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涧泉

作者:周文璞 朝代:宋代

送涧泉原文

一自接道谊,形容生辉光。
束情谢流宕,捧咏增惭惶。
矫足时切闚,云海何颓唐。
长安卖药市,堇堇十载强。
复缀守藏史,得近中书堂。
心计常自珍,孰云失其防。
稽首谢众去,酹酒相扶将。
融风促绿荫,代对日夜忙。
石涧流自涌,玉山禾欲长。
安得便奋飞,相从决高羞。

诗词问答

问:送涧泉的作者是谁?答:周文璞
问:送涧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周文璞的名句有哪些?答:周文璞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一自

犹言自从。 唐 杜甫 《復愁》诗之五:“一自风尘起,犹嗟行路难。”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二折:“一自为臣不曾把君诳;这场勾当,不由我索君王行醖酿箇谎。” 苏曼殊 《吴门依易生韵》之四:“一自美人和泪去,河山终古是天涯。”

道谊

(1).道义。 宋 戴复古 《送侄孙汝白往东嘉》诗:“道谊无穷达,文章有是非。” 元 虞集 《牟先生墓志铭》:“父子之间,讨论经学,以忠孝道谊相切劘。” 郭沫若 《序<志愿军一日>》:“我们就在道谊上也打了一次大胜仗。”

(2).指道术,技艺。《儒林外史》第三一回:“ 韦四太爷 问 张俊民 道:‘你这道谊,自然着实高明的?’ 张俊民 道:‘熟读 王叔和 ,不如临症多。’”

形容

描述

以寸管形容。——清· 林觉民《与妻书》

辉光

(1) 辉光放电管中,由于电极间产生稀薄气体放电现象而在阴极附近产生的光

(2) 光辉华采

流宕

(1).谓远游。《文选·张协<七命>》:“羈旅怀土之徒,流宕百罹之畴。” 吕向 注:“流宕,谓远游。” 南朝 梁 丘迟 《永嘉郡教》:“遨游鄽里,酣酺卒岁,越伍乖隣,流宕忘返。”

(2).漂泊,流浪。《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许靖 ﹞自流宕已来,与羣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飢寒。”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一三二》:“我流宕三年了,并没有饿死。”参见“ 流荡 ”。

(3).放荡,不受约束。《后汉书·方术传序》:“意者多迷其统,取遣颇偏,甚有虽流宕过诞亦失也。” 晋 陶潜 《闲情赋》序:“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於讽諫。”《北史·儒林传·何妥》:“其有声曲流宕,不可以陈於殿庭者,亦悉附之於后。” 清 张之洞 《哀六朝》诗:“笛声流宕伶叹乐,眉髻愁惨民兴謡。”

(4).谓诗文流畅恣肆。 明 李日华 《六硕斋笔记》卷一:“诗既流宕可喜,书法亦爽爽雄快。”

惭惶

亦作“ 惭皇 ”。羞愧惶恐。 南朝 梁简文帝 《答徐摛书》:“竟不能黜邪进善,少助国章,献可替否,仰裨圣政,以此惭惶,无忘夕惕。” 宋 谢翱 《送袁太初归剡原袁来杭宿传法寺》诗:“出门择语归计餐,顾忌惭皇无不有。”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宰相对联》:“先是, 华亭公 罢相归,其堂联云:‘庭训尚存,老去敢忘佩服;国恩未报,归来犹抱惭惶。’” 鲁迅 《热风·估<学衡>》:“倘使字句未通的人也算是国粹的知己,则国粹更要惭惶煞人!”

云海

俯视时看到的如海涛起伏的云,泛指海天高远;苍茫空阔之境

颓唐

萎靡不振的样子

颓唐遂往,长辞远逝,漂不远兮。——王褒《洞箫赋》

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堇堇

仅仅,言其极少。《史记·货殖列传》:“ 豫章 出黄金, 长沙 出连、锡,然堇堇物之所有,取之不足以更费。”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堇,少也。” 宋 陆游 《书室杂兴》诗:“衰疾虽向平,不死亦堇堇。” 黄侃 《汉唐玄学论》:“此时道家言论可供甄采者,良堇堇也。”

守藏

贮藏保管。《周礼·夏官·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灋,辨其名物,而掌其守藏与其出入。”

看管财库,保管财物。《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初, 晋侯 之竖 头须 ,守藏者也。其出也,窃藏以逃。” 杨伯峻 注:“守藏,犹言保管财物。” 明 王鏊 《震泽长语·仙释》:“它日内库失金,守藏吏以闻。”

中书堂

中书省的政事堂。 唐 杜甫 《莫相疑行》:“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 仇兆鳌 注:“ 李华 《中书政事堂记》: 武德 以来,於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高宗 光宅 元年, 裴炎 自侍中除中书令,执宰相笔,乃迁政事堂於中书省。” 宋 陆游 《送襄阳郑帅唐老》诗:“武能防秋 北平 道,文合落笔中书堂。”

心计

计谋,心里的盘算

这个年轻人做事很有心计

二子心计。——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心计险极。——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自珍

自爱;珍惜己体。《汉书·贾谊传》:“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渊潜以自珍。”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之三:“一失不足伤,念子孰自珍。” 宋 陆游 《草书歌》:“小儿劝我当自珍,勿为门生书棐几。”

稽首

(1)

(2) 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周礼·春官·大祝》。贾公彦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顿首、稽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宣子拜稽首焉。——《国语·晋语》

孟明稽首曰。——《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三国演义》

(3) 出家人所行的常礼,一般在见面时用

神仙见 西门庆,长揖稽首就坐。——《 * 》

酹酒

以酒浇地,表示祭奠。古代宴会往往行此仪式。 隋 杜台卿 《玉烛宝典·正月孟春》:“元日至月晦为酺食,度水。士女悉湔裳,酹酒於水湄,以为度厄。” 宋 周邦彦 《夜飞鹊·别情》词:“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清 翟灏 《通俗编·仪节》:“酹酒之制,应昉自古祼礼。《周礼·大行人》:享上公再祼而酢,侯伯壹祼而酢,子男壹祼不酢。古凡享大宾,皆先摄瓚,酌鬱鬯之酒,灌地而后送爵,故今饮席效之。”

相扶

相辅;相依。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下和平,与义相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马融 鸿儒,思洽识高,吐纳经范,华实相扶。” 宋 王安石 《酴醾金沙二花合发》诗:“相扶照水弄春柔,发似矜夸歛似羞。”

融风

(1).指东北风。《左传·昭公十八年》:“丙子,风。 梓慎 曰:‘是谓融风,火之始也。’” 杜预 注:“东北曰融风。融风,木也。木,火母,故曰火之始。” 孔颖达 疏:“东北曰融风。《易纬》作调风,俱是东北风。一风有二名。东北,木之始,故融风为木也。木是火之母,火得风而盛,故融为火之始。” 晋 陶潜 《述酒》诗:“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 逯钦立 校注:“鶗鴂鸣后,百草虽未黄落,但立春以来的融风(东北风)已经消散。融风兼指 祝融 之风。” 唐 韩偓 《有感》诗:“融风渐暖将迴鴈,涤水犹腥近斩蛟。”参见“ 八风 ”。

(2). 祝融 之风。指大火。 唐 柳宗元 《湘源二妃庙碑》:“潜火煽孽,炖于融风。” 宋 范成大 《时叙火后意不释然诗以解之》:“ 潘郎 晓衾梦蘧蘧,舞马竟与融风俱。” 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序》:“庚寅阳月,融风为灾,插架盈箱,荡为煨烬。此集先付杀青,幸免於 秦 火 汉 灰之餘,於乎怖矣!”

绿荫

有叶树木底下的阴地

夏日绿荫遮阳,是避暑的好去处

日夜

白天和黑夜

其时日夜兵火交迫。——《广州军务记》

日夜望将军至。——《史记·项羽本纪》

涧流

山间的水流。 南朝 梁 沉约 《锺山诗应西阳王教》:“八解鸣涧流,四禪隐巖曲。” 唐 卢照邻 《至陈仓晓晴望京邑》诗:“涧流漂素沫,巖景靄朱光。” 碧野 《白云·绿树·金花》:“由于泉源丰富, 鸡公山 前山上出现几条涧流。”

玉山禾

传说中的 昆仑山 的木禾。 南朝 宋 鲍照 《代空城雀》诗:“诚不及青鸟,远食 玉山 禾。” 唐 李白 《天马歌》:“虽有 玉山 禾,不能疗苦飢。”

得便

遇到适合、方便的机会

这几样东西,请您得便捎给他

奋飞

振翅飞翔,比喻人奋发有为

不能奋飞

相从

(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你儿子留在这里做女婿,两家相从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