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楞严会香烛·其一

作者:释广闻 朝代:宋代

化楞严会香烛·其一原文

椽烛炉香夏九旬,二千年事向谁论。

人家十万春风里,尽是灵山会上人。

诗词问答

问:化楞严会香烛·其一的作者是谁?答:释广闻
问:化楞严会香烛·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化楞严会香烛·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释广闻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广闻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参考注释

椽烛

如椽之烛。指大烛。 宋 苏轼 《武昌西山》诗:“岂知白首同夜直,卧看椽烛高花摧。”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饭非四糙冬舂米,不可入口;夜非 孙春阳 家通宵椽烛,不可开眼。”

炉香

(1).熏炉里的香气。 唐 韦应物 《观早朝》诗:“禁旅下城列,炉香起中天。” 宋 苏轼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

(2).香炉里的香。 唐 马戴 《宿阳台观》诗:“玉洞仙何在,炉香客 * 。” 南唐 李璟 《望远行》词:“夜寒不去寝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花月痕》第五二回:“炉香茗碗,消受閒庭院。”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人家

(1) 代词,指说话人或听话人以外的人

人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2) 代词,指某个人或某些人

把信给人家送去

(3) 代词,指说话者本人

人家等你半天了

十万

数目。一百个千。用以形容数量极多。《孟子·公孙丑下》:“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欲富乎?” 唐 杜甫 《渔阳》诗:“繫书请问 燕 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宋 陆游 《好事近》词:“驱退睡魔十万,有双龙苍璧。” 陈毅 《梅岭三章》诗之一:“此去泉臺招旧部,旌旗十万斩 阎罗 。”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尽是

到处是,很多很多

这儿尽是石头

山会

方言。犹庙会。 冯德英 《苦菜花》第二章:“那些孩子们可喜坏了,象是赶山会过佳节一样,互相追逐、叫骂。”

上人

(1) 旧时尊称僧人

(2) 佛教称德行高尚的人

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

(3) 指职位高的统治者

(4) 上等人

农工商贾劳苦营生,非上人之所为

(5)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

(6) 凌驾于他人之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