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运使方公祠堂

作者:叶适 朝代:宋代

寄题运使方公祠堂原文

投村宿店破鞍鞯,乞盐放酒心拳拳。
南荒走遍得痟渴,玉井无藕何由痊。
令子名高压苏武,暂来重靓经行处,追思往事空泫然,榜墨尚亲墙壁护。
佛幢五丈留衣冠,大书刻记词辛酸。
神来正值荔枝熟,神去还愁桂子寒。
吁嗟岭民未知礼,因君始拜令颡泚。
从今箫鼓祭春秋,福我如生首长稽。

诗词问答

问:寄题运使方公祠堂的作者是谁?答:叶适
问:寄题运使方公祠堂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叶适的名句有哪些?答:叶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鞍鞯

鞍子和托鞍的垫子。古乐府《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韉。” 唐 杜甫 《送人从军》诗:“马塞防失道,雪没锦鞍韉。”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但先给我的那匹青牛刷一下,鞍鞯晒一下。”

酒心

饮酒时的兴致情趣。 宋 柳永 《倾杯乐》词:“雨意云情,酒心花态,孤负 高阳 客。”

拳拳

诚恳、深切的样子;弯曲的样子

拳拳报国心

南荒

指南方荒凉遥远的地方。《晋书·陆机传》:“輶轩骋於南荒,衝輣息於朔野。”《太平广记》卷二 * 引 唐 房千里 《投荒杂录·南荒人娶妇》:“南荒之人娶妇……往趋虚路以侦之,候其过,即擒缚,拥归为妻。” 明 高启 《韩子》诗:“自古南荒窜逐过,佞臣元少直臣多。” 田汉 《冯法祀先生黔桂开辟工程写生画展》诗之二:“南荒一例成前敌,喜见精诚结 汉 瑶 。”

痟渴

同“ 消渴 ”。指糖尿病、尿崩病等。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满辞阁》:“既同 冯衍 负困之累,復抱 相如 痟渴之疾。” 宋 欧阳修 《亳州乞致仕第四札子》:“臣自 治平 二年已来,遽得痟渴,四肢瘦削,脚膝尤甚。” 金 元好问 《后芳华怨》诗:“ 长门 晓夕寿 相如 ,儘著千金买痟渴。”

玉井

(1).星官名。参宿下方四颗星,形如井,故名。《后汉书·郎顗传》:“臣窃见去年闰月十七日己丑夜,有白气从西方天苑趋左足,入玉井,数日乃灭。” 李贤 注:“参星下四小星为玉井。”《晋书·天文志上》:“玉井四星,在参左足下,主水浆以给厨。” 南朝 梁 谢举 《凌云台》诗:“势高陵玉井,临逈度 金波 。”

(2).井的美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玉井泓邃,灌溉匪休。” 唐 罗隐 《台城》诗:“玉井已乾龙不起,金甌虽破虎曾争。” 宋 梅尧臣 《晨起》诗:“玉井传新汲,金炉换宿灰。” 清 朱彝尊 《七月晦日赐藕恭纪》诗之一:“白蒻金门教遍及,青泥玉井讶新淘。”

(3).指 太华山 上的玉井。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一折:“豁开你心上蒙,飞身到 太华 峯,看白莲开玉井,看白莲开玉井。”《水浒传》第五九回:“傍人遥指,云池波内藕如船;故老传闻,玉井水中花十丈。”参见“ 玉井莲 ”。一说指 华山 西峰之下的深潭。参阅 明 袁宏道 《华山后记》。

(4).即冰井。古代帝王藏冰之所。伏日以冰赐大臣。 唐 杜甫 《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诗:“思霑道暍黄梅雨,敢望宫恩玉井冰。” 仇兆鳌 注:“ 陆翽 《鄴中记》:‘ 石季龙 於冰井臺藏冰,三伏日以赐大臣。’《后汉书》:‘ 瑯琊 有冰井。’” 唐 陆龟蒙 《子夜四时歌》之二:“金龙倾漏尽,玉井敲冰早。”

何由

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宋书·沉庆之传》:“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成?” 明 刘基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诗之三:“路远无羽翼,何由得飞还?”《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稍加责罚,此辈就到家主面前轻事重报,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着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有云 太仓 王宫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无损。然与《玉版》对观,无少差,信为《玉版》未损时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剥漶?或造物忌之邪?”

令子

犹言佳儿,贤郎。多用于称美他人之子。《南史·任昉传》:“﹝ 任昉 ﹞四岁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属文,自製《月仪》,辞义甚美。 褚彦回 尝谓 遥 曰:‘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献上杜七兄仆射》诗:“过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澳门纪略跋》:“徵君为同知 张君 令子,论世知大体,因书其大要而归之。”

名高

崇高的声誉;名声显著。《韩非子·说难》:“所説出於为名高者也,而説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往者 毛孝先 、 崔季珪 等用事,贵清素之士,于时皆变易车服以求名高。” 宋 苏轼 《和刘道原咏史》:“名高不朽终安用,日饮无何计亦良。”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乃学其讲道学,聚徒众,收门生,以博名高,图富贵。”

暂来

(1).暂时逗留。道家谓生。《列子·杨朱》:“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参见“ 暂往 ”。

(2).犹一行。 唐 白居易 《答张籍因以代书》诗:“今日正闲天又暖,可能扶病暂来无?”

经行

佛教徒因养身散除郁闷,旋回往返于一定之地叫“经行”

雁荡经行云漠漠。—— 宋· 沈括《梦溪笔谈》

追思

回想;回忆

追思往昔

往事

从前的事情

往事历历在目

泫然

水滴落的样子

听了这个悲痛的消息,她不禁泫然泪下

墙壁

建筑物用砖石或木板隔成的屋界

五丈

见“ 五丈原 ”。

衣冠

(1) 衣服和礼帽

(2) 服饰

衣冠不整

(3) 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

衣冠之弟

大书

曲艺中的一种,如评书、弹词等

刻记

(1) 牢牢记住

刻记在心

(2) 刻在器物上的标记

辛酸

指辣味和酸味;比喻悲苦

神来

谓文艺家的灵感不期而来,犹如天神所授。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序》:“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有雅体、野体、俗体。编纪者能审鉴诸体,委详所来,方可定其优劣,论其取捨。” 冰心 《从“五四”到“四五”》:“而且作者‘神来’之顷,不但他笔下所挥写的形象会光华四射,作者自己风格也跃然纸上了。”

正值

适逢。 战国 楚 宋玉 《讽赋》:“臣尝出行,僕饥马疲,正值主人门开。”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二:“去为 龙城 战,正值胡兵袭。”《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牛奶奶 上了轿,一直喊到县前去,正值 向知县 出门,就喊了冤。”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我的种痘》:“正值我在讲书的时间内,校医前来种痘了。”

荔枝

一种常绿乔木( Litchi chinensis ),偶数羽状复叶,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果实熟时紫红色,果味甘美,营养丰富,是我国特产

桂子

桂花。 宋 柳永 《望海潮》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吁嗟

(1).叹词。表示忧伤或有所感。《楚辞·卜居》:“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韩诗章句》:“吁嗟,嘆辞也。” 陈毅 《感事书怀》诗:“吁嗟我与汝,沧海之一粟。”

(2).叹词。表示赞美。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 赵 氏何其隆!” 清 黄遵宪 《纪事》诗:“吁嗟 华盛顿 ,及今百年矣。”

(3).哀叹;叹息。《孔子家语·执辔》:“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一人吁嗟,王道为亏。” 唐 寒山 《诗》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交煎勿底涯。”《剪灯新话·秋香亭记》:“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辞。”《红楼梦》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韵。”

颡泚

《孟子·滕文公上》:“其顙有泚,睨而不视。” 赵岐 注:“顙,额也。泚,汗出泚泚然也。见其亲为兽虫所食,形体毁败,中心慙,故汗泚泚然出於额。”后因以“顙泚”表示心中惭愧、惶恐。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隆友道》:“岂其英爽,犹累形躯,同时之人,能不顙泚。” 明 刘基 《北上感怀》诗:“闻之犹鼻酸,见者宜顙泚。”

从今

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箫鼓

箫与鼓。泛指乐奏。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琴羽张兮簫鼓陈, 燕 赵 歌兮伤美人。”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赴任》:“楼船簫鼓交龙旆,想赴京时半肩行李,从今一洗当年耻。”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端午龙舟》:“ 乾隆 初,上於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於 福海 中,皆画船簫鼓,飞龙鷁首,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亦指军乐。 唐 李白 《发白马》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 黄河 。簫鼓聒山岳,沧溟涌涛波。”

春秋

(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2) 年龄

(3) 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4) 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首长

指部队中的领导人;也指政府部门中的高级领导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