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寒自东村步归原文
夕阳下平野,落叶满荒街。村店卖荞面,人家烧豆秸。
溪风透布褐,草露湿芒鞋。
骨相元如此,何由与世谐!
诗词问答
问:晚寒自东村步归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晚寒自东村步归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下平
(1).汉字声调的一种。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韵》:“凡宫为上平,商为下平,角为入,徵为上,羽为去。”
(2).见“ 上下平 ”。
落叶
落叶植物在生长季节末或一短时间内的叶子分离或脱落,或裸子植物在全年内断断续续的自然掉叶
村店
(1).乡村旅店。 唐 欧阳詹 《晨装行》:“村店月西出,山林鵯鵊声。” 元 张可久 《塞鸿秋·道情》套曲:“冰坚夜半踰天堑,月寒晓起离村店,一身行路难,两鬢秋霜染。”《水浒传》第六二回:“次日早晨, 卢俊义 离了村店,飞逩入城。”
(2).乡村酒肆。 唐 罗隐 《送魏校书兼呈曹使君》诗:“村店酒旗沽竹叶,野桥梅雨泊芦花。” 清 郑燮 《渔父·本意》词:“才上巳,又清明,桃花村店酒瓶香。”
荞面
见“ 蕎麦麵 ”。
人家
(1) 代词,指说话人或听话人以外的人
人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2) 代词,指某个人或某些人
把信给人家送去
(3) 代词,指说话者本人
人家等你半天了
豆秸
豆类植物的茎杆
风透
(1).谓充分透现出来。《太平广记》卷二○六引 南朝 梁 袁昂 《书评·蔡邕》:“ 蔡邕 书,骨气风透,精爽入神。”
(2).风充分透入。 明 史叔考 《醉罗歌·题情三阕》曲:“月上月上梧桐树,风透风透碧纱厨。”
布褐
(1) 粗布衣服
(2) 借指平民
草露
(1).草上的露水。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三:“下船登高防,草露霑我衣。” 唐 宋之问 《王子乔》诗:“空望山头草,草露溼人衣。” 唐 杜甫 《日暮》诗:“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2).比喻恩泽。《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信凯讌之在藻,知和乐之食苹。桑榆之阴不居,草露之滋方渥。” 吕延济 注:“草露之滋方渥,喻君恩已被霑矣。”
芒鞋
亦作“ 芒鞵 ”。用芒茎外皮编织成的鞋。亦泛指草鞋。 唐 张祜 《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朗吟挥竹拂,高揖曳芒鞋。” 宋 苏轼 《宿石田驿南野人舍》诗:“芒鞵竹杖自轻软,蒲荐松牀亦香滑。”《西游记》第四三回:“芒鞋踏破山头雾,竹笠冲开岭上云。” 闻一多 《死水·大鼓师》:“一角斜阳倒挂在檐下,我蹑着芒鞋,踏入了家村。”
骨相
(1).指人或动物的骨骼、形体、相貌。 唐 韩愈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诗:“久钦 江总 文才妙,自叹 虞翻 骨相屯。” 清 黄遵宪 《度辽将军歌》:“人言骨相应封侯,恨不遇时逢一战。”
(2).指花木枝干的姿态。 宋 杨万里 《芭蕉》诗:“骨相玲瓏透入窗,花头倒挂紫荷香。” 茅盾 《樱花》:“它没有梧桐那样的癞皮,也不是桃树的骨相,自然不是枫--因为枫叶照眼红的时候,它已经零落了。”
(3).内里;实质。《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常言道:佛是金装,人是衣装。世人眼孔浅的多,只有皮相,没有骨相。”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何由
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宋书·沉庆之传》:“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成?” 明 刘基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诗之三:“路远无羽翼,何由得飞还?”《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稍加责罚,此辈就到家主面前轻事重报,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着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有云 太仓 王宫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无损。然与《玉版》对观,无少差,信为《玉版》未损时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剥漶?或造物忌之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