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雨村赴科乡试因病死

作者:廖厚初 朝代:清代

挽雨村赴科乡试因病死原文

十余年文字交深,幸轮泊相依,方期初赴秋闱,奋志共乘宗悫浪;

一二日膏肓病亟,痛人琴勿谢,竟尔空归旅榇,招魂应向越王城。

诗词问答

问:挽雨村赴科乡试因病死的作者是谁?答:廖厚初
问:挽雨村赴科乡试因病死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挽雨村赴科乡试因病死是什么体裁?答:对联
问:廖厚初的名句有哪些?答:廖厚初名句大全

注释

1. 对联 出处:桃源古今文萃

参考注释

余年

暮年;晚年

文字交

以诗文相交的朋友。《宋史·陆游传》:“ 范成大 帅 蜀 , 游 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僕与君文字交,何寡於情?” 清 冯桂芬 《徐健庵司寇东山修史图跋》:“集中与公往来书牘甚多,殆与公始终为文字交者。” 蔡元培 《致<公言报>并答林琴南君》:“都人父老相传, 顾亭林 游歷至此,与先生订为文字交。”

相依

互相靠对方生存或立足

相依为命

秋闱

秋天的乡试

奋志

(1).奋发的心志。《晋书·罗尚传》:“诸为寇所逼者,人有奋志。”《晋书·王导传》:“时 敦 始寝疾, 导 便率子弟发哀,众闻,谓 敦 死,咸有奋志。”

(2).振奋志气。 唐 陆贽 《鸿渐赋》:“飞鸣有检,动靡求栖,游皆远险,思奋志於寥廓。”《红楼梦》第九回:“虽説是奋志要强,那工课寧可少些。” 康有为 《大同书》丙部:“人人皆可奋志青云,发扬蹈厉。”

一二

(1) 一两个;少数

常有一二。——清·洪亮吉《治平篇》

一二人立决。——清·方苞《狱中杂记》

(2) 一点点,一些

略知一二

(3) 少数;一两个

邀请一二知己

(4) 逐一

一二谈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膏肓

(1).古代医学以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膈膜之间为肓。《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杜预 注:“肓,鬲也。心下为膏。”后遂用以称病之难治者。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夫治膏肓者,必进苦口之药;决狐疑者,必告逆耳之言。” 宋 朱熹 《题谢少卿药园》诗之二:“再拜药园翁,何以起膏肓?” 郁达夫 《自述》诗之五:“人言先父丧亡日,小子膏肓疾正深。”

(2).比喻难以救药的失误或缺点。《世说新语·俭啬》“ 王戎 俭吝” 刘孝标 注引 晋 王隐 《晋书》:“ 戎 性至俭,不能自奉养,财不出外,天下人谓为膏肓之疾。”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忽捧教命,乃知幸为大君子所宥,欲使膏肓沉没,復起为人。” 清 钱谦益 《与卓去病论经学书》:“犹冀百世之下,得吾言而存之,可以箴俗学之膏肓,而起其废疾也。”

(3).比喻事物的要害或关键。《魏晋南北朝墓志集释·隋卞鉴暨妻刘氏墓志》:“神都之阳,天闕之下,地乃膏肓,县连 京雒 。” 唐 张祜 《感河上兵》诗:“首尾诚须畏,膏肓慎勿轻。” 明 史可法 《请尊上权化水火疏》:“今忧时愤慨者,谓文官爱钱不怕死,武官怕死又要钱,二语真切中膏肓。”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苏仲芬》:“卿言深中膏肓,敢不佩为弦韦。”

(4).中医针灸穴位名。《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膀胱经分寸歌》:“魄户膏肓与神堂。”注:“从魄户下行第四椎下,五椎上,此穴居中,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曲脊取之,膏肓穴也。”

病亟

病革。 金 王若虚 《文辨》:“当时 赵高 辈未敢逞其姦。及帝病亟,为书召 扶苏 ,而 高 辈矫遗詔赐死耳。”

人琴

见“ 人琴俱亡 ”。

竟尔

犹竟然。 邹韬奋 《枪口馀生》引读者来信:“此番经过 东三省 ,竟尔把这种信条推翻了。”

归旅

从战场归来的部队。 宋 王珪 《次韵和元厚之平羌》:“零雨未蒙音已捷,不劳归旅咏 周公 。”

招魂

迷信的人指招回死者的灵魂,比喻给死亡的事物复活造声势

王城

(1).都城。《后汉书·赵温传》:“公前託为 董公 报讎,然实屠陷王城,杀戮大臣,天下不可家见而户説也。” 唐 戴叔伦 《送少微山人入蜀》诗:“世俗多离别,王城几日还?” 宋 苏轼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诗之一:“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明 袁宏道 《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之一:“仙人杰阁俯王城,西山见雨北山晴。”

(2).地名。即 洛邑 。今 河南省 洛阳市 西北。《春秋·昭公二十二年》:“秋, 刘子 、 单子 以 王猛 入于 王城 。” 杨伯峻 注:“ 王城 ,在今 洛阳市 西北偶。”

(3).地名。 春秋 时 大荔戎都 故址,在今 陕西省 大荔县 东。《左传·僖公十五年》:“ 晋 阴飴甥 会 秦伯 ,盟于 王城 。” 杨伯峻 注:“ 王城 当在今 陕西省 大荔县 东。”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