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灵泉寺

作者:姚合 朝代:唐代

过灵泉寺原文

偶寻灵迹去,幽径入氲氛。
转壑惊飞鸟,穿山踏乱云。
水从岩下落,溪向寺前分。
释子游何处,空堂日渐曛。

诗词问答

问:过灵泉寺的作者是谁?答:姚合
问:过灵泉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过灵泉寺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姚合的名句有哪些?答:姚合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00-13

参考注释

灵迹

亦作“ 灵跡 ”。亦作“ 灵蹟 ”。1.指帝王的德政。 南朝 梁 江淹 《萧上铜钟芝草众瑞表》:“臣以祥纬杂沓,星烛波运。斯乃灵迹深覃,睿衷夐感。理应写顺,祗无涵祕。”

(2).神明的功绩。 北周 庾信 《周祀方泽歌·昭夏》:“敢以敬恭,陈之玉帛。德包含养,功藏灵迹。”

(3).神灵的遗迹;圣贤的事迹。 唐 李白 《古风》之四三:“ 瑶水 闻遗歌,玉杯竟空言。灵跡成蔓草,徒悲千载魂。” 清 侯方域 《新迁颜鲁公碑记》:“而际世不辰,灵蹟多淹。”

(4).引申为奇迹。 沙汀 《记贺龙》二七:“ 贺龙 同志回到屋里,依旧带着那种因为感到夸耀而来的愉快,而且仿佛谈说一种灵迹。”

(5).神明显灵的事迹。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武员唐突河神》:“噫!宇宙间灵迹照然者,莫如河神。彼武人粗卤,不知敬畏,幸而未降之罚,乃著异於俄顷之间,以示薄惩,神顾可慢乎哉?”

(6).谓墨宝。 明 高启 《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诗:“奈何灵蹟久閟藏,荒竹满野啼猩猩。”

见“ 灵迹 ”。

幽径

亦作“ 幽逕 ”。僻静的小路。 唐 王绩 《赠李徵君大寿》诗:“ 灞陵 幽径近, 磻谿 隐路长。” 宋 杨万里 《春晴怀故园海棠》诗:“一番过雨来幽逕,无数新禽有喜声。” 陈毅 《游柏林失不雷河》诗:“林深树广,幽径纵横。”

氲氛

盛貌。 唐 李白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诗:“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氲氛。” 唐 韦应物 《慈恩伽蓝清会》诗:“氲氛芳臺馥,萧散竹池广。”

飞鸟

(1).会飞的鸟类。亦泛指鸟类。《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吕氏春秋·功名》:“树木盛则飞鸟归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惕飞鸟之跱衡。”

(2).指古代藏钩游戏中不固定属于哪一方的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风土记》曰:藏钩之戏,分二曹以校胜负。若人耦则敌对,若奇则使一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

乱云

(1).纷乱的云。 南朝 梁 王筠 《望夕霁》诗:“连山卷乱云,长林息众籟。” 唐 杜甫 《对雪》诗:“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廻风。” 元 柯丹丘 《荆钗记·赴任》:“几处幽林曲径,松杉列翠屏,回首乱云凝。”

(2).喻指女子散乱的头发。 宋 张先 《师师令》词:“ 蜀 丝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

下落

(1) 寻找中的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在打听其下落

(2) 安置;发落

不知将他下落在何处?——《警世通言》

(3) 数落;挖苦

今日教人下落了我恁一顿。——《 * 》

释子

僧徒的通称。取 释迦 弟子之意。《杂阿念经》:“若欲为福者,应於沙门释子所作福。” 唐 韦应物 《寄皎然上人》诗:“ 吴兴 老释子,野雪盖精庐。”《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玄宗 虽崇奉道流,那 惠妃 却篤信佛教,各有所好。 惠妃 信的释子,叫做 金刚三藏 。”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空堂

空旷寂寞的厅堂。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日黄昏而望絶兮,悵独託於空堂。”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七:“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唐 王维 《秋夜独坐》诗:“独坐悲双鬢,空堂欲二更。”

日渐

一天一天逐渐地

日渐强壮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