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亭醉后叙旧赠东川陈书记

作者:薛逢 朝代:唐代

北亭醉后叙旧赠东川陈书记原文

二十年前事尽空,半随波浪半随风。
谋身喜断韩鸡尾,辱命羞携楚鹊笼。
符竹谬分锦水外,妻孥犹隔散关东。
临岐莫怪朱弦绝,曾是君家入爨桐。

诗词问答

问:北亭醉后叙旧赠东川陈书记的作者是谁?答:薛逢
问:北亭醉后叙旧赠东川陈书记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北亭醉后叙旧赠东川陈书记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薛逢的名句有哪些?答:薛逢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48-48

参考注释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前事

过去的事情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纪》

波浪

由风与水之间摩擦引起的水面不平状

随风

(1).卦象名。《易·巽》:“《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孔颖达 疏:“随风《巽》者,两风相随,故曰‘随风’。风既相随,物无不顺。” 高亨 注:“本卦是两《巽》相重,《巽》为风,然则本卦卦象是风与风相随而吹也。按《象传》又以风比君上之教命,随风乃比教命重申。”

(2).任凭风吹而不由自主。《列子·黄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 郭璞 注:“皆鸟任风波自纵漂貌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自志》:“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

(3).比喻随俗从众。《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虽雅知 惲 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 吕向 注:“言 会宗 犹復随口如风之靡草,亦何求称善之誉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自非不待 文王 之豪杰,有不随风草偃哉!风之既成,贤君相三纪挽之不足;风之将变,一狂士败之有餘。”

谋身

为自身打算。 唐 卢纶 《春日书情赠别司空曙》诗:“壮志随年尽,谋身意未安。”《金史·邓俨传》:“平章政事 完颜守贞 曰:‘ 儼 有才力,第以谋身为心。’” 景耀月 《送邵质侯归国和留别原韵》:“叔世谋身拙,迷阳悟道穷。”

辱命

(1) 没有完成上级的使命或他人的嘱咐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2) 对尊长谕令或受人来书的谦词

符竹

《汉书·文帝纪》:“﹝二年﹞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后因以“符竹”指郡守职权。 唐 刘禹锡 《苏州谢上表》:“优詔忽临,又委之符竹。” 宋 王禹偁 《谢除翰林学士启》:“止期卜兆於松楸,再请効官於符竹,岂意未谐私愿,俄辱殊恩,翻令朽退之身,亦预深严之地。” 明 张居正 《工科左给事中邱岳并妻敕命一道》:“夫古人不慕专城之柄,符竹之荣,而愿出入禁闥者,为其身依清近,而雅言易闻也。”

锦水

即 锦江 。 唐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西得诸侯棹 锦水 ,欲向何门趿珠履。” 唐 温庭筠 《赠蜀将》诗:“十年分散 剑关 秋,万事皆随 锦水 流。” 闽 徐夤 《蜀葵》诗:“ 锦水 饶花艳, 岷山 带叶青。”参见“ 锦江 ”。

妻孥

妻子和儿女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诗·小雅·常棣》

关东

(1) 旧称东北三省,以位于山海关之东而得名。亦称“关外”

(2) 指函谷关以东之地

自秦孝公以来, 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史记·李斯列传》

临岐

亦作“ 临歧 ”。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文选·鲍照<舞鹤赋>》:“指会规翔,临岐矩步。” 李善 注:“岐,岐路也。” 唐 杜甫 《送李校书》诗:“临岐意颇切,对酒不能喫。” 宋 范成大 《谭德称杨商卿父子送余作诗以别》:“临岐心曲两茫然,但祝频书无别语。”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自执手临岐,空留下这场憔悴,想人生最苦别离。” 清 顾炎武 《酬李处士因笃》诗:“泚笔作长歌,临歧为余貺。” 郁达夫 《别掌书某君》诗:“这我新诗锦不如,临歧叩马请回车。”

朱弦

即练朱弦,用练丝(即熟丝)制作的琴弦

朱弦漏越。——《淮南子·泰族训》。高诱注:“朱弦,练丝。”

君家

(1).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南史·颜延之传》:“﹝ 颜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

(2).敬称对方。犹您。《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三年》:“我与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鸿雁耳!”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秦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谐结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随儕侣问来因。”

爨桐

(1).谓焚烧桐木为炊。事本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 吴 人有烧桐以爨者, 邕 ( 蔡邕 )闻火烈声,曰:‘此良材也。’因请之,削以为琴,果有美音。”后以“爨桐”指遭毁弃的良材。 唐 顾非熊 《冬日寄蔡先辈校书京》诗:“惟君知我苦,何异爨桐鸣。” 前蜀 韦庄 《同旧韵》:“但埋 酆 狱气,未发爨桐音。”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八》:“世非无爨桐之患而患无 蔡邕 。”

(2).指焦尾琴。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二十:“有絃即弹,有孔即吹,不独柯亭、爨桐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