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用前韵答鲁直并呈明略

作者:晁补之 朝代:宋代

复用前韵答鲁直并呈明略原文

黄子人谈不容口,岂与常人计升斗。
文章屈宋中阻艰,子欲一身追使还。
离骚憭栗悲草木,幽音细出芒丝间。
阳春绝句自云上,折杨何烦嗑然赏。
横经高辩一室惊,乍似远人迷广城。
隔河相和独许我,枯卉亦有条之荣。
廖君不但西南美,谁见今人如是子。
多髯府掾正可谑,蛮语参军宁素喜。
君不见古来皆醉餔糟难,沐浴何须仍振弹。
斲冰无处用兰拽,芙容木末安能攀。
只无相报青玉案,自有平子愁关山。

诗词问答

问:复用前韵答鲁直并呈明略的作者是谁?答:晁补之
问:复用前韵答鲁直并呈明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晁补之的名句有哪些?答:晁补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黄子

(1).矿物名。指黄石脂。《文选·张衡<南都赋>》“中黄瑴玉” 李善 注引 晋 张华 《博物志》:“石中黄子,黄石脂。” 唐 顾况 《剡纸歌》:“ 宛委山 里禹餘粮,石中黄子黄金屑。”

(2).指额黄、花黄。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 唐 李商隐 《宫中曲》:“赚得羊车来,低扇遮黄子。” 刘学锴 等注:“此‘黄子’当指额黄。”

(3).曲的一种。即女曲。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四·女麴》:“此乃女人以完麦罨成黄子,故有诸名。”

(4).一种野橘名。 宋 苏轼 《以黄子木拄杖为子由生日之寿》诗:“ 海南 无嘉植,野果名黄子。坚瘦多节目,天材任操倚。” 王文诰 辑注:“《番禺杂编·黄子类》: 交州 子橘属也,淡黄色。”

(5).指蟹黄。《红楼梦》第三八回:“ 平儿 早剔了一壳黄子送来。”

(6).行子,行货子。犹东西。用作詈词。《红楼梦》第四十回:“下作黄子!没乾没浄的乱闹。”《镜花缘》第六八回:“俺把你这没良心的混帐黄子!”一说,犹胚子,种子。

谈不容口

犹言赞不绝口。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有 弘农 杨蘧 者,曾到 岭 外,见 阳朔 、 荔浦 山水,谈不容口。” 宋 苏辙 《诗病五事》:“而 李翱 称之,以为 郊 诗‘高处在古无上,平处犹下顾 沉 谢 。’至 韩退之 亦谈不容口。”

常人

(1).守常道不变的人。《书·立政》:“继自今后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 蔡 沉 集传:“常人,常德之人也。”

(2).平常的人。《庄子·人间世》:“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违。”《史记·商君列传》:“常人安於故俗,学者溺於所闻。”《周书·韩盛传》:“ 德舆 姿貌魁杰,有异常人。” 唐 杜甫 《哀王孙》诗:“ 高帝 子孙尽隆準,龙种自与常人殊。”《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老爷乃万民之主,况又护持佛法,一念之诚,便与天地感通,岂是常人之可比。” 鲁迅 《华盖集·题记》:“这病痛的根柢就在我活在人间,又是一个常人,能够交着‘华盖运’。”

(3).固定的人。《周书·异域传上·高丽》:“是俗好淫,不以为愧,有游女者,夫无常人。”《旧唐书·西戎传·拂菻国》:“其王无常人,简贤者而立之。”

升斗

(1).容量单位。十合为升,十升为斗。《汉书·律历志上》:“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三国志·魏志·常林传》:“ 林 乃避地 上党 ,耕种山阿。当时旱蝗, 林 独丰收,尽呼比邻,升斗分之。”

(2).比喻微薄的薪俸。《汉书·梅福传》:“秩以升斗之禄,赐以一束之帛。” 金 元好问 《自邓州幕府暂归秋林》诗:“升斗微官不疗饥,中林春雨蕨芽肥。” 郁达夫 《和冯白桦重至五羊城原韵》:“升斗微名成底事,词人身世太凄凉。”

(3).借指少量的米粮、口粮。 唐 韩愈 《论盐法事宜状》:“或从赊贷升斗,约以时熟填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生归,瓮无升斗,孤影对四壁。” 李广田 《哀念朱自清先生》:“职业上的薪俸不足以维持一家的生活,为了升斗所需,于是也就不得不快写,不得不多写了。”

(4).借指酒。 唐 杜甫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 宋 杨万里 《中秋月长句》诗:“先生旧不论升斗,近来畏病不饮酒。”

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屈宋

战国 时 楚 辞赋家 屈原 、 宋玉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 屈 宋 逸步,莫之能追。” 唐 李阳冰 《<草堂集>序》:“驰驱 屈 宋 ,鞭挞 扬 马 ,千载独步,唯公一人。” 清 赵翼 《翰林苑有土地祠相传祀韩昌黎》诗:“ 屈 宋 詎称衙官职, 欒 却 翻充皂隶户。”

阻艰

险阻艰难。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君乃羈旅,离此阻艰。” 唐 钱起 《渔潭值雨》诗:“客意念留滞,川途忽阻艰。” 宋 曾巩 《洪范传》:“无党无偏也,其为道也夷易而无阻艰。”

一身

(1) 全身,浑身

一身正气

(2) 一套(衣服)

一身新衣服

(3) 一个人

孑然一身

离骚

(1).遭遇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平 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类对》:“ 刘斯立 跂 , 莘老丞相 长子,贤而能文。 建中靖国 间,丞相追復, 斯立 以啟谢诸公云:‘晚岁离骚,旋招魂於异域;平生精爽,犹见梦於故人。’”

(2).离别的愁思。语本《楚辞·离骚》 汉 王逸 注:“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陈直径,以风諫君也。” 唐 岑参 《送赵侍御归上都》诗:“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 宋 方岳 《齐天乐·和楚客赋芦》词:“天岂无情,离骚点点送归客。”

(3).牢骚。《北史·儒林传论》:“ 孝籍 徒离骚其文,尚何救也。” 宋 苏辙 《次韵子瞻见寄》:“ 贾生 作传无封事, 屈平 忧世多离骚。”

(4).文体之一种。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体上》:“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 西汉 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 沉 宋 律诗。”

(5).泛指词赋、诗文。 清 杭世骏 《<东城杂记>序》:“斯诚离骚之博徒,艺苑之别子矣。”

(6).曲名。 元 耶律楚材 《夜坐弹离骚》:“一曲《离骚》一椀茶,箇中真味更何加。” 游国恩 《楚辞概论·楚辞的名称》:“﹝《离骚》﹞这个名词的解释,也不是 楚 言,也不是离忧,也不是遭忧和别愁,更不是明扰,乃是 楚 国当时一种曲名。按《大招》云:‘ 楚 《劳商》只。’ 王逸 曰:‘曲名也。’按‘劳商’与‘离骚’为双声字,古音‘劳’在‘宵’部,‘商’在‘阳’部,‘离’在‘歌’部,‘骚’在‘幽’部。‘宵’‘歌’、‘阳’‘幽’,并以旁纽通转,故‘劳’即‘离’,‘商’即‘骚’,然则‘劳商’与‘离骚’,原来是一物而异其名罢了。‘离骚’之为 楚 曲,犹后世‘齐驱’‘吴趋’之类。 王逸 不知‘劳商’即‘离骚’之转音,故以为另一曲名,正如他不知《大招》的‘鲜卑’与《招魂》的‘犀比’是一件东西一样。”

憭栗

亦作“ 憭栗 ”。凄凉貌。《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洪兴祖 补注:“憭慄,犹悽愴也。” 宋 文同 《哭仲蒙·临高》:“憯憭栗兮临清秋,坌憒兮纷予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章阿端》:“家人益惧,劝生他徙。生不听,而块然无偶,憭慄自伤。” 郑泽 《嘤求草题词》:“秋士每多悲,憭慄动哀响。”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阳春

温暖的春天

绝句

旧诗体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

云上

(1).《易·需》:“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孔颖达 疏:“若言云上於天,是天之欲雨,待时而落,所以明需大惠将施而盛德又亨,故君子於此之时以饮食宴乐。”后以“云上”谓天子施惠赐宴。 唐 韦抗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西字》:“壶觴接云上,经术引 关 西。”

(2).喻高远。《后汉书·逸民传赞》:“江海冥灭,山林长往。远性风疎,逸情云上。”

折杨

古俗曲名。 宋 苏轼 《次韵王郎见庆生日并寄茶》:“《折杨》新曲万人趋,独和先生《于蔿于》。”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皇华》,即《小雅》之篇,而里巷袭其语;《折杨》,以后 李延年 二十八解復有云《折杨柳》者,此皆转相因袭者也。”

何烦

何须,何必。《太平广记》卷二五二引 唐 高彦休 《唐阙史·俳优人》:“《金刚经》云:‘敷座而坐。’或非妇人,何烦夫坐然后儿坐也?”

横经

横陈经籍。指受业或读书。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儒学》:“横经者比肩,拥箒者继足。” 唐 李白 《上安州裴长史书》:“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迄於今三十春矣。” 明 李东阳 《遣儿兆先入学以诗示之》:“要知西塾横经地,不尽重闈属纊情。”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乃 汉成 三千, 贞观 万室,不闻女士得列横经,何听其落英隐秀,摈不与人相齿耶!”

远人

(1) 疏远的人

(2) 远处的人

广城

古关名。 汉 末为镇压 黄巾 起义军设置的八关之一。《后汉书·灵帝纪》“置八关都尉官” 唐 李贤 注:“八关谓 函谷 、 广城 、 伊闕 、 大谷 、 轘辕 、 旋门 、 小平津 、 孟津 也。”

相和

互相应和

当哭相和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不但

不仅,不只是——用在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的前一分句,指出并承认某层意思,后一分句常有“而且”、“并且”、“也”、“还”、“又”等词相呼应,表示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我们的家乡不但风景优美,物产也很丰富

西南

(1) 西南方

其西南诸峰。——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指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

见今

现今。 唐 韩愈 《送杨少尹序》:“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东周列国志》第八二回:“ 越 兵入 吴 ,杀太子,焚 姑苏臺 ,见今围城,势甚危急。” 陈垣 《史讳举例》:“见今士庶,多以此为名字,甚为凟侮,自今并为禁止。”

如是

如此这么;像这样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清· 刘开《问说》

府掾

府署辟置的僚属。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 武生 为府掾属……此时恰值入府曹。”《旧唐书·沉法兴传》:“承制置百官,以 陈果仁 为司徒…… 刘子翼 为选部侍郎, 李百药 为府掾。”

蛮语

南方少数民族的言语。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郝隆 为 桓公 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 隆 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娵隅跃清池。’ 桓 问:‘娵隅是何物?’答曰:‘蛮名鱼为娵隅。’ 桓公 曰:‘作诗何以作蛮语?’ 隆 曰:‘千里 * ,始得蛮府参军,那得不作蛮语也。’” 唐 韩翃 《寄武陵李少府》诗:“ 楚 歌催晚醉,蛮语入新诗。” 明 王世贞 《曲藻》:“不可作者:俗语、蛮语、謔语、嗑语、市语、方语、书生语、讥誚语。” 林景行 《日夕睡起绕篱怆念归而有作》诗:“昏灯且校篇,蛮语待强记。”

参军

中国古代诸王及将帅的幕僚,官名

言未毕,参军马谡曰:“某愿往。”——《三国演义》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古来

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餔糟

1.饮酒;吃酒糟。

2.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语出《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

沐浴

(1) 洗澡

(2) 蒙受;受润泽

一轮晚月升上天空,仓库的空场沐浴在月光之中

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斲冰

亦作“斵冰”。1.击冰;斫冰。 南朝 宋 鲍照 《发长松遇雪诗》:“饮泉冻马骨,斵冰伤役疲。” 宋 范成大 《爱雪歌》:“长篙斲冰阴火迸,玉板破碎凝不流。” 明 高启 《迎送神曲》:“斵冰为梁兮,葺荷以为宇。”

(2).谓击水。形容在空明澄澈的水光中打桨。《楚辞·九歌·湘君》:“桂櫂兮兰枻,斲冰兮积雪。” 马茂元 注:“斲冰积雪,借指在水光中打桨前进。” 宋 范成大 《次韵王浚明用时举苦热韵见赠》:“鑠石谁能招 楚 魂?斵冰我欲访 湘君 。”

无处

(1).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孟子·公孙丑下》:“若於 齐 ,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餽之,是货之也。” 赵岐 注:“我在 齐 无事,於义未有所处也。义无所处而餽之,是以货财取我。”

(2).犹无为,无常。《吕氏春秋·圜道》:“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 高诱 注:“有处,有为也。有为则不能化,乃无处为也。”

(1).没有处所;没有地方。《楚辞·九辩》:“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汉书·高后纪》:“汝为将而弃军, 吕氏 今无处矣。” 颜师古 注:“言见诛灭,无处所也。”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茅盾 《子夜》十七:“可是她这样的苦闷却又无处可以告说。”

(2).无一处,没有任何地方。 唐 方干 《送孙百篇游天台》诗:“远近常时皆药气,高低无处不泉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漫山遍野,无处不到,并无一些下落。”

木末

树梢。《楚辞·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汉 张衡 《西京赋》:“陵重巘,猎昆駼,杪木末,擭獑猢。” 南朝 梁 刘孝标 《东阳金华山栖志》:“夫鸟居山上,层巢木末;鱼潜渊下,窟穴泥沙。” 明 王守仁 《宏上人所蓄秋山图》诗:“仙槎影没银汉远,木末芙蓉为谁剪?” 清 郑珍 《江边老叟诗》:“君不见壬寅 松滋 决七口,閭殫为江 * 吼;北风三日更不休,十室登船九翻覆。老夫无船上木末,稚子衰妻復何有!”

相报

(1).交替;更迭。 汉 王充 《论衡·案书》:“阴阳相浑,旱湛相报,天道然也,何乃修雩设龙乎?”

(2).相互报应;报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至有谚云:‘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东周列国志》第七四回:“夫 吴 乘我乱,我乘 吴 乱,正好相报,奈何去之!”

(3).告知,报告。 唐 韩愈 《华山女》诗:“不知谁人暗相报,訇然振动如雷霆。”《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妾乃 晏娥儿 也,奉先公之命,特来相报。”

青玉案

(1).青玉所制的短脚盘子。名贵的食用器具。《文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刘良 注:“玉案,美器,可以致食。”一说为青玉案几。见 李善 注。 唐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琼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2).借指回赠之物。 唐 刘复 《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诗:“愧无青玉案,缄佩永不泯。” 唐 皮日休 《酬鲁望见迎绿罽次韵》:“酬赠既无青玉案,纤华犹欠赤霜袍。” 宋 苏轼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斤》:“未办报君青玉案, 建溪 新饼截云腴。”

(3).泛指古诗。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仇兆鳌 注:“青玉案,谓古诗。” 宋 叶适 《怀远堂》诗:“句中青玉案,壁上乌丝行。” 明 刘兑 《娇红记》:“从今后把緑纱窗红烛下,写春情的鸞歌凤曲,推敲得稳。把青玉案锦笺中,寄别恨的鴈帖鱼封,对勘得真。”

(4).词牌名。名本 汉 张衡 《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此调一般以 宋 贺铸 所作“凌波不过横塘路”一首为正格,故又名《横塘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参见《词谱》卷十五。

关山

(1) 关隘和山川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2) 指家乡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