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岭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葛岭原文

葛岭向曾远望之,兹来亲陟笑何为。

梯山架壑罗楼阁,傍竹依松奏管丝。

遗迹空传苏守咏,仙踪那辨葛翁祠。

殊吾观海省方意,弗为嘉斯实惭斯。

诗词问答

问:葛岭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葛岭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葛岭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一

2. 去声

参考注释

远望

(1).向远处看。《楚辞·九歌·湘夫人》:“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后汉书·光武帝纪论》:“及始起兵还 舂陵 ,远望舍南,火光赫然属天,有顷不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远望渔舟,不阔尺八。” 陈毅 《游柏林失不雷河》诗:“登塔远望,极目天云。”

(2).弩名。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剑名大伤,角星主之;弩名远望,张星主之;戟名大将军,参星主之也。”

(3).弩神名。《艺文类聚》卷六十引《太公兵法》:“弩之神,名 远望 。”

何为

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子产》:“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孙 何为?’ 子产 曰:‘説也。’”

(2).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 唐 徐夤 《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梯山架壑

形容登山涉险历经艰辛。 晋 陆机 《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民﹞莫不梯山架壑,襁负来归。”

楼阁

泛指楼房。阁,架空的楼。《后汉书·吕强传》:“造起馆舍,凡有万数,楼阁连接,丹青素堊,雕刻之饰,不可单言。”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楼阁玲瓏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西游记》第三六回:“幸得那壁厢有楼阁不远,想必是庵观寺院,我们都到那里借宿一宵。”

管丝

犹丝竹。指管乐器和弦乐器。《敦煌曲子词·失调名》:“春色渐舒荣,忽覩双飞鷰,时闻百转,日思处处管丝声,公子王孙,赏玩诸芳情。”

遗迹

前人留下的痕迹

瞻顾遗迹。——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仙踪

(1).仙人的踪迹。 后蜀 顾夐 《甘州子》词:“曾如 刘 阮 访仙踪,深洞客,此时逢。” 明 屠隆 《綵毫记·祖饯都门》:“名山不远,访仙踨烟霞宿缘。” 清 胡会恩 《珠江杂咏》诗:“ 穗石 仙踪古, 花田 粉泽妍。”

(2).古人比升迁入朝为登仙,因借称 * 赴京者的行踪。 唐 刘禹锡 《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都亭有怀续来诸君子》诗:“雷雨江山起卧龙, 武陵 樵客躡仙踪。十年 楚 水枫林下,今夜初闻 长乐 鐘。”

观海

语出《孟子·尽心上》:“故观於海者难为水,游於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后用以比喻所观者大。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观海齐量,登岳均厚。” 南朝 梁 沉约 《<梁武帝集>序》:“事同观海,义等窥天。”

省方

巡视四方。《易·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孔颖达 疏:“省视万方,观看民之风俗。” 汉 班固 《东都赋》:“乃动大輅,遵皇衢,省方巡狩。” 唐 杨炯 《送徐录事》诗序:“圣人以叶时同律,义在於省方;皇储以守器承祧,任隆於监国。”《清史稿·礼志八》:“皇帝省方观民,特举时巡盛典。”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