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津阁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文津阁原文

渊深源远纪名详,溯合求津文教昌。

万象昭回丽星次,百城美富荟仙庄。

昔年辛丑嫌成滞,此日甲寅乐久康。

事在人为语有则,知惟行要勉无遑。

诗词问答

问:题文津阁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文津阁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文津阁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

2. 四阁之名皆冠以文而渊源津溯胥从水立义盖取范氏天一阁之意既各为记藏之阁内因思四阁之名虽殊要之渊必有源有源则有流寻流以溯其源又先在乎知津其义实相贯也因又合书为一册共书四册分贮四处

参考注释

渊深

知识、计谋渊博,广泛而又精深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三国演义》

远纪

遥远的年代。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太傅谢追赠父祖表》:“惠被远纪,泽演庆世。”

文教

(1) 文化和教育

文教工作

文教事业

(2) ;指礼乐法度

(3) 文章教化

文教之宏敷

万象

一切事物或景象

包罗万象

昭回

(1).谓星辰光耀回转。《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朱熹 集传:“昭,光也。回,转也。言其光随天而转也。” 唐 卢照邻 《释疾文·粤若》:“泮涣粲烂兮,象星汉之昭回。” 明 李贽 《杂说》:“喷玉唾珠,昭回云汉,为章於天矣。”

(2).指星辰。 唐 杨炯 《老人星赋》:“昼观云物,夜察昭回。”

(3).指日月。 唐 上官婉儿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诗:“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唐 沉佺期 《巫山高》诗:“ 巫山 峰十二,环合隐昭回。” 前蜀 贯休 《寿春进祝圣·千载降祥》诗:“九天宫上圣,降世共昭回。”

星次

(1).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赤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个等分,叫做星次。十二次的名称为: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沉、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宋书·律历志下》:“冬至在虚,则黄道弥远。东北当为黄鐘之宫,室壁应属元枵之位,虚宿岂得復为北中乎?曲使分至屡迁,而星次不改……建时亦非摄提所纪。” 唐 许敬宗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星次絶 轩 臺,风衢乖 禹 服。”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天地生植·星次》:“ 刘昭 《补汉志》,亦曰 黄帝 定星次,即今《尔雅》所记十二次与二十八舍之度,皆自 黄帝 剏之也。”参阅《汉书·律历志下》。

(2).日月五星运行的位置。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每夜天文院具有无謫见云物禎祥,及当夜星次,须令於皇城门未发前到禁中。”

百城

(1).指各个城邑。 三国 魏 曹植 《又赠丁仪王粲》诗:“壮哉帝王居,佳丽殊百城。” 晋 陆云 《答张士然》诗:“百城各异俗,千室非良邻。”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百城烟歭,望秋露而乘风;千室云开,合宵霆而组化。” 清 钱谦益 《浙江台州府临海县知县张时旸授文林郎制》:“今长吏有遵奉詔条往復有闻者,吾用以表率新政,颁播百城,如不及焉。”

(2).借指各地的地方官。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 刘表 背诞,不供贡职,王师首路,威风先逝,百城八郡,交臂屈膝。” 唐 杨炯 《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所以一县称平,所以百城尤最。”

(3).见“ 百城书 ”。

昔年

前几年;从前

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事在人为

事情的成功全在于人的主观努力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