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吊宋齐邱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

江行吊宋齐邱原文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
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
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
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诗词问答

问:江行吊宋齐邱的作者是谁?答:辛弃疾
问:江行吊宋齐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辛弃疾的名句有哪些?答:辛弃疾名句大全

辛弃疾江行吊宋齐邱书法欣赏

辛弃疾江行吊宋齐邱书法作品欣赏
江行吊宋齐邱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韩非

(约前280—前233) 战国末年的哲学家和政治家。出身于韩国贵族,师于荀况,著有《孤愤》、《五蠹》、《说难》等,深受秦王政的重视,并出使秦国,后被李斯等陷害。死于狱中。他吸取当时道、儒、墨各家思想中的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发展了前期法家思想,集法家学说的大成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事业

(1) 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

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 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单位

公用事业

(3) 个人的成就

他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相关

彼此关连;相互牵涉;互相关心

父子

父亲和儿子,古时也指叔侄

君臣

(1).君主与臣下。《易·序卦》:“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彼见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为之盛,其心有慕焉。” 宋 范仲淹 《阳礼教让赋》:“侯以明之,罔替君臣之义;礼无违者,遂诣宾主之情。”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黄陶庵集外诗》:“当日君臣荒乐,文武酣嬉之状,如遇目前。”

(2).中医方剂中的主药与辅药。《素问·至真要大论》:“方制君臣何谓也? 岐伯 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云笈七籤》卷六六:“君臣相得,浮沉得度,药物和合,即神仙之要妙也。”《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吴金 害了个寒症, 陈小四 假意殷勤,赎药调理。那药不按君臣,一服见效, 吴金 死了。”

(3).指主食和副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调饮啜》:“可见性好之物,多食不为祟也,但亦有调剂君臣之法,不可不知……肉与食较,则食为君而肉为臣。”详“ 君臣佐使 ”。

常在

(1).长久存在。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遯》:“天之所予,福禄常在。” 晋 陶潜 《岁暮和张常侍》:“厉厉气遂严,纷纷飞鸟还。民生鲜常在,矧伊愁苦缠。” 宋 刘子翚 《次韵陈成季郡会》:“惜花意欲春常在,对酒年来饮不多。”

(2).道家脾神名。《云笈七籤》卷十一:“脾神 常在 字 魂停 。”

(3).仙人名。《列仙全传》卷九:“ 李常在 , 蜀 人,少治道术,人累世见之。”

(4). 清 代宫女的名号。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列宫》:“常在、答应,案《会典》有此二称,位在贵人之下。盖未有爵秩,仅供使令,犹 前汉 之家人子, 后汉 之宫人、采女是也。”

干戈

干与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战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化干戈为玉帛。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揖逊

(1).犹揖让。宾主相见的礼仪。 宋 叶适 《外论一》:“自 景德 元年与 契丹 盟,更六圣百二十年,聘使往来,天子亲与之揖逊於庭,未尝一日败盟约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议论》:“ 张芸叟 诗评亦云:如大排筵席,二十四味,终日揖逊,求其适口者,少矣。”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三:“ 明道 先生尝至禪寺,僧方饭,见趋进揖逊之盛,叹曰:‘三代威仪尽在是矣。’”

(2).犹揖让。禅让。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三:“翰林学士 叶清臣 等言:‘本朝以揖逊得天下,而 淑 ( 李淑 )诬以干戈,且臣子非所宜言。’”《七国春秋平话》卷上:“慕 唐 虞 之高风,思揖逊於政权。” 明 李贽 《答耿中丞论淡书》:“ 勋 华 之盛,揖逊之隆,比之三家村里瓮牖酒人,真不啻几千万里矣。”

秋浦

秋日的水滨。 唐 张九龄 《别乡人南还》诗:“东南行舫远,秋浦念猿吟。” 唐 李贺 《蜀国弦》诗:“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阳人

活着的人,阳世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那儿子但听説‘召魂’,便道:‘要见爹爹。’只哄他道:‘你是阳人,见不得的。’儿子只得也罢了。” 明 屠隆 《修文记·流谤》:“朝报都在乡裡抄,阎罗也是阳人做。”

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江水

即 长江 。《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六水?曰 河水 、 赤水 、 辽水 、 黑水 、 江水 、 淮水 。” 高诱 注:“ 江水 出 岷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岷山 ,即 瀆山 也,水曰 瀆水 矣。又谓之 汶 。 阜山 在徼外, 江水 所导也。” 唐 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 盆城 去 鄂渚 ,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 江水 。”

不与

不赞成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渠侬

方言。他,她。 宋 杨万里 《过瘦牛岭》诗:“夜来尚有餘樽在,急唤渠儂破客愁。” 元 高德基 《平江记事》:“ 嘉定州 去 平江 一百六十里,乡音与 吴城 尤异,其并海去处,号三儂之地。盖以乡人自称曰‘吾儂’、‘我儂’,称他人曰‘渠儂’,问人曰:‘谁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 * 》:“妻曰:‘家中无广舍,渠儂时复出入,可復奈何?’”

厚颜

厚脸;不知羞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