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知客求无碍

作者:释绍昙 朝代:宋代

照知客求无碍原文

捉得蓬蒿箭一枝,等闲射透五须弥。
千重百匝机先路,破的初无抵滞时。

诗词问答

问:照知客求无碍的作者是谁?答:释绍昙
问:照知客求无碍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绍昙的名句有哪些?答:释绍昙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蒿箭

以蓬蒿制作之箭。用以比喻无用而不足惜之物。《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新城 太守 孟达 反,詔驃骑将军 司马宣王 讨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时众臣或以为待之太猥,又不宜委以方任。王闻之曰:‘吾保其无他,亦譬以蒿箭射蒿中耳。’”《北史·源彪传》:“国家待遇 淮 南,失之同於蒿箭。”

一枝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 老舍 《赵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项微俯,拿了一枝香烟。”

(3).一支。一个支派。《景德传灯录·元安禅师》:“ 石头 一枝,看看师灭矣。” 宋 秦观 《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闻。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

(4).一支。犹言一队。《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正遇着 范 贼一枝游兵,劫夺行李财帛,将人口追得三零四散。”《东周列国志》第六回:“臣当引一枝兵,为 蔡 乡导。”

等闲

(1) 轻易;随便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寻常,平常

烈火焚烧若等闲。——明· 于谦《石灰吟》

(3) 又如:

卫朝奉有心要盘他这所住房,等闲再不叫人来讨。——《初刻拍案惊奇》

(4) 无端;平白地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宋· 岳飞《满江红》

等闲平地起波澜

须弥

(1).见“ 须弥山 ”。

(2).信佛者泛指山。 唐 杨炯 《梓州惠义寺重阁铭》:“俯观大道,仅如枣叶;下望须弥,裁同芥子。”

千重

千层,层层迭迭。《后汉书·马融传》:“羣师叠伍,伯校千重。” 宋 陆游 《长相思》词之一:“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钓筒。”《红旗歌谣·唱得幸福落满坡》:“前坡蜜桃后坡梨,千重万迭金银坡。”

机先

事机萌动未发之时。《宋书·恩倖传·徐爰》:“自以体含德厚,识鑑机先,迷涂遂深,罔知革悟。”《新唐书·狄仁杰传》:“昔 董卓 之乱,神器播越, 卓 已诛禽,部曲无赦,故事穷变生,流毒京室。此由恩不溥洽,失在机先。” 梁启超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二一节:“﹝ 加富尔 ﹞乃决派重兵向 罗马 制机先,以防 加里波的 之运动。”

破的

射中靶子,比喻说话中肯

卿若破的,当以鼓吹相赏。——《晋书·谢尚传》

一语破的

抵滞

迟钝,不灵活。 唐 白居易 《微之重夸州居因嘲兹石聊以寄怀》诗:“神鬼曾鞭犹不动,波涛虽打欲何如?谁知太守心相似,抵滞坚顽两有餘。”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五十韵》:“抵滞浑成醉,徘徊转慕膻。”

觝滯:迟钝;不灵活。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往时读书,自以不至觝滞,今皆顽然无復省録。” 清 刘大櫆 《赠张清少序》:“而﹝ 清少 ﹞好与贤俊交游,与之语,欣然喜,豁然胸中,畧无有觝滞。”一本作“ 抵滞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