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唐英同年四首

作者:袁说友 朝代:宋代

简唐英同年四首原文

春风已落百花中,镜里空嗟两鬓蓬。
病懒未能禁酒困,多愁元不为诗穷。
偶然贞曜生同世,尤喜丁宽易未东。
聚散由来皆造化,一篇我欲谢天公。

诗词问答

问:简唐英同年四首的作者是谁?答:袁说友
问:简唐英同年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袁说友的名句有哪些?答:袁说友名句大全

袁说友简唐英同年四首书法欣赏

袁说友简唐英同年四首书法作品欣赏
简唐英同年四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百花

亦作“ 百华 ”。各种花。 北周 庾信 《忽见槟榔》诗:“緑房千子熟,紫穗百花开。” 唐 熊孺登 《祗役遇风谢湘中春色》诗:“应被百华撩乱笑,比来天地一閒人。”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李密学会流杯亭》:“来从百花底,转向众宾前。” 郭小川 《投入火热的斗争》诗:“就连梦,都像百花盛开的旷野,那般清新。”

鬓蓬

指鬓发。 宋 陆游 《杂感》诗之五:“啼鶯惊断寻春梦,惆悵新霜点鬢蓬。”

禁酒

禁止酿酒或喝酒

多愁

常忧愁。 唐 戴叔伦 《江上别张欢》诗:“长醉非关酒,多愁不为贫。” 宋 王禹偁 《遣兴》诗:“百年身世片时间,况是多愁鬢早斑。”

不为

(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

(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1).不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 尧 存,不为 桀 亡。”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 长安 。”

(2).不为了。《汉书·扬雄传下》:“盖闻圣主之养民也,仁霑而恩洽,动不为身。” 颜师古 注:“言忧百姓也。”

诗穷

指文人遭际坎坷,生活贫困。 宋 方岳 《次韵郑佥判》之二:“诗穷不易办亭材,只恁荒寒处处苔。” 清 黄景仁 《春暮呈容甫》诗:“先生吟太苦,终日闭荆关。我亦诗穷者,邀君数往还。”

偶然

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

偶然现象

偶然事件

贞曜

(1).亦作“ 贞耀 ”。光焰,光华。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悬象虽薄蚀,不可以比萤烛之贞耀。”亦喻生辉的品德。 元 范梈 《梁掾枉教冬菊之歌仍韵答贶》:“桃李如今不似春,勗子含和保贞曜。” 清 朱鹤龄 《吴门晤陈言夏》诗:“子其宝贞曜,轩冕无长荣。” 清 王诒寿 《董啸岩先生<独石轩遗集>序》:“贞曜莫潜,壮心未已。”

(2).光芒四照。 唐 吕温 《代齐贾二相贺迁献懿二祖表》:“日月贞曜,乾坤定纪,称情靡忒,合敬有归。”

(3). 唐 孟郊 的私谥。 清 王士禛 《送洪昉思由大梁之武康》诗:“劝君卜筑岂无意, 贞曜 故宅留山阿。”

宽易

宽厚平易。《新唐书·袁滋传》:“﹝ 袁滋 ﹞性宽易,与之接者,皆自谓可见肺肝,至家人不得见喜愠。” 宋 曾巩 《范贯之奏议集序》:“公为人温良慈恕,其从政宽易爱人。”《清史稿·礼烈亲王代善传》:“ 永恩 性宽易而持己严,袭爵垂五十年,淡泊勤俭,出处有恒。”

聚散

会聚与分散

人生聚散无常

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造化

(1) 福分;好运气

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与造化抗衡

一篇

(1).古时文字皆著之于竹简,用牛皮编串如册,是为一篇。后因称首尾完整的文字为一篇。《墨子·明鬼下》:“圣人一尺之帛,一篇之书。” 汉 王充 《论衡·本性》:“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故 世子 作养书一篇。” 唐 元稹 《酧白学士代书》诗:“一篇从日下,双鲤送天涯。” 金 元好问 《遣兴》诗:“一篇诗遣兴,三醆酒扶头。”

(2).全篇。 晋 陆机 《文赋》:“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朱子语类》卷八四:“此是一篇纲领。”

谢天

旧时以香烛供品,叩谢上天,祈求保佑,谓之“谢天”。《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房子説定,説道谢天。”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陈兵鸣炮,谢天立誓。”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