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绣毬

作者:贾仲名 朝代:元代

滚绣毬原文

俺这煖烘烘锦被窝。

似翻滚滚油鼎镬。

这效鸾凰翠屏绣幕。

是陷平人虎窟狼窝。

红莲舌是斩郎君古定刀。

青丝发是缚子弟降魔索。

鸩人药是美甘甘舌尖上几口甜唾。

招人命是香喷喷袖口内半幅轻罗。

泼人汤三转身揩些眼泪。

催人命百忙里着句褪科。平地风波。

诗词问答

问:滚绣毬的作者是谁?答:贾仲名
问:滚绣毬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滚绣毬是什么体裁?答:散曲
问:贾仲名的名句有哪些?答:贾仲名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元曲选 对玉梳 第二折

参考注释

煖烘烘

形容温暖。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俺这煖烘烘锦被窝,似翻滚滚油鼎鑊。” 明  徐渭 《雌木兰》第一出:“软噥噥衬鎻子甲,煖烘烘当夹被单。”

锦被

以锦缎为面子的被子。《三国志·吴志·蒋钦传》:“ 权 叹其在贵守约,即敕御府为母作锦被,改易帷帐。”《晋书·列女传·羊耽妻辛氏》:“ 祜 尝送锦被, 宪英 嫌其华,反而覆之。”

锦缎披巾。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香山墺》:“出以锦被蒙其首,而跣足不袜。”

翻滚滚

形容滚动。多见于 元  明 戏曲。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二折:“你不跟我去呵,便索向翻滚滚千丈奈河流。”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将 李春郎 的父亲,只向那翻滚滚波心水渰杀。”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俺这暖烘烘锦被窝,似翻滚滚油鼎鑊。”

鼎镬

(1).鼎和镬。古代两种烹饪器。《周礼·天官·亨人》:“亨人掌共鼎鑊以给水火之齐。” 郑玄 注:“鑊所以煮肉及鱼腊之器,既孰,乃脀于鼎,齐多少之量。”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茶经》以鱼目涌泉连珠为煮水之节。然近世瀹茶,鲜以鼎鑊,用瓶煮水,难以候视,则当以声辨一沸二沸三沸之节。”

(2).古代的酷刑。用鼎镬烹人。《汉书·郦食其传赞》:“ 酈生 自匿监门,待主然后出,犹不免鼎鑊。” 宋  文天祥 《正气歌》:“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顾专制久长,鼎鑊为政,以聚歛穷其膏髓,以禁令制其讥平,瘠弱槁枯,为日滋永。”

鸾凰

见“ 鸞皇 ”。

翠屏

(1).绿色屏风。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紫帷鉿匝,翠屏环合。” 后蜀  鹿虔扆 《思越人》词:“翠屏欹,银烛背,漏残清夜迢迢。”

(2).借指青翠的竹丛。 宋  梅尧臣 《县署丛竹》诗:“寒生緑罇上,影入翠屏中。”

(3).形容峰峦排列的绿色山岩。《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李善 注:“翠屏,石桥之上石壁之名也。” 李周翰 注:“有石屏风如壁立,横絶桥上。” 唐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诗:“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 明  张居正 《和真一王孙八岭山韵》:“仙城杳靄何因见,悵望青霄耸翠屏。” 清  汪中 《甘露寺》诗:“中流砰訇两山动,翠屏金碧当空开。”

平人

平民;百姓

你怎么步步行凶,打死这个无故平人,取得经来何用。——《西游记》

狼窝

(1).狼的巢穴。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三折:“张罗张罗,见一个狼窝。”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庶政·河堤岁修》:“堤外有浪激狼窝,宜预行补筑坚实,勿致三春桃汛,入秋伏涨,涛浪攻穿。”

(2).比喻险恶的处所或恶人聚居处。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俺这煖烘烘锦被窝,似翻滚滚油鼎鑊;这效鸞凰翠屏绣幙,是陷平人虎窟狼窝。”《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帝泣告大臣曰:‘方离狼窝,又逢虎口,如之奈何?’” 贺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三幕第三场:“我逃出虎口,我逃出狼窝,娘生我,爹生我,生我养我我要活,我要活!”

红莲

(1).红色荷花。 南朝  梁元帝 《采莲赋》:“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 唐  王维 《山居即事》诗:“緑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红莲相倚深如怨,白鸟无言定是愁。”

(2).指女子的红鞋。 宋  秦观 《满庭芳·咏茶》词之三:“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花月痕》第八回:“一个十四五岁的,身穿一件白纺绸大衫,二蓝摹本缎的半臂,头上挽了个 * 髻,当头插一朵芍药花,下截是青縐镶花边裤,微露出红莲三寸。”

(3).早稻名。 唐  陆龟蒙 《别墅怀归》诗:“遥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识红莲。”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土物下》:“红莲稻,自古有之……此米中间絶不种,二十年来农家始復种,米粒肥而香。” 宋  范成大 《再到虎丘》诗:“觉来饱喫红莲饭,正是塘东稻熟天。”

郎君

(1) 妻对夫的称呼

(2) 对官吏、富家子弟的通称

(3) 对年轻男子的尊称

若擒住这披发郎君回帐中去快乐,煞胜似郎主分茅裂土。——《禅真后记》

(4) 称嫖客

我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浪子班头。——元·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

(5) 岳父称女婿

休怪咱波女婿郎君。——元·佚名《村乐堂》

古定刀

古时名刀。 河北省  古定镇 所出,以锋利著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一员驍将﹞鼻偃唇轩,眉麄眼大,担一柄截头古定刀。”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红莲舌是斩郎君古定刀,青丝髮是缚子弟降魔索。”亦作“ 古锭刀 ”。《三国演义》第五回:“ 孙坚 披烂银鎧,裹赤幘,横古锭刀,骑花鬃马。”

青丝

(1) 黑发

一缕青丝

(2) 青梅等切成的细丝,放在糕点馅内或放在糕点面上做点缀

(3) 青色的丝绳

子弟

(1) 子与弟;亦泛指子侄辈

职工子弟

阏氏子弟在。——《汉书·李广苏建传》

(2) 又

单于子弟发兵。

有子弟十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泛指年轻的后辈

此必洄曲子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子弟素健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与子弟角。——《聊斋志异·促织》

(4) 指嫖客

降魔

佛教语。相传 释迦牟尼 在成佛前,曾与魔王进行激烈斗争,并取得胜利。佛教史上称为“降魔”。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后常用作降服妖魔的典故。 宋  王安石 《南乡子》词:“作么有疏亲?我自降魔 * 。” 元  王恽 《番禺权》诗:“笑挥堪解虎,静倚可降魔。”《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且住,且住!你去未得。吾有法宝,未曾传与汝。道童,与吾取过降魔太阿神光宝剑来。”

美甘甘

形容非常甘美和甜蜜。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有 平江路 酸溜溜凉廕廕美甘甘连叶儿整下的黄橙緑橘也。” 关汉卿 《调风月》第三折:“説得他美甘甘枕头儿上双成。”《水浒传》第四五回:“美甘甘满口甜言。”

口甜

谓善以言语讨人喜欢;花言巧语。《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正是自从受了卖糖公公骗,至今不信口甜人。”

人命

(1) 人的性命

人命关天

(2) 指人的寿命

人命有长有短

(3) 指人的命运

香喷喷

形容香气四溢。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有 福州府 甜津津香喷喷红馥馥带浆儿新剥的圆眼荔枝。” 清  李渔 《比目鱼·联班》:“独有香喷喷的这钟美酒,再没得把他沾唇。”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八回:“一股香喷喷的油炸葱花的味儿,直钻鼻子。”

袖口

袖子的边缘

轻罗

一种质地较薄的丝织品。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轻罗雾縠,冶服之丽也,而不可以御流鏑。”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一:“著红少年里中出,百金市上裁轻罗。”《花月痕》第十一回:“又见 采秋 晚粧如画,头上乌云,一丝不乱,一身轻罗薄縠,映着玉骨冰肌,遂把前事忘了。”

三转身

犹言刹那间。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二折:“三转身不见俺哥哥,想必去那店肆中望俺那嫂嫂去了。”

眼泪

正常时泪腺所分泌的少量透明含盐溶液,弥散于眼球与眼睑之间,使之湿润而易于运动,通常也通过鼻泪管进入鼻腔

百忙

谓非常忙碌。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大小奇迹》:“其一,是堂堂的一个国立中央编译馆,竟在百忙中先译了这一本书。” 杜鹏程 《记一位年轻的朋友》:“人事处长百忙中抽出时间给她好说好劝。”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