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丫隘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大丫隘原文

峡行五程无聚落,马头今日逢耕凿。
麦苗疏瘦豆苗稀,椒叶尖新柘叶薄。
家家妇女布缠头,背负小儿领垂瘤。
山深生理却不乏,人有银钗一双插。

诗词问答

问:大丫隘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大丫隘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行五

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五同“ 伍 ”。亦泛指军队的基层建制。《淮南子·兵略训》:“正行五,连什伯,明鼓旗,此尉之官也。”参见“ 行伍 ”。

聚落

村落,人们聚居的地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淯水》:“其聚落悉为蛮居,犹名之为 黄邮蛮 。” 唐 薛能 《凌云寺》诗:“万烟生聚落,一崦露招提。”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 甲峒 者, 交趾 大聚落。”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又西下,升陟陇壑,共七里,得聚落一坞,曰 白水铺 。” 章炳麟 《五无论》:“国界虽破,而聚落犹未破,则残烈之战争未已。”

马头

(1).马的头。《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元封 三年十二月,雷雨雹,大如马头。”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2).船只停泊处。即码头。《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二年》:“又於 黎阳 筑马头,为度河之势。” 胡三省 注:“附河岸筑土植木夹之至水次,以便兵马入船,谓之马头。” 宋 梅尧臣 《次韵和马都官宛溪浮桥》:“马头分朱栏,水底裁碧天。”《儒林外史》第六回:“少刻,船拢了马头。”

(3).指商业城市;都会。《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我今做主,将你嫁与这个官人为妾,即今便过 乔官人 船上去。 寧海郡 大马头去处,快活过了生世。”《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兴哥 久闻得‘上説天堂,下説 苏 杭 ’,好个大马头所在,有心要去走一遍。”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水陆商贾聚集之所曰马头。”

(4).马夫头目。《六部成语注解·兵部》:“马头:马夫之头目。”

(5).旧时迎神赛会,让孩子们装扮着戏里的角色,骑马游行,叫“马头”。 鲁迅 《朝花夕拾·五猖会》:“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耕凿

(1).耕田凿井。语出古诗《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后常用“耕凿”形容人民辛勤劳动,生活安定。 唐太宗 《临层台赋》:“肆黎元於耕凿,一文轨於车书。” 清 查慎行 《恩赐新刻御制诗集》诗:“耕凿万方民击壤,《簫韶》九奏帝垂裳。” 清 梁章鉅 《归田锁记·致刘次白抚部书》:“俾滨海臣庶,均各安耕凿於 尧 天 舜 日之中。”

(2).泛指耕种,务农。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太簇正月》:“某执鞭贱品,耕凿庸流,沉影南亩之间,滞迹东皋之上。” 唐 吴筠 《高士咏·庞德公》:“耕凿勤厥躬,耘锄课妻子。” 清 赵翼 《山行杂诗》之七:“洵美此家居,足以老耕凿。”

麦苗

麦作物的幼苗

疏瘦

亦作“疎瘦”。亦作“踈瘦”。犹消瘦;清瘦。《晋书·王羲之等传论》:“ 献之 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韦詵》:“ 韦氏 举家视之帘下,宽衣碧衫,踈瘦而长。” 宋 张耒 《寄答参寥》诗之五:“萧萧江湖客,疎瘦若秋竹。” 宋 陆游 《齐天乐·三荣人日游龙洞作》词:“漫禁得梅花,伴人疎瘦。”

豆苗

(1).豆的幼苗。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三:“种豆 南山 下,草盛豆苗稀。” 唐 杜甫 《投简成华两县诸子》诗:“ 南山 豆苗早荒秽, 青门 瓜地新冻裂。” 宋 杨万里 《行圃》诗:“薤本新痕割復齐,豆苗初叶合仍离。” 清 惠士奇 《田家行》:“屋边豆苗垂宛宛,雁齿丛长雀梅短。”

(2).蔬菜的一种。多指豌豆的嫩茎叶。 梁实秋 《雅舍谈吃·煎馄饨》:“馄饨做得不错,汤清味厚,还加上几小块鸡血几根豆苗。”

椒叶

椒树的叶子。古人用来盖酒以取香气。 唐 白居易 《江州赴忠州舟中示舍弟五十韵》:“壶浆椒叶气,歌曲《竹枝》声。” 唐 李贺 《南园》诗之九:“泻酒木兰椒叶盖,病容扶起种菱丝。”

尖新

新颖别致

《盼望》那首诗,语言非常美,而且精简正确,意象也很尖新

柘叶

柘树叶。可饲蚕。 宋 范成大 《马鞍驿饭罢纵步》诗:“今年蚕出迟,柘叶分寸长。” 宋 范成大 《大丫隘》诗:“麦苗踈瘦豆苗稀,椒叶尖新柘叶薄。”

家家

每户

妇女

成年女子的统称

缠头

(1) 指古代艺人把锦帛缠在头上作装饰

(2) 演毕,客人赠艺人的锦帛;后作为送给艺人礼物的通称

五陵少年争缠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回族人以白布包头

背负

(1) 用背驮

背负着衣包

(2) 承当;担负

背负着人民的希望

小儿

(1) 小孩子;小儿子

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2) 又

两小儿笑曰。

最喜小儿无赖。——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谦称自己的儿子

生理

(1) 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和各个器官的机能

生理特征

(2) 生存的希望

此去万无生理

(3) 生计

长大成人,各务生理

(4) 活计;职业

你会做些什么生理

(5) 生意;买卖

生理比前日盛

不乏

不缺少;很多

不乏其人

不乏先例

一双

(1).用于成对的两人或两物。《礼记·少仪》:“其禽加於一双,则执一双以将命。”《史记·项羽本纪》:“我持白璧一双,欲献 项王 ,玉斗一双,欲与 亚父 。” 唐 李贺 《唐儿歌》:“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元 张国宾 《薛仁贵》楔子:“一双父母在堂,我不肯做庄农的生活。” 老舍 《正红旗下》一:“那是一双何等毫无道理的眼睛啊!见到人……她的眼总是瞪着。”

(2). 唐 时 南诏 耕地,五亩为一双。见《新唐书·南诏传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称地为双》引《云南杂志》:“其佃作三人,使二牛前牵,中压而后驱之。犁一日,为一双,约有中原四亩地。”

(3).佛教称两年半为一双。《法苑珠林》卷三:“三月为一时,两时为行;一行即半年六月也,两行为一年,两年半为一双。”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