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天觉使河东

作者:孔武仲 朝代:宋代

送天觉使河东原文

张郎肥马衣轻裘,俊气轩轩不解愁。
曾立玉墀联近侍,新持金节领诸侯。
屠龙伎俩终须用,探虎功名未肯休。
去矣范滂联缓辔,太行云路戒摧舟。

诗词问答

问:送天觉使河东的作者是谁?答:孔武仲
问:送天觉使河东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孔武仲的名句有哪些?答:孔武仲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马衣

(1) 遮盖或装饰马匹的布

(2) 装饰性的马衣

轻裘

轻暖的皮衣。《论语·雍也》:“ 赤 之适 齐 也,乘肥马,衣轻裘。”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玄輅既驾,轻裘斯御。” 明 王世贞 《忆昔》诗:“轻裘 鄠杜 张公子 ,挟瑟 邯郸 吕氏 倡。”

俊气

(1).英俊气概。 唐 李益 《轻薄篇》诗:“天生俊气自相逐,出与鵰鶚同飞翻。”

(2).秀美。 张宝真 《小先生》:“嗯,小时可没有现在俊气。”

轩轩

(1).舞貌;飞动貌。《淮南子·道应训》:“见一士焉,深目而玄鬢,泪注而鳶肩,丰上而杀下,轩轩然方迎风而舞。” 唐 韩愈 《陆浑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韵》:“山狂谷很相吐吞,风怒不休何轩轩。” 金 司马朴 《无馀居士斋壁有沉传师游道山岳麓诗石刻穆仲等和之因亦次韵》:“卷藏篋笥已戢戢,风生襟袖何轩轩。” 清 曹寅 《射堂柳已成行命儿辈习射作三捷句寄子猷》诗之三:“画鼓鼕鼕簇羽繁,《黄麞》命舞亦轩轩。”

(2).高扬貌;飞举貌。 南朝 宋 谢惠连 《长安有狭斜行》:“帟帟雕轮驰,轩轩翠盖舒。”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香山寺》:“ 香山 流泉茂树,一著屐即有轩轩白雪之气,於 西山 中当据上座。”

(3).扬扬自得貌。 晋 傅玄 《傅子》:“ 王黎 为黄门郎,轩轩然得志,煦煦然自乐。” 宋 文天祥 《自叹》诗:“竖子溷人漫不省,红缨白马意轩轩。” 明 宋濂 《寓言》之二:“ 晋景 朝出见饭牛者,且行且歌,意轩轩若自得。”

(4).仪态轩昂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诸公每朝,朝堂犹暗,唯 会稽王 ( 司马昱 )来,轩轩如朝霞举。” 宋 杨万里 《古风送刘委游试艺南宫》:“此郎轩轩千里驹,槐花再登乡老书。” 清 方文 《初度书怀》诗之四:“凤鸟復来仪,轩轩自霞举。”

(5).宽悦貌。《灵枢经·通天》:“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膕,此太阳之人也。”

(6).大鸟将停未停时的状态。

不解

(1).不能解开;不能分开。《楚辞·九章·哀郢》:“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汉 枚乘 《七发》:“ 楚苗 之食,安胡之飰,摶之不解,一啜而散。” 明 李贽 《过桃园谒三义祠》诗:“谁识 桃园 三结义,黄金不解结同心。”

(2).不能解救;不能和解。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向使 郭隗 倒悬而王不解,临难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 柳青 《狠透铁》:“有时甚至因為正直更被一部分人深恶痛绝,好象结了不解之仇。”

(3).不止;不罢休。《汉书·五行志上》:“归狱不解,兹谓追非,厥水寒, * 。”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谓释有罪之人而归无辜者也。解,止也。追非,遂非也。”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男家送去一床哔叽被,女家不要,非得麻花被不解。”

(4).不懂,不理解。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唐 李白 《月下独酌》诗之一:“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李筌 注《阴符经》,至‘禽兽之制在气’经年不解,梦乌衣人教之,遂通其义。” 余开选 《狮子》:“‘你要干啥?’ 王天明 不解地问。”

不懈怠。《诗·大雅·假乐》:“不解於位,民之攸塈。”《礼记·杂记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

玉墀

(1).宫殿前的石阶。亦借指朝廷。 汉武帝 《落叶哀蝉曲》:“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洒零玉墀,雨泗丹掖。” 唐 王维 《扶南曲歌词》之四:“拂曙朝前殿,玉墀多珮声。”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二折:“身近玉墀新锦綉,手调金鼎旧盐梅。”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沉椒园 御史云:‘金闺才子爱 袁丝 ,年少承恩出玉墀。’”

(2).台阶的美称。 南朝 梁 沉约 《三妇艳》诗:“大妇扫玉墀,中妇结罗帷。”

近侍

(1).谓对帝王亲近侍奉。《汉书·王嘉传》:“贼乱之臣,近侍帷幄。”《周书·申徽传》:“近侍之官,分散者众, 徽 独不离左右。”

(2).指亲近帝王的侍从之人。《后汉书·梁冀传》:“宫卫近侍,并所亲树,禁省起居,纤微必知。”《新唐书·百官志一》:“献可替否,拾遗补闕,为近侍之最。”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陈元礼 、 高力士 等皆流徙远方,左右近侍,悉另易人。”

金节

(1).诸侯使臣的符节。《周礼·秋官·小行人》“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 汉 郑玄 注:“诸侯使臣行覜聘,则以金节授之,以为行道之信也。” 唐 王维 《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玉乘迎大客,金节送诸侯。” 明 何景明 《观兵》诗之二:“使过传金节,军行奏玉簫。”

(2).古代殿庭的仪仗。 唐 刘长卿 《奉饯郎中四兄罢馀杭太守承恩加侍御史充行军司马赴汝南行营》诗:“权分金节重,恩借铁冠雄。”《宋史·仪卫志一》:“黄麾半仗,金节一十二人;黄麾小半仗、黄麾角仗,各设金节十二人。”《宋史·仪卫志六》:“金节, 隋 制也。黑漆竿,上施圆盘,周缀红丝拂八层,黄绣龙袋笼之。”

诸侯

古时帝王所辖各小国的王侯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宋· 苏洵《六国论》

屠龙

(1).《庄子·列御寇》:“ 朱泙漫 学屠龙於 支离益 ,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后因以指高超的技艺或高超而无用的技艺。 唐 卢照邻 《释疾文》:“既而屠龙适就,刻鵠初成。” 唐 张怀瓘 《书估》:“声闻虽美,功业未遒,空有望於屠龙,竟难成於画虎。” 宋 司马光 《遣兴》诗:“待兔谋真拙,屠龙艺亦虚。” 廖仲恺 《一剪梅·题五层楼图》词:“兴亡閲遍古今同,文只雕虫,技只屠龙。”

(2).比喻跟强敌作英勇斗争。 柳亚子 《有怀章太炎邹威丹两先生狱中》诗:“泣麟悲凤佯狂客,搏虎屠龙革命军。” * 《远望》诗:“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伎俩

(1) 手段;花招

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

(2) 技艺;本领

见他伎俩,飞 * 太祖。——明·佚名《英烈传》

须用

犹言一定要。《二程遗书》卷十八:“家贫亲老,须用禄仕。”《水浒传》第十九回:“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走一遭。”《水浒传》第四九回:“限三日内要纳大虫,迟时须用受责,却是怎地好!”

探虎

比喻不畏艰难。 南唐 李中 《送相里秀才之匡山国子监》诗:“已能探虎穷《骚》《雅》,又欲囊萤就典坟。”

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缓辔

谓放松缰绳,骑马缓行。《三国志·蜀志·郤正传》:“盍亦绥衡缓轡,回轨易涂。”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一:“﹝ 陈亚 ﹞每拥骑自衙庭出,或由 鑑湖 缓轡而归。”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 宛 马嘶风缓轡来, 黄河 水上北门开。”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待到上午,清道的骑士才缓辔而来。”

行云

流动的云;亦用以比喻女子头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