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园雨泛三首(三月十九日)·其三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漭沆沧池好汜船,一天云意满溪烟。

鱼山梵唱知何处,转过芳堤见眼前。

诗词问答

问:《御园雨泛三首(三月十九日)·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十二

2. 三月十九日

参考注释

漭沆

水广大貌。《文选·张衡<西京赋>》:“顾临 太液 ,沧池漭沆。” 薛综 注:“漭沆犹洸潒,亦宽大也。” 唐 韦元旦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沧池漭沆帝城边,殊胜 昆明 凿 汉 年。” 明 陈与郊 《昭君出塞》:“和亲定讲,此日天孙降。向银河蚤填漭沆。”

沧池

(1). 汉 未央宫 内池名。《三辅黄图·沧池》:“ 未央宫 有 沧池 ,言池水苍色,故曰 沧池 。池中有 渐臺 , 王莽 死於此。” 汉 张衡 《西京赋》:“ 沧池 漭沆, 渐臺 立於中央。”

(2).泛指水色碧青的池塘。 南朝 宋 颜延之 《碧芙蓉颂》:“擢丽沧池,飞映云屋。” 唐 韦元旦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沧池漭沆帝城边,殊胜 昆明 凿 汉 年。”

一天

(1) 一昼夜

(2) 二十四小时

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值班

(3) 有一天,有朝一日

一天,老李谈起他参加红军的经过

(4) 〈方〉∶一个白天

忙碌了一天

(5) 〈方〉∶一天到晚

意满

心意满足,满意。 宋 叶适 《忠翊郎致仕蔡君墓志铭》:“高曾在堂,闔门骨肉百餘,君尚未壮,所以事上接下,已能无一不意满。” 明 李东阳 《<桃溪杂稿>序》:“先生蚤负絶识,虽古人诗鲜或意满,而自视亦甚严。”

鱼山

(1).《法苑珠林》卷四九:“﹝ 陈思王 曹植 ﹞赏游 鱼山 ,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唄,撰文製音,传为后式。梵声显世,始於此焉。”后遂用为咏佛教梵呗的典实。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经师论》:“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 鱼山 之神製。” 清 曹寅 《西村师教予导引却病》诗之二:“堂策萧萧一衲温, 鱼山 清梵许同论。”

(2).山名。即 鱼条山 ,在 河北 满城 西北。形如巨鱼,故名。

(3).山名。在 山东 东阿 西。《史记·河渠书》“ 吾山 平兮 鉅野 溢” 裴駰 集解引 晋 徐广 曰:“ 东阿 有 鱼山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初, 植 登 鱼山 ,临 东阿 ,喟然有终焉之心,遂营为墓。” 金 张子羽 《寿张和滑》诗:“ 鱼山 早有终焉计,少日应容解印章。”

梵唱

梵呗。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五:“﹝ 曹植 ﹞尝登 鱼山 临 东阿 ,忽闻巖岫里有诵经声……即效而则之。今之梵唱,皆 植 依拟所造。”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伤史拱山人》:“逋客预斋还梵唱,老猿窥祭亦悲吟。” 清 龚自珍 《杭州有所追悼而作》:“ 杭州 风俗闹兰盆,緑蜡金炉梵唱繁。” 陈世宜 《醉歌》:“高歌梵唱声相杂,龙鸣狮吼成须臾。”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眼前

(1) 眼睛前面

眼前是一幢幢新建的农舍

(2) 目前,当前或面临

眼前的问题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