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亭

作者:郑国辅 朝代:宋代

翠微亭原文

满眼青山倦应酬,小亭回护颇知休。
撚髯索句空归去,疑在飞来峰上头。

诗词问答

问:翠微亭的作者是谁?答:郑国辅
问:翠微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郑国辅的名句有哪些?答:郑国辅名句大全

郑国辅翠微亭书法欣赏

郑国辅翠微亭书法作品欣赏
翠微亭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满眼

(1).充满视野。 晋 陶潜 《祭程氏妹文》:“寻念平昔,触事未远,书疏犹存,遗孤满眼。”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 桂江 流向北,满眼送波涛。” 清 张养重 《汀州道中》诗:“可怜满眼崎嶇路,惟有青猿伴客愁。”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母女两个从来没有去过 上海 ,一下了北火车站,满眼尽是高楼大厦,几乎遮去了半个天。”

(2).犹言一心一意。《水浒传》第八一回:“ 宋江 等满眼只望太尉来招安。若得恩相早晚於天子前题奏此事,则 梁山泊 十万之众,皆感大恩!”《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娘如今六十已上年纪,自从没了你爷,便满眼只看你,若是你做出事来,老身靠谁?”

(3).充满眼球。 曹禺 《雷雨》第三幕:“ 鲁贵 坐在左边一张破靠椅上,喝得醉醺醺的,满眼红丝,像个猴子,望着 侍萍 打着噎。”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应酬

(1) 交际来往

善于应酬

(2) 以礼待人

应酬几句

(3) 指私人开的宴会

今天晚上有个应酬

回护

(1).袒护、庇护。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古人是则曰是,非则曰非,明白正直,曾何回护。”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非民风》:“上下不相回护,甲第不相朋党。”《西湖佳话·南屏醉迹》:“长老道:‘ 济公 应承了,必有个主意,他怎好骗我?今睡不起,想是多吃几杯,且待他醒来,再作道理。’监寺见长老回护,不敢再言。” 叶圣陶 《这也是一个人》:“隔几天,她父亲来了,是她公公叫他来的……但是她仗着主母的回护,没有跟她父亲同走。”

(2).指辩护。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一折:“你倒来替他回护。触恼我心。”《 * 词话》第五八回:“你进去对她妈説,教他快收拾一答儿来,俺就与你,替他回护两句言语儿,爹就罢了。” 清 龚自珍 《最录禅源诸诠》:“有议之者乎? 有明 天台 宗 藕益大师 於所著《閲藏知津》中,摘其名句而致詰之,所詰良是,无可回护者。”

(3).回避,避忌。《明史·刘翊传》:“ 翊 性疎直,自以宫僚旧臣,遇事无所回护。”

(1).匡护,救助保护。 唐 无名氏 《炀帝开河记》:“既达 睢阳 界,有濠寨使 陈伯恭 言:此河道若取直路,径穿透 睢阳 城,如要迴护,即取令旨。 叔谋 怒其言迴护,令推出腰斩。”

(2).回环保护。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闽游日记前》:“抵其麓,一尾横曳,迴护洞门。” 郭沫若 《卓文君》第二景:“厅之前面、右翼、背面右三分之二,均有广廊回护。”

(3).庇护;袒护。《英烈传》第四八回:“那人叫声:‘多谢迴护,明日店中相谢。’”《官场现形记》第四八回:“倘若大人再要迴护他三人,将来一定两败俱伤,於大人反为无益。” 叶圣陶 《一个小浪花》:“老太太下不来判断,只是依照 * 惯回护她的儿子。”

索句

(1).指作诗时构思佳句。 宋 范成大 《再韵答子文》:“肩耸已高犹索句,眼明无用且繙书。” 元 萨都剌 《复次前韵柬龙江上人》:“山中酒熟黄鷄肥,闭门索句何瑰奇。”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相公儘日题诗,本欲名山之贮。连年索句,宜为学海之藏。”

(2).索取诗句。 清 沉起凤 《谐铎·屏角相郎》:“族中子弟,知其能诗,竞出素縑索句。” 毛 * 《和柳亚子先生》:“饮茶 粤 海未能忘,索句 渝州 叶正黄。”

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飞来峰

(1).山峰名。也称 灵鹫峰 。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西北,与 灵隐寺 隔溪相对,高二百多米。峭壁岩洞中有 五代 至 元 代的造像三百多尊。《咸淳临安志》卷二三:“ 晏元献公 《舆地志》云:‘ 晋 咸和 元年西天僧 慧理 登兹山,叹曰:此是 中天竺国 灵鷲山 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今此亦復尔邪?因挂锡造 灵隐寺 ,号其峰曰 飞来 。’” 宋 王安石 有《登飞来峰》诗。

(2). 宋徽宗 时,于 东京 汴梁 (今 河南 开封 ) 景龙山 侧筑一土山,名 艮岳 ,其中一山峰名 飞来峰 。 宋 张淏 《云谷杂记·艮岳》:“因其餘土,积而为山,山骨虣露,峰稜如削,飘然有云姿鹤态,曰 飞来峰 。”

上头

旧指女子出嫁时将头发拢上去结成发髻。这种习俗称为上头,又叫及笄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