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掌记刘彦炳之东阿

作者:沐英 朝代:明代

赠掌记刘彦炳之东阿原文

大府多军务,频年案牍劳。

趋廷宫漏转,簪笔殿香飘。

柳外流莺语,花边立马骄。

莫嫌州县职,汉业说萧曹。

诗词问答

问:赠掌记刘彦炳之东阿的作者是谁?答:沐英
问:赠掌记刘彦炳之东阿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赠掌记刘彦炳之东阿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二十一

参考注释

大府

上级官府

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军务

军队的事务;军事任务

军务繁忙

管理军务

频年

连续几年

频年灾旱

案牍

公事文书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宫漏

古代宫中计时器。用铜壶滴漏,故称宫漏。 唐 白居易 《同钱员外禁中夜直》诗:“宫漏三声知半夜,好风凉月满松筠。” 五代 冯延巳 《鹊踏枝》词:“粉映墙头寒欲尽。宫漏长时,酒醒人犹困。” 宋 欧阳修 《内直奉寄圣俞博士》诗:“独直偏知宫漏永,稍寒尤觉玉堂清。”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元顺帝 自制宫漏,藏壶匱中,运水上下。”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夜半的宫漏,一点一滴,象扯不断的丝那样长。”

簪笔

(1).谓插笔于冠或笏,以备书写。古代帝王近臣、书吏及士大夫均有此装束。《汉书·赵充国传》:“﹝ 张安世 ﹞本持橐簪笔事 孝武帝 数十年,见谓忠谨,宜全度之。”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汉书·昌邑王刘贺传》:“﹝ 刘贺 ﹞衣短衣大袴,冠 惠文 冠,佩玉环,簪笔持牘趋謁。” 颜师古 注:“簪笔,插笔於首也。”《晋书·舆服志》:“笏者,有事则书之,故常簪笔。今之白笔是其遗象……手版即古笏矣。尚书令、僕射、尚书手版头復有白笔,以紫皮裹之,名曰笏。” 隋 薛道衡 《从驾幸晋阳》诗:“方观翠华反,簪笔上云亭。”

(2).指仕宦。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改官诗》:“簪笔雍容志已虚,不如归去旧蓬庐。”参见“ 簪白笔 ”。

外流

流散到外地或外国

黄金外流

莺语

(1).莺的啼鸣声。 晋 孙绰 《兰亭》诗之二:“鶯语吟脩竹,游鳞戏澜涛。” 唐 白居易 《琵琶引》:“间关鶯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 陈三立 《园夜听骤雨》诗:“賸得放晴浇茗椀,隔枝鶯语可分明。”

(2).形容悦耳的语音或歌声。 宋 张先 《醉桃源》词:“歌停鶯语舞停鸞, 高阳 人更闲。” 徐迟 《牡丹》三:“她经常穿蜜黄色的袍子,著淡青色的坎肩……莺语沥沥,粉香四溢。”

花边

(1) 手工艺品,编织或刺绣成各种花样的带子,通常用做衣服的镶边,也称花边

(2) 带花纹的边缘

瓶口上有一道花边

(3) 文字、图画的花纹边框

立马

(1) 骑在站立不动的马上;驻马

立马挺枪

(2) 〈方〉∶马上

你叫他立马回电话

州县

(1).州与县的合称。 唐 韩愈 《进士策问》:“今将自州县始,请各诵所怀,聊以观诸生之志。” 宋 欧阳修 《吉州学记》:“今州县之吏,不得久其职而躬亲於教化也。”

(2).指州县官。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应知不知》:“今之州县死一州一县之社稷。”

萧曹

萧何 和 曹参 。《史记·张丞相列传》:“ 昌 ( 周昌 )为人彊力,敢直言,自 萧 曹 等皆卑下之。”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二:“力争固难恃,骄战曷能久。若使学 萧 曹 ,功名当不朽。” 明 汪廷讷 《种玉记·赠玉》:“怎能树 萧 曹 旧日勋猷,还念鸞皇偶何年好逑。” 清 邵长蘅 《杂诗》:“ 萧 曹 自刀笔, 樊 灌 奋駑駘。”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