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崖州郑养真太守生子

作者:王弘诲 朝代:明代

贺崖州郑养真太守生子原文

刺史檐前报鹊频,欢腾周雅咏生民。

海中仙果宁论晚,掌上明珠喜见新。

瑞应三山呈鸑鷟,驹从五马产麒麟。

葵榴艳吐薰风午,汤饼筵开诞日晨。

滚滚公侯钟世泽,□□□□□□□。

曹家晬日提戈印,窦氏芳华续桂椿。

玉种荐田移郑圃,弄獐我亦误书人。

诗词问答

问:贺崖州郑养真太守生子的作者是谁?答:王弘诲
问:贺崖州郑养真太守生子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贺崖州郑养真太守生子是什么体裁?答:七排
问:王弘诲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弘诲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排律 押真韵

2. 以上《太子少保王忠铭先生文集天池草重编》卷二五

参考注释

刺史

古代官名,自汉设立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宋元以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

欢腾

高兴得手舞足蹈;欢喜地奔跑、跳跃

喜讯传来,人们立刻欢腾起来

雅咏

谓风雅地吟唱。《晋书·隐逸传·陶潜》:“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雅咏温恭,必欠伸鱼睨。” 南朝 齐 王俭 《太宰文简褚彦回碑文》:“餐舆诵于丘里,瞻雅咏于京国。”

生民

指人民

泽润生民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宋· 苏轼《教战守》

仙果

(1).幻想和传说中仙树所结的果实。 唐 刘禹锡 《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诗:“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

(2).美称御赐果品。 唐 张籍 《朝日敕赐百官樱桃》诗:“仙果人间都未有,今朝忽见下天门。”

(3).道教语。谓成仙的结局。 明 屠隆 《綵毫记·访道仙翁》:“正为国家多难,罗网难逃,混迹和光,斯为良策,怀忠秉节,保无大灾,机缘一来,终证仙果。”

掌上明珠

对爱女的称呼。比喻极其珍贵之物

见新

〈方〉∶修理装饰旧房屋、器物,使之像新的一样

把门面油漆见新

瑞应

古代以为帝王修德,时世清平,天就降祥瑞以应之,谓之瑞应。《西京杂记》卷三:“瑞者,宝也,信也。天以宝为信,应人之德,故曰瑞应。”《后汉书·百官志二》:“太史令一人……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祥瑞》:“草木鸟兽之珍不可一二数,一时君臣称颂,祥瑞盖无虚月,然……邦国丧乱,父子迁播,所谓瑞应又如此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传国玺》:“又宝璽之出,正当皇 元 圣天子六合一统之时,宫车晚出之近朝,以见天心正为继体之君设也,此瑞应之兆二也。”

三山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 三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苏轼 《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 清 黄遵宪 《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 徐巿 ,横纵六里听 张仪 。”

(2). 福州 的别称。 福州 城中西有 闽山 ,东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称 三山 。见 宋 曾巩 《道山亭记》。 元 萨都剌 《入闽过平望驿》诗:“ 广陵 城里别匆匆,一去 三山 隔万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 宋 黄庭坚 《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 郭沫若 《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 萧华 《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鸑鷟

(1).凤属。《国语·周语上》:“ 周 之兴也,鸑鷟鸣於 岐山 。” 韦昭 注:“三君云:鸑鷟,凤之别名也。《诗》云:‘凤皇鸣矣,于彼高冈。’其在 岐山 之脊乎?”《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梦兆门中》:“凤鸟有五色赤文章者,凤也;青者,鸞也;黄者,鵷鶵也;紫者,鸑鷟也。” 明 王廷陈 《矫志篇》:“蛟龙虽困,不资凡鱼。鸑鷟虽孤,不匹鶩雏。”

(2).鸀鳿的别名。 明 唐寅 《观鳌山》诗之四:“壁际金钱衔鸑鷟,水中铁网出珊瑚。”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一·鸀鳿》:“又 江 中有鸑鷟,似鳬而大,赤目。据此则鸀鳿乃鸑鷟声转。盖此鸟有文彩如凤毛,故得同名耳。”

五马

太守的代称

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麒麟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拿它象征祥瑞。《管子·封禅》:“今凤凰麒麟不来,嘉穀不生。” 宋 黄庭坚 《送范德孺知庆州》诗:“阿兄两持 庆州 节,十年麒麟地上行。”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你们要听那妖精的话,说凤凰是鸡,说麒麟是羊子,说龙是蚯蚓,说灵龟是甲鱼。”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晋书·顾和传》:“ 和 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 荣 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人也。’”

(3).见“ 麒麟阁 ”。

(4).见“ 麒麟殿 ”。

薰风

(1).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 唐 白居易 《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明 李东阳 《天津八景》诗之四:“层轩南向坐薰风,极目平畴远近同。” 陈毅 《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诗:“解放 寧 沪 吾道东,大军整肃胜薰风。”

(2).相传 舜 唱《南风歌》,有“南风之薰兮”句,见《孔子家语·辩乐》。后因以“薰风”指《南风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有虞 继作,政阜民暇,‘薰风’诗於元后,‘烂云’歌於列臣。” 宋 苏轼 《东阳水乐亭》诗:“鏗然涧谷含宫徵,节奏未伐君独喜。不须写入薰风弦,纵有此声无此耳。”

汤饼筵

即汤饼会。 清 唐孙华 《英孙》诗:“周晬还张汤饼筵,羊酒賔朋动里閈。” 清 赵翼 《昨岁除夕香远内弟得一子》诗:“纷纷羊酒贺亲邻,汤饼筵开喜气新。”参见“ 汤饼会 ”。

诞日

生日。《旧唐书·德宗纪上》:“上诞日,不纳中外之贡。” 宋 苏辙 《元祐八年生日谢表》之一:“老逢诞日,泣亲养之无从;赐出天厨,愧君恩之莫报。” 张天翼 《清明时节》一:“两天以后, 谢老师 就用 钱南园 的笔法把对联写成功了。上款是‘ 慕隐 乡长大人文郎 家骏 世兄诞日书此为贺’。”

滚滚

(1) 大水急速翻腾向前

大江滚滚东去

(2) 也泛指急速翻腾的样子

浓烟滚滚

开路的炮声像滚滚春雷,震撼着崇峻岭。——《太行青松》

公侯

(1).公爵与侯爵。《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汉 班固 《 * 通·爵》:“所以名之为公侯者何?公者通,公正无私之意也;侯者候也,候逆顺也。”

(2).泛指有爵位的贵族和官高位显的人。《后汉书·朱景王杜马等传论》:“自兹下降,迄於 孝武 ,宰辅五世,莫非公侯。” 李贤 注:“自 高祖 至于 孝武 凡五代也,其中宰辅皆以公侯勋贵为之。”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至公以奉上,鸣谦以接下。抚僚庶尽盛德之容,交士林忘公侯之贵。” 唐 白居易 《歌舞》诗:“ 秦 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宋 无名氏 《文育得银》:“卜者曰:‘君北下不过作令长,南入则为公侯。’”

世泽

祖先的遗泽。主要指地位、权势、财产等。语本《孟子·离娄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明 吴承恩 《挽陈拙翁》诗:“龙楼动褒表,世泽正丕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余既识其前后岁月,而慨夫能守世泽之难也。”

晬日

(1).婴儿刚满周岁。 唐 颜真卿 《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先生孩提,则有殊异,晬日,独取《孝经》如捧读焉。”

(2).指生日。 唐 戴叔伦 《少女生日感怀》诗:“五逢晬日今方见,置尔怀中自惘然。”

芳华

亦作“ 芳花 ”。香花。《楚辞·九章·思美人》:“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南朝 梁简文帝 《梅花赋》:“折此芳花,举兹轻袖。” 宋 范成大 《光相寺》诗:“峰顶四时如大冬,芳花芳草春自融。” 明 陈子龙 《上巳城南雨中》诗:“春甸摇芳华,长林縈幽壑。”

(1).美好的年华。 闽 王继鹏 《批叶翘谏书纸尾》诗:“人情自厌芳华歇,一叶随风落御沟。” 明 文徵明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一:“无情刚恨通宵雨,断送芳华又一年。” 清 龚自珍 《洞仙歌》词:“奈西风信早,北地寒多,埋没了,弹指芳华如电。”

(2).茂美。 宋 范仲淹 《老人星赋》:“增芳华於信史,协休美於祥经。” 郭沫若 《十六字令》词:“花,歌颂东风遍海涯。春永在,亿载鬭芳华。”

玉种

(1).传说中玉的种子。《山海经·西山经》“ 黄帝 乃取 峚山 之玉荣,而投之 钟山 之阳” 晋 郭璞 注:“以为玉种。”

(2).引申为对他人后嗣的美称。 唐 魏徵 《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玉种逾润,兰芳不已。”

郑圃

(1).古地名, 郑 之 圃田 ,在今 河南省 中牟县 西南。相传为 列子 所居。《列子·天瑞》:“ 子列子 居 郑圃 ,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眎之,犹众庶也。” 杨伯峻 集释:“ 郑 之 圃田 ……今 河南 中牟县 西南之 丈八沟 及附近诸陂湖,皆其遗蹪。” 唐 李白 《赠张公洲革处士》诗:“ 列子 居 郑圃 ,不将众庶分。” 明 沉璟 《义侠记·解梦》:“ 郑圃 残蕉, 邯郸 一枕,醒后偏縈方寸。”

(2).指 列子 的学说和文字。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柳子厚 、 洪景卢 左袒 郑圃 者也, 高似孙 、 林希逸 左袒 漆园 者也。然率举一端,未极二家之造,大抵 列 之文法, 庄 之文奇。”

弄獐

见“ 弄麞 ”。

误书

文字上有错误的书籍;误字。《北齐书·邢卲传》:“有书甚多,而不甚讐校。见人校书,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復校此。且误书,思之更是一适。’”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 东坡 《春帖》用‘翠管银罌’,出 老杜 《腊日》诗,而注者改为‘银鉤’,此 邢子才 所以有日思误书之语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四皓名》:“按《三辅旧事》云:‘ 汉惠帝 为四皓作碑,当时所鐫,必无误书。’”《清史稿·文苑传一·陆圻》:“性颖异,善思误书。尝读《韩非子》‘一从而咸危’,曰:‘是“一徙而成邑”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