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简复外

作者:吴仁叔妾 朝代:元代

拆简复外原文

碧纱窗下拆缄封,一纸从头彻尾空。
料想仙郎无别意,忆人长在不言中。

诗词问答

问:拆简复外的作者是谁?答:吴仁叔妾
问:拆简复外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拆简复外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吴仁叔妾拆简复外书法欣赏

吴仁叔妾拆简复外书法作品欣赏
拆简复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碧纱窗

装有绿色薄纱的窗。 前蜀 李珣 《酒泉子》词之四:“秋月嬋娟,皎洁碧纱窗外照。” 明 冯梦龙 《山歌·无郎》:“姐儿立在碧纱窗,眼观孤雁好恓惶。”《红楼梦》第二六回:“﹝ 寳玉 ﹞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

缄封

(1).封闭;封口。《汉书·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 上官桀 谋反时, 广汉 部索,其殿中庐有索长数尺可以缚人者数千枚,满一篋缄封。”《旧唐书·牛仙客传》:“ 仙客 既居相位,独善其身,唯诺而已。所有锡賚,皆缄封不启。”《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黄六媖 ﹞乃将白金百两,新衣数套,亲笔作书,缄封停当,差老家人 王安 賚去,迎接丈夫。”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一·追写真》:“生乃开户,引视之,灯烛荧然,丹青纵横,笔落地上,而纸仍缄封未启。”

(2).指书信。 唐 李绅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鱼肠雁足望缄封,地远三江岭万重。” 宋 苏轼 《谢孙舍人启》:“不遗衰朽,过辱缄封,永敦为好之怀,深负难酬之作。”

一纸

一张纸。多用于书信或文件等。《三国志·蜀志·吕凯传》:“都护 李严 与 闓 书六纸,解喻利害, 闓 但答一纸。”《宣和遗事》前集:“天子倚着懒架儿暂歇坐间,忽见粧盒中一纸文书,用手取来看时,却是小词一首。”《儿女英雄传》第一回:“那时一纸呈儿,掛冠林下,倒是一桩乐事。” 巴金 《探索集·怀念烈文》:“这以后又过了两个月,在 上海 出版的十三种期刊,被 * 政府一纸禁令同时查封了。”

从头彻尾

自始至终。 宋 朱熹 《答吕伯恭》:“不免索性説了,从头彻尾只是此一箇病根也。”《何典》第六回:“ 活死人 正在有苦无话处,便一五一十从头彻尾的告诉他。”

料想

预料,预先设想

真是料想不到

仙郎

亦作“僊郎”。1.年轻的男仙人。 唐 戴叔伦 《织女词》:“凤梭停织鹊无音,梦忆仙郎夜夜心。”

(2).借称俊美的青年男子。多用于爱情关系。 五代 和凝 《柳枝》词:“醉来咬损新花子,拽住仙郎儘放娇。” 宋 刘过 《沁园春·美人指甲》词:“风流甚,把仙郎暗掐,莫放春閒。”《红楼梦》第五回:“好一似霽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

(3). 唐 人对尚书省各部郎中、员外郎的惯称。 唐 綦毋潜 《题沉东美员外山池》诗:“仙郎偏好道,凿沼象 瀛洲 。” 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诗:“仙郎久为别,客舍问何如。” 前蜀 韦庄 《漳亭驿小樱桃》诗:“当秊此树正华开,五马僊郎载酒来。”僊,一本作“ 仙 ”。参见“ 仙臺 ”。

别意

(1).离情。 唐 李咸用 《送别》诗:“别意説难尽,离盃深莫辞。” 宋 严仁 《鹧鸪天》词:“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好象一任晓风飐拂摇移,感慨有些别意,仿彿知道,这窗中人快要离他们远去万里了。”

(2).另外的意思。 清 李渔 《比目鱼·挥金》:“他竟全然不理,想来没有别意,一定是不肯零卖。”

不言

(1).不说。《书·说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 晋 孙绰 《天台山赋》:“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九:“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

(2).不依靠语言。谓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管子·心术上》:“故必知不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南史·王俭传》:“所以得厝私怀,实由禀明公不言之化。”

(3).不料。 唐 宋之问 《桂阳三日述怀》诗:“愚谓嬉游长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