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製真游殿告成

作者:夏竦 朝代:宋代

奉和御製真游殿告成原文

均和玉烛成冬夕,畴圣珍符纪瑞年。
八景凤舆临紫禁,九微龙檠照祥烟。
森沉藻卫仙游接,睟穆真仪圣诲宣。
濬发璿源开物始,密敷鸿荫肇基先。
良金肖像镕三品,宝殿新规度九筵。
绮栋虹升初矫尔,丹楹丛倚倍森然。
高侔帝所威神备,迥据坤灵势胜全。
云雀向阳明翠羽,玉题承月燦珠躔。
元龟协吉休符茂,盛藻迎祥睿志虔。
璧散示慈恩正洽,斯干流咏降琼笺。

诗词问答

问:奉和御製真游殿告成的作者是谁?答:夏竦
问:奉和御製真游殿告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夏竦的名句有哪些?答:夏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和玉

(1). 卞和 之玉。喻稀世之宝。《后汉书·刘陶传》:“就使当今沙砾化为南金,瓦石变为 和 玉,使百姓渴无所饮,饥无所食……犹不能以保萧墙之内也。” 李贤 注:“ 和 玉, 卞和 之玉也。”

(2). 卞和 之玉。喻不为世重的贤才。 唐 张说 《岳州别姚司马》诗:“ 和 玉悲无已, 长沙 宦不成。”参见“ 和氏璧 ”。

珍符

珍奇的符瑞。《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或谓且天为质闇,珍符固不可辞;若然辞之,是 泰山 靡记而 梁父 靡几也。”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言天道质昧,以符瑞见意,不可辞让也。” 唐 崔融 《进洛图颂表》:“陛下圣烈丰懿,应期首出,珍符炳烁,旷代罕闻。”《宋史·乐志十二》:“真人在御,来献珍符。”

瑞年

犹丰年。 唐 李峤 《游禁苑陪幸临渭亭遇雪应制》诗:“光含 班女 扇,韵入 楚王 弦。六出迎仙藻,千箱答瑞年。”

八景

(1).八个胜景。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度支员外郎 宋迪 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烟寺晚鐘、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后来名胜地多称其景物为八景。如: 燕京 八景, 西湖 八景。

(2).道教语,谓八采之景色。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运象》:“控飊扇太虚,八景飞高清。” 唐 刘禹锡 《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儿山诗小臣斐然有感》诗:“仙心从此在 瑶池 ,三清八景相追随。”《云笈七籤》卷三十:“我入八景,迴驾琼轮,仰升九天,白日飞仙。”

凤舆

即凤辇。古代帝王的车乘。 唐 杜甫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通籍蟠螭印,差肩列凤舆。” 浦起龙 心解:“凤舆,天子之輦。”

紫禁

古以紫微垣比喻皇帝的居处,因称宫禁为“紫禁”。《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掩綵瑶光,收华紫禁。” 李善 注:“王者之宫,以象紫微,故谓宫中为紫禁。” 唐 戴叔伦 《宫词》:“紫禁迢迢宫漏鸣,夜深无语独含情。”《秦併六国平话》卷上:“疎鐘传紫禁之声, 辽水 泛红霞之影。”

祥烟

祥瑞的烟气。 南朝 梁简文帝 《玄圃园讲颂》序:“停瑞气於三辰,汎祥烟於五节。”《旧唐书·礼仪志五》:“皇帝初至 桥陵 ,质明,柏树甘露降,曙后祥烟遍空。” 宋 柳永 《透碧霄》词:“月华边,万年芳树起祥烟。”

森沉

亦作“ 森沉 ”。1.谓林木繁茂幽深。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修竹葳蕤以翳薈,灌木森沉以蒙茂。”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黑松林》:“坛外古松万株,森沉蔽日。” 清 王时翔 《绿意·新绿风雨庵分赋》:“嫩叶柔柯,渐觉森沉,装点更饶幽景。”

(2).指幽暗阴沉。 南朝 宋 鲍照 《过铜山掘黄精》诗:“ 铜溪 昼森沉,乳竇夜涓滴。”《云笈七籤》卷一一七:“巨殿森沉,飞甍烜赫。” 郭沫若 《集外·暗无天日的世界》:“大雨倾盆之后,突然阴晦了起来,简直如像森沉的黑夜。”

仙游

亦作“僊游”。1.指信奉道教的人远出求仙访道。 唐 李白 《感兴》诗之五:“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六琴说》:“ 马明生 仙游,见神女於玉几上弹一弦琴,而五音具奏。” 明 屠隆 《綵毫记·知几引退》:“侍奉君王不到头,飘然一衲赋仙游。”

(2).古指亡灵,谓游于仙界,成仙而去。旧亦用为称人死亡的婉辞。 宋 王安石 《英宗祔庙礼毕慰皇帝表》:“仙游既集於宗祊,圣念弥勤於翼室。”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绍兴 初,取 京 ( 蔡京 )亲书,因下詔曰:‘ 隆祐 皇太后僊游不返,殯奉有期,永怀保祐之功,务极褒崇之典。’”《西湖佳话·孤山隐迹》:“ 李諮 闻信,不胜惊悼道:‘我 李諮 承圣恩赐我守 杭 ,一则得以领略湖山佳景,二则便可请教 君復 先生诗篇墨妙,不料仙游,我 李諮 何不幸至此!’”

睟穆

温和慈祥貌。 宋 张师正 《括异志·来和天尊》:“及见天尊,年甚少,睟穆之姿若冰玉焉。”

真仪

真容。 明 刘基 《书为善堂卷后》:“﹝ 武子宣 ﹞又奉母航海,至于 补陀 洛伽 之山,以求所谓大士真仪者,将以广为善之路也。”

圣诲

犹圣训。 宋 吕公著 《定州谢上表》:“奉天光而咫尺,被圣诲之丁寧。”参见“ 圣训 ”。

濬发

从深处发出。 唐 柳宗元 《祭杨凭詹事文》:“实期濬发,再光文陛。谁谓昊天,遽兹降厉。” 清 刘大櫆 《程府君墓志铭》:“其深爱之情,蔼然濬发於一室独知之地,而其家人咸被其风而化焉。” 揆郑 《哀政闻社员》:“天才濬发,则有 吴汝纶 。”

物始

事物的开始、本原。《梁书·处士传·何胤》:“ 胤 曰:‘卿詎不遣传詔还朝拜表,留与我同游邪?’ 果 愕然曰:‘古今不闻此例。’ 胤 曰:‘《檀弓》两卷,皆言物始。自卿而始,何必有例。’”《易·乾》“元者善之长也” 唐 孔颖达 疏:“元是物始,於时配春。”

鸿荫

敬称尊长的庇荫关怀。《宋史·乐志十五》:“明君钦翼承鸿荫,亿载御中区。”

肇基

谓始创基业。《书·武成》:“至于 大王 ,肇基王迹。” 晋 刘琨 《劝进表》:“伏惟 高祖宣皇帝 肇基景命, 世祖武皇帝 遂造区夏,三叶重光,四圣继轨。” 唐 韩愈 《请迁玄宗庙议》:“ 太祖景皇帝 始为 唐公 ,肇基天命,义同 周 之 后稷 。” 清 黄遵宪 《由上海启行至长崎》诗:“满城旭影曜红旗, 神武 当年此肇基。”

良金

(1).指优质的金属。《国语·越语下》:“王命工以良金写 范蠡 之状而朝礼之。” 闽 徐夤 《龙垫》诗:“神剑触星应变化,良金成器在陶钧。”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四:“愿觅灵文窥秘钥,更追遗范写良金。”

(2).精良的兵器。 唐 元稹 《梦游春七十韵》:“美玉琢文珪,良金填武库。”

肖像

用图画、素描或其他绘画手法描绘某人脸部的像

自肖像而外。——蔡元培《蔡孑民先生言行录·图画》

三品

(1).三种,三类。《易·巽》:“ * :悔亡,田获三品。” 高亨 注:“田,猎也。品,种也。筮遇此爻,其悔将亡,行猎将得三种猎物。”《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 孔 传:“金、银、铜也。” 孔颖达 疏:“ 郑玄 以为铜三色也。”《太平广记》卷四○一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张彦》:“ 巴巫 间,民多积黄金,每有聚会,即于席上列三品,以夸尚之。”

(2).三等,即上、中、下三等。 汉 刘向 《说苑·政理》:“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彊者之政胁之。”《后汉书·循吏传·秦彭》:“每於农月,亲度顷亩,分别肥塉,差为三品。”《隋书·经籍志序》:“ 煬帝 即位,秘阁之书,限写五十副本,分为三品:上品红琉璃轴,中品紺琉璃轴,下品漆轴。” 清 王夫之 《知性论》:“以三品为性,要其终而言之,三品者非无所自成。”

宝殿

(1).佛殿;神殿。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序》:“高门洞啟,不因铜马之饰;宝殿霞开,无假凤皇之瑞。”《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天宫现彩,宝殿生云;仙乐悠扬,香烟繚绕。”

(2).泛称宫殿。多指帝王的宫殿。 元 赵孟頫 《宫中口号》:“日照黄金宝殿开,雕阑玉砌拥层臺。”《三侠五义》第一回:“ 真宗 玩赏,进了宝殿,归了御座, 李 刘 二妃陪侍。”

新规

新的规则;新的法度。 唐 白居易 《达聪明致理化策》:“夫欲达聪明致理化,则在乎奉成式,不必乎创新规也。”

九筵

《周礼·考工记·匠人》:“ 周 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筵,竹席,长九尺。九筵,即八十一尺。后因以“九筵”借指明堂。 宋 欧阳修 《谢免明堂陪位表》:“乃因万物之成秋,爰即九筵而展礼。” 宋 叶适 《陈秀伯墓志铭》:“夫亲遇明主,干説悟意,九筵之室,可陛而登,屡省之歌,可颺而賡也。”

丹楹

(1).用朱漆涂柱。《穀梁传·庄公二十三年》:“秋,丹 桓 宫楹。礼,天子诸侯黝堊,大夫仓,士黈。丹楹,非礼也。”《汉书·货殖传》:“及 周 室衰,礼法堕,诸侯刻桷丹楹,大夫山节藻棁。”

(2).朱漆的楹柱。借指华丽之居。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茅茨艶於丹楹,采椽珍於刻桷。” 唐 李绅 《过吴门》诗:“朱户千家室,丹楹百处楼。”《剪灯馀话·至正妓女行》:“丹楹陡峻栖鳷鹊,华表玲瓏鏤角端。”

丛倚

谓多而互相紧靠。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攒立丛倚,连卷欐佹。”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万楹丛倚,磊砢相扶。”

森然

(1) 形容繁密

古木森然

(2) 形容阴沉可怕

森然可怖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形容高耸林立的样子

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宋· 沈括《梦溪笔谈》

帝所

天帝或天子居住的地方。《史记·赵世家》:“ 简子 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於钧天。’” 南朝 梁 沉约 《三朝雅乐歌·寅雅》:“礼莫违,乐具举;延藩辟,朝帝所。”《新唐书·裴矩传》:“蛮夷嗟咨,谓中国为‘仙宸帝所’。” 宋 苏辙 《司马公挽词》:“封章留帝所,德泽在人心。” 宋 李清照 《渔家傲》词:“彷彿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威神

(1).尊严的神灵。《汉书·扬雄传上》:“配帝居之 县圃 兮,象 泰壹 之威神。” 清 顾炎武 《二月十日有事于欑宫》诗:“不忍寝园荒,復来奠樽斝。仿佛见威神,云旗导风马。”

(2).赫奕的声威;神明般的威严。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勒以八阵,莅以威神。”《后汉书·南匈奴传》:“冀因圣帝威神,一举平定。” 唐 李德裕 《幽州纪圣功碑铭序》:“皇帝以 轩后 之威神, 汉高 之大略, 光武 之雄断, 魏祖 之机权,舍而用之,以定王业。”

坤灵

(1).古人对大地的美称。 汉 扬雄 《司空箴》:“普彼坤灵,侔天作则。分制五服,划为万国。”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序:“在地班形,珠闕镇坤灵之野。” 金 元好问 《太室同希颜赋》诗:“鼇掀一柱在,万古压坤灵。”

(2).大地的灵秀之气。《旧唐书·后妃传下·玄宗元献皇后杨氏》:“故妃 弘农 杨氏 ,特禀坤灵,久釐阴教。”

势胜

形势优越。《魏书·陆叡传》:“还遣慕德之人効其餘力,乘流而下,势胜万倍,蕞尔 闽 甌 ,敢不稽顙。”《南史·梁武帝诸子传论》:“ 武陵 地居势胜,卒致倾覆,才轻志大,能无及乎。” 宋 苏辙 《三国论》:“先据势胜之地,以示天下之形。”

云雀

旧大陆产的普通的百灵(Alauda arvensis),上体深棕色,喉和胸皮黄色而有褐色条纹,腹部乳白色,主要生活在开阔野外,以善于歌唱(尤其是在向上直飞时)著称

向阳

面对太阳;朝着太阳;比喻蒙受恩遇

翠羽

(1).翠鸟的羽毛。古代多用作饰物。《逸周书·王会》:“正南: 甌邓 、 桂国 、 损子 、 产里 、 百濮 、 九菌 ,请令以珠璣、瑇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 * 为献。”《文选·曹植<七启>》:“戴金摇之熠燿,扬翠羽之双翘。” 刘良 注:“金摇,釵也;熠烁,光色也;又饰以翡翠之羽於上也。” 唐 卢照邻 《刘生》诗:“翠羽装剑鞘,黄金鏤马缨。”

(2).翠鸟。 唐 顾况 《芙蓉榭》诗:“文鱼翻乱叶,翠羽上危栏。” 宋 杨万里 《憩怀古堂》诗:“便有白鸥下,惊起翠羽飞。” 清 曹寅 《二十八日偕朴仙看梅清凉山》诗:“飞来翠羽正啁啾,冉冉斜阳坐衰草。”

(3).绿色的羽毛。 唐 罗隐 《鹦鹉》诗:“莫恨雕笼翠羽残, 江 南地暖 陇 西寒。”

(4).指鸟翼。 前蜀 韦庄 《归国谣》词:“早晚得同归去,恨无双翠羽。”

(5).比喻青葱的树叶。 唐 杨炯 《折杨柳》诗:“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唐 杜甫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诗:“芊芊烱翠羽,剡剡生银汉。” 宋 苏轼 《浣溪沙》词:“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冻真珠。”

(6).借指珍宝。《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金膏翠羽将其意,脂韦便辟导其诚。” 李周翰 注:“将其意,谓以寳币申厚意也。” 唐 高适 《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南》诗:“翠羽干平法,黄金挠直绳。”

玉题

(1).以玉为饰的椽头。 晋 左思 《蜀都赋》:“华闕双邈,重门洞开,金铺交映,玉题相暉。” 南朝 梁 王僧孺 《中寺碑》:“万楹百栱,合沓相持;绣棁玉题,分光争暎。” 明 杨珽 《龙膏记·成隙》:“饰花宫辉煌玉题,施珠网灿耀琉璃。”

(2).匾额或题签的美称。 南朝 梁元帝 《和鲍常侍龙川馆》:“玉题书仙篆,金榜烛神光。” 元 吴澄 《题阁皂山》诗:“九重香案分云篆,八景琅函记玉题。”

元龟

(1).大龟。古代用于占卜。《书·金縢》:“今我即命于元龟。” 孔 传:“就受三王之命於大龟,卜知吉凶。”《史记·龟策列传》:“ 紂 为暴虐,而元龟不占。” 唐 杨巨源 《元日观潮》诗:“北极长尊报圣期, 周 家何用问元龟。” 汉 蔡邕 《荐边让书》:“伏惟幕府初开,博选精英,华髮旧德,并为元龟。”

(2).借指谋士。

(3).比喻可资借鉴的往事。《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近 汉高祖 受命之初,分裂膏腴以王八姓,斯则前世之懿事,后王之元龟。” 晋 刘琨 《劝进表》:“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元龟也。”

(4). 汉 王莽 时货币。龟宝四品(元龟、公龟、侯龟、子龟)之一。《汉书·食货志下》:“元龟,岠冉,长尺二寸,直二千一百六十,为大贝十朋。”

休符

吉祥的征兆。《东观汉记·丁鸿传》:“柴祭之日,白气上升,与燎烟合,黄鵠羣翔,所谓神人以和答响之休符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 义熙 十五年城上有密云细雨,五色昭彰,人相与谓之庆云,休符当出。”《明史·宋濂传》:“受命不於天,於其人;休符不於祥,於其仁。”

盛藻

华美的辞藻。多用作对别人文章的美称。 晋 陆机 《文赋》序:“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宋书·谢灵运传论》:“ 二祖 、 陈王 ,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隋书·经籍志》:“ 宋玉 、 屈原 ,激清风於 南楚 , 严 、 邹 、 枚 、 马 ,陈盛藻於 西京 。”

迎祥

迎纳吉祥。 三国 魏 曹植 《冬至献袜履表》:“亚岁迎祥,履长纳庆。” 汪曾祺 《徙》:“ 高先生 家的春联都是自撰的,逐年更换,不像一般人家是迎祥纳福的吉利话。”

慈恩

(1).称上对下的恩惠。《三国志·蜀志·刘琰传》:“閒者迷醉,言有违错,慈恩含忍,不致之于理。” 唐 宋之问 《上阳宫侍宴应制得林字》诗:“旧渥驂宸御,慈恩忝翰林。”

(2).慈恩寺的省称。 唐 孟棨 《本事诗·徵异》:“时 白尚书 在京,与名辈游 慈恩 ,小酌花下。”

斯干

(1).涧水。《诗·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 南山 。” 毛 传:“干,涧也。”《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幽幽丛薄,秩秩斯干。” 刘良 注:“秩秩,水流皃,斯干,涧水也。”

(2).《诗·小雅》篇名。小序谓是 周宣王 建筑宫室落成时的祝颂歌辞,后人用为“俭宫室”之典。《文选·张衡<东京赋>》:“改奢即俭,则合美乎《斯干》。” 薛综 注:“《斯干》谓 周宣王 俭宫室之诗也。今 汉光武 改 西京 奢华而俭约,合《斯干》之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