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淙(太子时作)

作者:李显 朝代:唐代

石淙(太子时作)原文

三阳本是标灵纪,二室由来独擅名。
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峰云岫百重生。
水炫珠光遇泉客,岩悬石镜厌山精。
永愿乾坤符睿算,长居膝下属欢情。

诗词问答

问:石淙(太子时作)的作者是谁?答:李显
问:石淙(太子时作)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李显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显名句大全

李显石淙(太子时作)书法欣赏

李显石淙(太子时作)书法作品欣赏
石淙(太子时作)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2_15

参考注释

三阳

(1).《易》八卦中的《乾》卦,由三阳爻构成,故亦以“三阳”指《乾》卦。

(2).古人称农历十一月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合称“三阳”。 唐 崔琮 《长至日上公献寿》诗:“应律三阳首,朝天万国同。”

(3).指春天。也指农历正月。《艺文类聚》卷八引 南朝 宋 孔皋 《会稽记》:“ 餘姚县 南百里,有 太平山 ……三阳之辰,华卉代发。” 宋 王安石 《谢林肇长官启》:“三阳肇岁,万物同春。”《西游记》第四四回:“三阳转运,万物生辉。”参见“ 三阳开泰 ”。

(4).中医谓太阳、少阳、阳明三经脉为三阳。《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乃使弟子 子阳 厉鍼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

(5). 晋 张载 字 孟阳 , 张协 字 景阳 , 张亢 字 季阳 ,合称“三 阳 ”。 唐 张说 《洛州张司马集序》:“ 魏 则十 龙 儒雅, 晋 则三 阳 藻缀。” 宋 梅尧臣 《送少卿知宣州》诗:“族本三 阳 重,诗从小 谢 清。”

(6). 唐 代宫殿名。《新唐书·则天顺圣武皇后》:“﹝ 久视 元年﹞復於 神都 ,作 三阳宫 。” 唐中宗 《石淙》诗:“ 三阳 本是标灵纪,二室由来独擅名。”

二室

指中岳 嵩山 的 太室 、 少室 二山。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二:“闭门二 室 下,隐居十年餘。” 宋 王曾 《中岳中天崇圣帝碑》:“二 室 天开,风云之所蓄。” 明 袁宏道 《别江郎》诗:“何不从我游,扁舟访二 室 ?” 钱伯诚 笺校:“二 室 指 太室 、 少室 二山。”

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独擅

独自据有;独揽

独擅此技

霞衣

(1).以云霞为衣。 南朝 梁 沉约 《和刘中书仙诗》之二:“殊庭不可及,风熛多异色;霞衣不待缝,云锦不须织。” 南朝 梁 江淹 《惜晚春应刘秘书》诗:“霞衣已具带,仙冠不持簪。”后用以指仙道所穿的衣服。 唐 张籍 《送宫人入道》诗:“名初出宫籍,身未称霞衣。” 明 屠隆 《綵毫记·祖饯都门》:“念卑人已服霞衣,我荆妻亦顶星冠。” 清 叶申芗 《本事词》:“门启,有人引入堂宇,见二仙子,璚冠霞衣。”

(2).喻轻柔艳丽的衣服。 唐 李峤 《舞》诗:“霞衣席上转,花袖雪前明。” 宋 柳永 《荔枝香》词:“金缕霞衣轻褪,似觉春游倦。”《诗刊》1977年第10期:“你是 北京 飞来的孔雀,开屏起舞在欢腾的草原。绿色的风,拂你霞衣,吉祥的云为你撑伞。”

(3).指云雾、烟霞。云能遮,雾能障,故称。 唐中宗 《石淙》诗:“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峯云岫百重生。” 唐 孟郊 《送谏议十六叔至孝义渡后奉寄》诗:“晓渡明镜中,霞衣相飘颻。” 前蜀 牛希济 《临江仙》词之二:“石壁霞衣犹半挂,松风长似鸣琴。”

(4).指轻柔美丽的外表。 南唐 陈陶 《竹》诗之五:“迸玉閒抽上钓磯,翠苗番次脱霞衣。”此指笋箨。 金 元好问 《梨花海棠》诗之二:“窈窕春风前,霞衣欲轻举。”此指花瓣。

霞锦

(1).艳丽如霞的丝织物。 唐 张祜 《觱栗》诗:“雪藤新换束,霞锦旋抽囊。”

(2).喻美好的辞章。 唐 韩愈 《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属思摛霞锦,追欢罄縹缾。”

千般

多种多样。 唐 王维 《听百舌鸟》诗:“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刘大杰 《哀悼周总理》诗:“几度光荣接天颜,循循善诱话千般。”

云峰

亦作“ 云峯 ”。1.高耸入云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寝瘵谢人徒,灭迹入云峰。” 宋 毛滂 《河满子·夏曲》词:“急雨初收珠点,云峰巉絶天半。” 清 厉鹗 《游菁山常照寺》诗:“閲世如浮囊,誓愿栖云峯。”

(2).状如山峰的云。 唐太宗 《饯中书侍郎来济》诗:“云峰衣结千重叶,雪岫花开几树妆。” 唐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诗:“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 渤海 北岸,海水平静,直与天接,天上云峰怒涌。”

(3).山名。在今 山东省 黄县 。 北魏 郑道昭 《与道俗□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云峰山论经书》诗:“槃桓竟何为, 云峯 聊可息。”

云岫

语本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后因用“云岫”指云雾缭绕的峰峦。 唐中宗 《石淙》诗:“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峯云岫百重生。” 宋 苏轼 《和陶诗·集<归去来诗>》:“云岫不知远,巾车行復前。” 宋 辛弃疾 《行香子·云岩道中》词:“云岫如簪,野涨挼蓝。”

重生

(1).谓珍重身体,爱惜生命。道家以生命为贵,以富贵利欲足以妨其生,故强调重生轻物。《庄子·让王》:“重生则利轻。”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重存生之道者,则名利轻。”《韩非子·解老》:“爱子者慈於子,重生者慈於身,贵功者慈於事。”《吕氏春秋·本生》:“故古之人有不肎富贵者矣,由重生故也。”

(2).谓以民命为重。 晋 挚虞 《祀皋陶议》:“祭用仲春,义取重生。”

再生;复活。《南史·谢惠连传》:“ 灵运 见其新文,每曰:‘ 张华 重生,不能易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九:“令爱小姐与小壻实是夙缘未絶,得以重生。” 鲁迅 《彷徨·伤逝》:“我们只在灯下对坐的怀旧谭中,回味那时冲突以后的和解的重生一般的乐趣。”

珠光

(1).珍珠的光华。 汉 王充 《论衡·自纪》:“玉色剖於石心,珠光出於鱼腹。” 唐太宗 《赋帘》诗:“珠光摇素月,竹影乱清风。” 宋 谢翱 《游石洞联句夜坐记》:“是夜将分,有影射西巖,初如珠光走盘,浸大如席,须臾光遍树石,闪闪飞动。”

(2).泛指明洁耀眼的光芒。 唐 韩偓 《中秋禁直》诗:“露和玉屑金盘冷,月射珠光贝闕寒。” 元 邓雅 《过彭蠡》诗:“珠光燁燁湖水復,湖水滔滔流向东。” 清 查慎行 《池上看雨》诗:“緑盘擎不定,的皪珠光旋。”

泉客

即鲛人。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 唐中宗 《石淙》诗:“水炫珠光遇泉客,巖悬石镜厌山精。” 清 黄景仁 《登镇海城楼观海》诗:“破车归波臣,响杼坐泉客。”按,本作“渊客”, 唐 人避 高祖 李渊 讳,改为“泉客”。参见“ 鮫人 ”。

悬石

(1).药名。为络石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络石》。

(2).药名。生于冢中。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五·盐药》﹝附录﹞引 保昇 曰:“人若常服鍊石者,至殁,冢中生悬石,若芒消,其冷如雪,杀火毒。”

(3).古时防守之具。 明 茅元仪 《武备志五·堡约》:“石宜二种,大者为悬石,用废碾石、陆轴之类为之,鼎足凿孔,下繫铁绳,一续麻索……敌有入壕墙者,则众以掷石共毙之。其推车蒙革肩版而至者,则下大石或以悬石击之。”

(4).岩洞中倒挂之石。一般称为石钟乳。《初学记》卷十六引 南朝 宋 王韶之 《始兴记》:“县下流有石室,内有悬石,扣之声若磬,响十餘里。”

(5).见“ 悬石程书 ”。

山精

(1).传说中的山间怪兽。《淮南子·氾论训》“山出梟阳” 汉 高诱 注:“梟阳,山精也。人形,长大,面黑色,身有毛,足反踵,见人而笑。”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山精如人,一足,长三四尺,食山蟹,夜出昼藏。” 唐 中宗 《石淙》诗:“水炫珠光遇泉客,巖悬石镜厌山精。” 元 杨维桢 《钱塘怀古》诗:“燐光夜附山精出,龙气秋随海雾消。” 清 昭槤 《啸亭续录·黄雅林》:“先 恭王 每以山精野狐目之,然平时未尝不嘉其忠告,交谊仍如故也。”

(2).药草名。术的别名。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朮,一名山蓟,一名山精。故《神药经》曰:‘必欲长生,长服山精。’” 明 唐顺之 《天宁寺尘外楼》诗:“衣裁野薜緇尘浄,饭试山精石鼎蒸。”

(3).药草名。生长年久的何首乌。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何首乌》﹝集解﹞引 苏颂 曰:“﹝何首乌﹞三百年者如三斗栲栳大,号山精。”

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睿算

(1).亦作“ 睿筭 ”。圣明的决策。 唐 白居易 《贺平淄青表》:“皇灵有截,睿算无遗。妖氛廓清,遐邇庆幸。” 唐 元稹 《谢御札状》:“伏以睿筭若神,圣慈犹父。”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凡如此类,皆先帝之睿筭有利无害。” 明 李梦阳 《鄱阳湖十六韵》:“英谋协睿算,勇奋想长驱。”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指麾由睿算,论议屈群卿。”

(2).称皇帝的年龄。 宋 欧阳修 《圣节五方老人祝寿文·西方老人》:“唯愿庆源流远,齐河海以无穷;睿算緜长,等乾坤而不老。” 明 唐顺之 《请皇太子受朝疏》:“今皇天迪保,睿算日昌,虽龙德尚韜,而麟姿益茂。”

膝下

(1) 子女幼时常依于父母膝下,故借指幼儿

亲生之膝下。——《孝经》

膝下犹虚

(2) 在与父母通信时,用作敬辞,表示对父母的爱慕

违离膝下,三十五年。——守文护《报父母》

父亲大人膝下

欢情

欢爱的感情;欢乐的心情。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欢情未接,将辞而去。” 唐 李白 《酬崔五郎中》诗:“起舞拂长剑,四坐皆扬眉。因得穷欢情,赠我以新诗。” 宋 陆游 《钗头凤》词:“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