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田园杂兴

作者:俞自得 朝代:宋代

春日田园杂兴原文

暄和春景好供诗,日暖风轻上胍肥。
白鹭时窥秧剌剌,黄莺频说柳依依。
几回野水闻姑恶,数树春英叫妇归。
物态满前看不足,等闲吟诗对斜晖。

诗词问答

问:春日田园杂兴的作者是谁?答:俞自得
问:春日田园杂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参考注释

暄和

暖和。《隋书·孝义传·田德懋》:“春日暄和,气力何似?宜自抑割,以礼自存。” 宋 柳永 《黄莺儿》词:“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鸝翩翩,乍迁芳树。” 清 蒋士铨 《冬青树·画壁》:“风日暄和,江山清美。”

春景

春光;春天的光景

诱人的春景

暖风

新几内亚北部海岸舒霍顿(Schouten)群岛东季风期间持续8天的一种干热焚风

白鹭

又叫鹭鸶,鹳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吓

剌剌

(1).象声词。状风声。 唐 李商隐 《送李千牛李将军越阙五十韵》:“去程风剌剌,别夜漏丁丁。” 宋 秦观 《田居》诗之四:“悠悠灯火暗,剌剌风飈射。”

(2).象声词。状拍击、破裂声。 元 乔吉 《梁州第七·射雁》套曲:“諕得这鸂鶒儿连忙向败荷里串,血模糊翅搧,扑剌剌可怜。” 明 归有光 《壬戌纪行上》:“剌舟者鬚眉皆冰, 黄河 凌下,船剌剌有声。”

(3).犹辣辣。形容燥热。 明 周履靖 《锦笺记·蜡书》:“这病似觉邑邑剌剌,唇燥吻涸,鬱火四上,焚於大宅。”《红楼梦》第二六回:“ 薛蟠 道:‘越发説的人热剌剌的扔不下。’”《红楼梦》第五七回:“这会子热剌剌的説一个去,别説他是个实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肠的大人,也要伤心。”

(4).助词。表示加重语气。 五代 何光远 《鉴戒录·高僧谕》:“ 一鉢和尚 歌曰:‘阿剌剌,闹聒聒,总是悠悠造未挞。’”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三折:“倒做这等魘镇事,欺心剌剌的,我不去。”《 * 词话》第四一回:“身上有数那两件旧片子,怎么好穿,少去见人的,倒没的羞剌剌的。”

黄莺

亦作“黄鸎”。黄鹂。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黄鸟于飞》:“黄鸟,黄鸝留也,或谓之黄栗留, 幽州 人谓之黄鸎。” 唐 王维 《左掖梨花》诗:“黄鶯弄不足,衔入 未央宫 。” 宋 邵雍 《春尽后园闲步》诗:“緑树成阴日,黄鸎对语时。” 王亚凡 《短歌·纺车歌》:“不是秋夜茅舍的幽怨,而像黎明时的黄莺。”

依依

(1) 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

杨柳依依

(2) 恋恋不舍的样子

依依不舍

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尚依依旁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依稀;隐约

依依墟里烟

野水

(1).野外的水流。《管子·侈靡》:“今使﹝民﹞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饮野水,孰能用之?” 唐 韩愈 《宿神龟招李二十八冯十七》诗:“荒山野水照斜暉,啄雪寒鸦趁始飞。” 元 黄庚 《约王琴所不来舟中偶成》诗:“篱落鷄欲栖,野水牛已渡。”

(2).指非经人工开凿的天然水流。 唐 裴度 《白二十侍郎有双鹤在洛下余西园多野水长松可以栖息遂以诗请之》:“且将临野水,莫闭在樊笼。”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建康贫者》:“内臣 张琪 果园中多荒秽,亦有野水。” 清 施闰章 《过湖北山家》诗:“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姑恶

鸟名。叫声似“姑恶”,故名。也叫“苦恶鸟”、“白胸秧鸟”。 宋 苏轼 《五禽言》诗之五:“姑恶,姑恶。姑不恶,妾命薄。”自注:“姑恶,水鸟也。俗云妇以姑虐死,故其声云。” 清 龚自珍 《金侍御妻诔》:“鸟名姑恶,谁当雪之?蔌名慈姑,又谁植之?”

春英

春天的花朵。《晋书·王接传》:“不患玄黎之不启,窃乐春英之及时。” 南朝 梁 萧统 《同泰僧正讲诗》:“学徒均染叠,游士譬春英。” 唐 孟郊 《汴州留别韩愈》诗:“远客独顦顇,春英落婆娑。” 元 宋旡 《喜虚碧自龙虎归》诗:“丹房芝术春英长,玉洞烟霞夜梦离。”

物态

物质存在的三种基本物理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不足

(1)

不充足,不够,满足不了需要

二十尚不足。——《乐府诗集·陌上桑》

最爱湖东行不足。——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缺少或没有

信心不足

(3)

少于,不到

不足一千

(4)

不能;不可以

此中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5)

不值得,不必

等闲

(1) 轻易;随便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寻常,平常

烈火焚烧若等闲。——明· 于谦《石灰吟》

(3) 又如:

卫朝奉有心要盘他这所住房,等闲再不叫人来讨。——《初刻拍案惊奇》

(4) 无端;平白地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宋· 岳飞《满江红》

等闲平地起波澜

吟诗

(1).作诗。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 苏軾 以吟诗有讥訕,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臺差官追取。” 清 杜濬 《一杯叹》诗:“坐使吟诗作赋兴索然,眼见斯文从此废。”

(2).吟诵诗歌。 茅盾 《子夜》九:“吟诗的 杜新箨 也看见了,放下筷子,站起来招呼。” 巴金 《雪》第一章:“原来他们斜对面座位上的一个有八字胡的中年人正在摇头摆脑地吟诗。”

斜晖

亦作“ 斜辉 ”。指傍晚西斜的阳光。 南朝 梁简文帝 《序愁赋》:“玩飞花之入户,看斜暉之度寮。” 唐 杜牧 《怀锺灵旧游》诗之三:“斜辉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桥气象兼。” 清 龚自珍 《卜算子》词:“苹叶弄斜暉,兰蕊彫明镜。” 郭沫若 《牧羊哀话》一:“只见那往高城的路上,有群绵羊,可三十余头,带着薄暮的斜辉,围绕着一位女郎,徐徐而进。”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