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豪诗送杜默师雄

作者:石介 朝代:宋代

三豪诗送杜默师雄原文

曼卿豪于诗,社壇高数层。
永叔豪于辞,举世绝俦朋。
师雄歌亦豪,三人宜同称。
曼卿苦汩没,老死殿中丞。
身虽埋黄泉,诗名长如冰。
永叔亦连蹇,病鸾方蹇腾。
四海让独步,三馆最后登。
师雄二十二,笔距狞如鹰。
才格自天来,辞华非学能。
迥顾李贺辈,粗俗良可憎。
玉川月蚀诗,犹欲相凭陵。
曼卿苟不死,其才堪股肱。
永叔器甚闳,用之王道兴。
师雄子勉旃,勿便生骄矜。

诗词问答

问:三豪诗送杜默师雄的作者是谁?答:石介
问:三豪诗送杜默师雄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石介的名句有哪些?答:石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举世

整个人世;全世界

举世闻名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同称

(1).一同述说,表示同等看待。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弘农太守河内吴匡》:“过与不及,古人同称。”

(2).同样称谓。谓名分无区别。《宋史·职官志一》:“横班以郎居大夫之上,既釐而正之矣,而介胄之士与縉绅同称,寧名号未正,毋示人以好武之机。”

汩没

埋没

世儒多汩没,夫子独声名。——唐· 杜甫《赠陈二补阙》

老死

(1).年老而死。《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唐 韩愈 《复志赋》:“甘潜伏以老死兮,不显著其名誉。”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终年碌碌,至於老死,竟不知成就了个甚么,可哀也已!”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中国 的人,大抵在如此空气里成功,在如此空气里萎缩腐败,以至老死。”

(2).犹言到老至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他祖父是个翰林,只放过两回副主考,老死没有开坊,所以穷的了不得。”

中丞

官名。即“大中丞”,见该条

中丞匿于溷藩。——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黄泉

地下的泉水;地面;墓地;迷信者称人死后居住的地方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下饮黄泉。——《荀子·劝学》

黄泉共为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吾独向黄泉。

黄泉下相见。

两眼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诗名

善于作诗的名声。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石斧欲砍断诗手》:“ 杜甫 子 宗武 ,以诗示院兵曹,兵曹答以石斧一具,随使并诗还之。 宗武 曰:‘斧,父斤也。兵曹使我呈父加斤削也。’俄而院闻之,曰:‘悮矣。欲子砍断其手。此手若存,天下诗名又在 杜 家矣。。’” 金 元好问 《黄金行》:“人间不买诗名用,一片青衫 衡 霍 重。”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七八:“赖是摇鞭吟好句,流传乡里只诗名。”

连蹇

亦作“ 连褰 ”。1.行走艰难貌。语本《易·蹇》:“往蹇来连。” 王弼 注:“往来皆难。” 汉 扬雄 《反离骚》:“骋驊騮以曲囏兮,驴骡连蹇而齐足。”

(2).引申指遭遇坎坷。《汉书·扬雄传下》:“ 孟軻 虽连蹇,犹为万乘师。”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连蹇,难也,言值世之屯难也。” 唐 卢照邻 《怀仙引》:“山块轧,磴连褰。攀石壁而无据,泝泥谿而不前。” 宋 石介 《三豪诗送杜默师雄》:“ 永叔 亦连蹇,病鸞方騫腾。” 清 王士禛 《古夫于亭杂录》卷三:“是时 文友 已前殁,而 柏乡 罢相久矣, 江 陈 亦连蹇不遇。”

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独步

独自行走,亦指超群出众,独一无二

独步文坛

三馆

(1). 汉武帝 时,丞相 公孙弘 开钦贤、翘材、接士三馆,收罗人材。《西京杂记》卷四:“ 平津侯 ( 公孙弘 )自以布衣为宰相,乃开东閤,营客馆,以招天下士。其一曰钦贤馆,以待大贤;次曰翘材贤,以待大才;次曰接士馆,以待国士。”

(2). 唐 有弘文(亦称昭文)、集贤、史馆三馆,负责藏书、校书、修史等事项。 宋 因之,三馆合一,并在崇文院中。 宋 郑樵 《通志·总序》:“欲三馆无素餐之人,四库无蠹鱼之简,千章万卷,日见流通。”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

(3). 宋 设广文、大学、律学三馆,以为教育士子的机构。见《宋史·选举志三》。

最后

在时间或次序上在所有其他的后面,最末

最后通牒

这本书的最后一页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笔距

犹笔锋。 宋 石介 《三豪诗送杜默师雄》:“ 师雄 二十二,笔距狞如鹰。”参见“ 笔锋 ”。

才格

才致风格。 唐 杜甫 《壮游》诗:“吾观 鴟夷子 ,才格出寻常。” 鸱夷子 ,指 范蠡 。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编诗》:“或问 王荆公 云,编四家诗,以 杜甫 为第一, 李白 为第四,岂 白 之才格词致不逮 甫 耶?” 清 李渔 《怜香伴·女校》:“女中何代无良史,才格惟闻破 汉 皇。”

辞华

华美的辞采。 唐 李白 《送黄锺之鄱阳谒张使君序》:“每钦其辞华,悬榻见往。”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学业醇儒富,辞华哲匠能。”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而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李贺

(790—816)字长吉,唐代福昌(现在河南省宜阳西)人。南园,是李贺在家读书的地方。他写了《南园十三首》,慨叹当时有许多作品不切合实用,悲秋一类诗文用在战争中无济于事

粗俗

(1) 粗野庸俗

为他人所冷落的非常粗俗的少女

(2) 不文雅

他们的笑声常是粗俗的,常是傲慢的

可憎

令人厌恶憎恨

可憎的敌人还是向战士们接近

玉川

(1).清澈的河水。 唐 白居易 《和李相公六韵》:“似从银汉下,落傍玉川西。” 金 元好问 《济南庙中古桧同叔能赋》诗:“青餘玉川润,根入铁岸古。”

(2).本为井名。在 河南 济源县 泷水 北。 唐 卢仝 喜饮茶,尝汲井泉煎煮,因自号“玉川子” 唐 韩愈 《寄卢仝》诗:“ 玉 川 先生 洛城 里,破屋数间而已矣。” 金 元好问 《别康显之》诗:“ 玉川 文字五千卷, 郑监 才名四十年。” 清 孙枝蔚 《元夕饮闵于天宅》诗:“柑子真同 安定 酿,虾蟆早避 玉川 诗。”后世诗文中常以“玉川”代称茶。 宋 陆游 《昼卧闻碾茶》诗:“玉川七盌何须尔,铜碾声中睡已无。”

月蚀

见“ 月食 ”。

凭陵

侵扰

凭陵中原

股肱

(1) 大腿和胳膊。均为躯体的重要部分。引申为辅佐君主的大臣。又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

君之卿佐,是谓股肱;股肱或亏,何痛如之!——《左传·昭公九年》

(2) 又如:股肱之臣

(3) 辅佐,捍卫

昔周公大公股肱 周室,夹辅 成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王道

(1) 古时指以仁义统治天下的政策

(2) 利害;严厉

雄子

犹壮士。 唐 沉佺期 《霹雳引》:“有如驱千旗,制五兵,截荒虺,斮长鲸……俾我雄子魄动,毅夫髮立。”

勉旃

努力。多于劝勉时用之。旃,语助,之焉的合音字。《汉书·杨恽传》:“方当盛 汉 之隆,愿勉旃,毋多谈。”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困学违从众,明公各勉旃。” 宋 欧阳修 《送谢中舍》诗之二:“人生白首吾今尔,仕路青云子勉旃。” 李大钊 《在<国民杂志>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诸君本此进行,将来对于世界造福不浅,勉旃。”

骄矜

骄傲自负。《韩非子·难一》:“使小臣有智能而遁 桓公 ,是隠也,宜刑;若无智能而虚骄矜 桓公 ,是诬也,宜戮。”《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宋 欧阳修 《送徐生之渑池》诗:“我昔初官便 伊 洛 ,当时意气尤骄矜。” 清 沉育 《谒董江都祠墓》诗:“一代师儒崇道义,诸王子弟敛骄矜。”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并不骄矜地,而是谦逊地注视着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