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高宾王见投四首

作者:陈造 朝代:宋代

次韵高宾王见投四首原文

簷花如雾湿黄昏,犹梦君前白兽樽。
但有红尘染衣袂,更堪碧草思王孙。
逃威正坐齐竽谬,歈舞难招楚客魂。
回首仙曹云雨上,谁云九虎踞天门。

诗词问答

问:次韵高宾王见投四首的作者是谁?答:陈造
问:次韵高宾王见投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造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造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黄昏

(1) 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奄奄黄昏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渐黄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2) 见“傍晚”

白兽樽

即 * 樽。 唐 避 太祖 讳,改虎为“兽”。《晋书·礼志下》:“正旦元会,设白兽樽於殿庭。樽盖上施白兽,若有能献直言者,则发此樽饮酒。案《礼》,白兽樽乃 杜 举之遗式也,为白兽盖,是后代所为,示忌惮也。” 宋 陈师道 《和朱智叔鹿鸣席上》:“充庭初识苍龙础,赐醴行霑白兽樽。”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二李省诗》:“日射红鸞扇,风清白兽樽。”参见“ * 樽 ”。

红尘

(1) 闹市的飞尘,借指繁华的社会

红尘百戏

(2) 佛教指人世间

看破红尘

衣袂

(1).衣袖。《周礼·春官·司服》“齐服有玄端素端” 汉 郑玄 注:“士之衣袂,皆二尺二寸。”

(2).借指衣衫。 宋 刘过 《贺新郎》词:“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你是为人须为彻,将衣袂不藉。”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八:“一个穿着水白衣袂的人影,模糊地在东边的葡萄架底下一闪,便又不见了。”

碧草

(1).青草。 南朝 梁 江淹 《贻袁常侍》诗:“ 幽 冀 生碧草, 沅 湘 含翠烟。” 唐 陈子昂 《春台引》:“感阳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伤远,登高臺而写忧。” 宋 苏轼 《题织锦图上回文》诗之一:“春晚落花餘碧草,夜凉低月半枯桐。”

(2).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可酿酒的草。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 瑶琨 去 玉门 九万里,有碧草,如麦,割以酿酒,则味如醇酎。饮一合,三旬不醒;但饮甜水,随饮随醒。”

思王

三国 魏 曹植 封 陈思王 ,简称“思王”。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 班女 恩移 赵 , 思王 赋感 甄 。”

正坐

端坐;正身而坐。《庄子·庚桑楚》:“ 南荣趎 蹵然正坐曰:‘若 趎 之年者已长矣,将恶乎託业,以及此言邪?’”《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若并时进见,则不敢正坐离立,行则僂身自卑。” 宋 曾巩 《宝月大师塔铭》:“其夕沐浴易衣,正坐而卒。”《再生缘》第六回:“只见 鄔必凯 与 神武真人 ,端身正坐,两旁排列得刀鎗密密,剑戟森森。”

齐竽

(1).犹滥竽。指不学无术的人。 唐 刘禹锡 《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赠答十韵》:“銓材秉 秦 镜,典乐去 齐 竽。” 唐 黄滔 《省试一一吹竽》诗:“ 齐 竽今歷试,真伪不难知;欲使声声别,须令箇箇吹。” 明 高启 《感旧酬宋军咨见寄》诗:“知音竟为谁?四海嗟惸惸。 齐 竽不解奏, 楚 璞何由呈!”

(2).用为自谦之词。 唐 权德舆 《奉送韦起居老舅百日假满归嵩阳旧居》诗:“ 齐 竽终自退,心寄 嵩 峰巔。” 唐 韩偓 《安贫》诗:“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 齐 竽?”参见“ 滥竽充数 ”。

楚客

(1).指 屈原 。 屈原 忠而被谤,身遭放逐,流落他乡,故称“楚客”。 唐 李白 《愁阳春赋》:“ 明妃 玉塞, 楚 客枫林,试登高而望远,痛切骨而伤心。” 唐 李商隐 《九日》诗:“不学 汉 臣栽苜蓿,空教 楚 客咏江蘺。” 宋 贺铸 《海陵西楼寓目》诗:“王孙莫顾 漳 滨卧,渔父何知 楚 客才。”

(2).泛指客居他乡的人。 唐 岑参 《送人归江宁》诗:“ 楚 客忆乡信,向家湖水长。” 唐 顾兆熊 《送友人归汉阳》诗:“罇前别 楚 客,云水思縈回。” 宋 柳永 《卜算子》词:“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 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仙曹

(1).仙人的行列。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本命醮词》:“善功潜著,则名列仙曹。” 清 曹寅 《小游仙》诗之四:“全部奕世列仙曹,长笑 三郎 钓六鰲。”

(2).指 唐 代尚书省属下各部曹。 唐 许浑 《十二月拜起居表回》诗:“一章西奏拜仙曹,回马 天津 北望劳。”

(3).泛指朝廷官署。 唐 李商隐 《迎寄韩鲁州》诗:“圣朝推 卫 霍 ,归日动仙曹。”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威仪》诗:“曾向人间拜节旄,乍疑因梦到仙曹。” 明 杨慎 《垂杨篇》:“临池归院总仙曹,应制分题竞彩毫。”

云雨

(1) 云和雨

(2) 指男女合欢

九虎

指 王莽 的九个将军。《汉书·王莽传下》:“﹝ 王莽 ﹞拜将军九人,皆以虎为号,号曰‘九虎’。”《后汉书·冯衍传上》:“﹝皇帝﹞破百万之陈,摧九虎之军,雷震四海,席卷天下。”后用以喻强悍之军。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朝兵减灶,夜营多鼓,箭丽六麋,锋摧九虎。” 宋 苏舜钦 《难易言》诗:“排罗婴儿拒九虎,未若以道干贵权。”

天门

(1) 神话传说中天宫的门

(2) 帝王宫殿大门

(3) 指人额头的中间

(4) 人的心(道士用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