溼,流天素彩静无风。” 明 李东阳 《习隐》诗之三:“林端见初月,素彩生云间。”

寒光

惨白令人心寒的光

寒光一闪,刀已出鞘

金乌

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因用为太阳的代称。 汉 刘桢 《清虑赋》:“玉树翠叶,上栖金乌。” 唐 李涉 《寄河阳从事杨潜》诗:“金乌欲上海如血,翠色一点 蓬莱 光。” 元 武汉臣 《冯玉兰》第二折:“看东溟渐升玉兔,早西山坠尽金乌。”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绝句》之二:“烛影摇红人未散,金乌腾彩已三竿。”

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哑哑

(1) 象声词,形容乌鸦的叫声、小儿的学语声等

(2) 形容笑声

笑之哑哑

半夜

(1) 夜的中间;特指夜里12点钟

(2) 一夜之半

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

喜置榻上,半夜复苏。——《聊斋志异·促织》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