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佛之孝十首睦州

作者:林同 朝代:宋代

仙佛之孝十首睦州原文

舍俗还将母,禅关晦迹深。
共呼担板汉,谁识织蒲心。

诗词问答

问:仙佛之孝十首睦州的作者是谁?答:林同
问:仙佛之孝十首睦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林同的名句有哪些?答:林同名句大全

林同仙佛之孝十首睦州书法欣赏

林同仙佛之孝十首睦州书法作品欣赏
仙佛之孝十首睦州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禅关

(1).禅门。 唐 李白 《化城寺大钟铭》:“方入於禪关,覩天宫峥嶸,闻鐘声琐屑。” 宋 梅尧臣 《会善寺》诗:“琉璃开浄界,薜荔啟禪关。”《红楼梦》第八七回:“﹝ 寳玉 ﹞説着,一面与 妙玉 施礼,一面又笑问道:‘ 妙公 轻易不出禪关,今日何缘下凡一走?’”

(2).比喻悟彻佛教教义必须越过的关口。 清 龚自珍 《夜坐》诗:“万一禪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3).指入佛门修道者。 清 唐孙华 《晚秋狮子林小集》诗之二:“禪关萧洒松枝麈,处士风流垫角巾。”

晦迹

见“ 晦迹 ”。

亦作“ 晦跡 ”。谓隐居匿迹。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侨栖仁於东里,凤晦迹於西堂。” 唐 杜甫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剪灯新话·鉴湖夜泛记》:“僕晦迹江湖,忘形鱼鸟。” 清 钮琇 《觚賸·序赋创格》:“ 陈鹤客 , 三岛 长洲 人, 崇禎 末为博士弟子有声,国初晦跡授徒。”

担板汉

呆笨、不灵活的汉子。 宋 杨万里 《过彭泽县望渊明祠堂》诗:“不闻担板汉,曾羡采薇人。”《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饶汝从 云峯 云居 来,祗是箇担板汉。” 清 张岱 《西湖梦寻·云栖》:“未尝一味槁木死灰,若 宋旭 所议担板汉,真不可思议人也。”

织蒲

编蒲为席。《左传·文公二年》:“﹝ 臧文仲 ﹞下 展禽 ,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 杜预 注:“家人贩席,言其与民争利。”后即用作为政不仁与民争利之典故。《南史·范泰传》:“食禄之家,不与百姓争利,故拔葵所以明政,织蒲谓之不仁。” 唐 杨炯 《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妾本絶於织蒲,马无闻於食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