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作者:元好问 朝代:金代

念奴娇原文

严陵台畔,枕清江、仙府□重金碧。
玉轴牙签三万卷,环列人间东壁。
名世高风,□遵遗训,继踵皆豪逸。
联翩簪组,满门辉映金璧。
谈笑稳步青霄,扶摇九万里,垂天横翼。
大*高牙三授钺,凛凛威行南国。
月满三山,春回八部,宴寝凝香席。
祈公难老,凤池长醉春色。

诗词问答

问:念奴娇的作者是谁?答:元好问
问:念奴娇写于哪个朝代?答:金代
问:念奴娇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元好问的名句有哪些?答:元好问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陵台

(1).即陵署。 唐 开元 十三年改陵署为陵台。《新唐书·礼乐志四》:“ 贞元 四年,国子祭酒 包佶 言:‘岁二月、八月,公卿朝拜诸陵,陵臺所由导至陵下,礼略无以尽恭。’”参见“ 陵署 ”。

(2).陵墓。《宋史·礼志二五》:“陵臺三层正方,下层每面长九十尺。” 明 张居正 《孝恪皇太后迁祔挽歌》之六:“綵云偏有意,来去遶陵臺。”

清江

(1).水色清澄的江。 南朝 梁 何逊 《初发新林》诗:“鐃吹响清江,悬旗出长屿。” 唐 王昌龄 《送窦七》诗:“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2).古 夷水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 夷水 即 佷山 清江 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 蜀 人见其澄清,因名 清江 也。”

仙府

(1).仙人所住的府第。 唐 元结 《引极·望仙府》诗:“中何有兮人不覩,远攲差兮閟仙府。”

(2).借称道观。 唐 高适 《玉真公主歌》:“仙宫仙府有真仙, 天宝 天仙秘莫传。”

(3).仙界的官署。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遵言》:“大王者,仙府之謫官也,今居於此。”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下:“ 元厚之 知 荆南 ,尝梦至仙府……未几,召入为学士。”

重金

大量金钱

重金聘请专家

玉轴

(1).指车。 南朝 梁简文帝 《吴郡石像碑》:“非因鷁首,詎假龙桥,岂藉银连,寧须玉轴。”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铁骑成羣,玉轴相接。”

(2).指船。 北周 庾信 《和灵法师游昆明池》之一:“平湖泛玉轴,高堰歇金鞍。” 唐 虞世南 《奉和幸江都应诏》:“安流进玉轴,戒道翼金吾。”

(3).卷轴的美称。借指珍美的图书字画。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乃使玉轴扬灰,龙文折柱。” 唐 李商隐 《骄儿》诗:“古锦请裁衣,玉轴亦欲乞。” 清 余怀 《板桥杂记·纪丽品》:“﹝ 顾媚 ﹞家有眉楼,綺窗绣帘,牙籤玉轴,堆列几案,瑶琴锦瑟,陈设左右。” 蒯文伟 《开鉴草堂消夏》诗:“牙籤玉轴纵横处,宝鸭时焚一缕香。”

牙签

(1)

(2) 饭后用以剔牙的细尖木签

(3) 用象牙制成的图书标签

牙签万轴(形容藏书很多)

(4) 借指书籍画卷

架上牙签堆满,案头笔墨纵横。——《画图缘》

环列

环围排列

将军朝环列的侍卫看了几眼,走了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东壁

(1).室东侧的墙壁下。《仪礼·士丧礼》:“君反之,復初位,众主人辟于东壁,南面。”《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2).指东壁上。 唐 李白 《寄上吴王》诗之二:“去时无一物,东壁掛胡牀。”

(3).指东隔壁的房屋。 明 李贽 《南询录叙》:“ 赵老 以内翰而为诸生谈圣学於东壁,上人以诸生而为诸生讲举业於西序。彼此一间耳,朝夕声相闻。”

(4).东边。《水浒传》第七六回:“东壁一队人马,尽是青旗、青甲青袍、青缨青马。”

(5).星宿名。即壁宿。因在天门之东,故称。《礼记·月令》:“﹝仲冬之月﹞日在斗,昏东壁中。” 晋 张华 《杂诗》:“东壁正昏中,固阴寒节升。”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正误·东壁东井南箕北斗》:“二十八宿以四方为名者,唯井、壁、箕、斗四星而已……离宫在南则壁在室东,故称东壁。”

(6).《晋书·天文志上》:“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祕府也。”因以称皇宫藏书之所。 唐 张说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明 高明 《琵琶记·孝妇题真》:“休夸东壁图书府,赛过西垣翰墨林。”

高风

(1).强劲的风。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赠崔侍郎》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豫章夹日吟高风,岁久蟠根造物功。”

(2).指遭受强风。 唐 杜甫 《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

(3).指秋风。《太平御览》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 师尹 注:“高风,八月风也。” 明 刘基 《淡黄柳·台城秋夜》词:“高风淅淅,翻动林梢败叶。”

(4).高尚的风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覩先生之县邑,想先生之高风。”《北史·王罴王思政等传论》:“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壮志高风,亦足奋於百世矣。” 清 申涵光 《奉寄孙锺元先生时居蓟门九十二岁》诗:“ 邵 许 高风远尚存,传经一代又 苏 门。” 徐迟 《黄山记》一:“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5).高雅的艺术风格。 宋 梅尧臣 《次韵答王景彝闻余月下与内饮》:“呼我作卿方举酒,更烦佳句赏高风。”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十二:“ 东坡 谓书至于 颜 柳 而 钟 王 之法益微,诗至于 李 杜 而 魏 晋 以来高风絶尘亦少衰矣。”

(6).美善的风教、政绩。 唐 韦应物 《始至郡》诗:“昔贤播高风,得守媿无施。” 宋 苏轼 《杭州与莫提刑启》:“恭惟某官德望在人,才猷简上,肃高风於列郡,浹厚德於齐民。” 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忆昔 文翁 以《诗》《书》治 蜀 ,而 扬 马 之瑋製以兴; 何武 用儒术进贤,而 龚 唐 之高风克劭。”

遗训

前人留下或死者生前所说的有教育意义的话

继踵

(1).接踵,前后相接。《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及二人羈旅入 秦 ,继踵取卿相。”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自《七发》以下,作者继踵。” 唐 胡曾 《咏史诗·五湖》:“不知 范蠡 乘舟后,更有功臣继踵无?”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如 李成 、 关仝 、 范宽 、 董源 之迹, 徐熙 、 黄筌 、 居寀 之踪,前不籍师资,后无復继踵者。” 闻一多 《冬夜评论一》:“他们喊道:‘诗坛空气太沉寂了!’于是《冬夜》、《草儿》、《湖畔》、《蕙的风》、《雪朝》继踵而出。”

(2).形容人多。《晏子春秋·杂下九》:“ 临淄 三百閭,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唐 皇甫湜 《编年纪传论》:“自 汉 至今,代以更八,年几歷千,其间贤人摩肩,史臣继踵。”

豪逸

(1).犹言奔放洒脱。 宋 梅尧臣 《别后寄永叔》诗:“ 孟 、 卢 、 张 、 贾 流,其言不相昵,或多穷苦语,或特事豪逸。” 金 王若虚 《自笑》诗:“何须豪逸攀时杰,我自世间随分人。” 清 周亮工 《何省斋太史诗序》:“昔 陈思 生享华乐而文章豪逸。” 郭沫若 《<南冠草>附录夏完淳》:“《绍兴府志》称‘其性豪逸,丝竹满堂’,可见此人相当浪漫。”

(2).指才智杰出、豪放洒脱的人。 宋 晁补之 《满江红》词:“不见 兰亭 修禊事,当时座上皆豪逸。”

联翩

鸟飞翔时的一种姿态。比喻断续而迅疾

一夜春风,细雨联翩

簪组

(1).冠簪和冠带。 唐 王维 《留别丘为》诗:“亲劳簪组送,欲趁鶯花还。”

(2).借指官宦。《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伪宰相 郑珏 等一十一人,皆本朝簪组,儒苑品流。” 宋 苏轼 《寄刘孝叔》诗:“高踪已自杂渔钓,大隐何曾弃簪组。” 明 李东阳 《张侍御世用藏山水图歌》:“吾生早觉簪组累,十年邱壑成膏肓。”

满门

全家

辉映

光辉映照

金璧

(1).黄金和璧玉。《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鉅者, 齐 之居士;孱者, 魏 之居士。 齐 魏 之君不明,不能亲照境内,而听左右之言,故二子费金璧而求入仕也。” 唐 沉亚之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而戎臣以自入士卒虚名占籍者十五,不啻日夜飞金璧,走银繒。”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特健药》:“御府之珍,多归私室。先尽金璧,次及书法。”

(2).薄金制成的椽头圆形饰物。《文选·班固<西都赋>》:“雕玉瑱以居楹,裁金璧以饰璫。”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裁金为璧,以当榱头。”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佛殿嵯峨耀金璧,回廊繚绕画丹青。”

谈笑

说笑;又说又笑

谈笑有鸿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谈笑间。——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稳步

稳重的步子

稳步发展

青霄

(1).青天;高空。 晋 左思 《蜀都赋》:“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气而为霞。” 唐 濮阳瓘 《出笼鹘》诗:“一点青霄里,千声碧落中。” 清 纳兰性德 《望江南·咏弦月》词:“初八月,半镜上青霄。”

(2).喻帝都;朝廷。 唐 杜甫 《收京》诗之二:“叨逢罪己日,洒涕望青霄。”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词:“朝回处,青霄路稳,黄色起天庭。” 清 黄遵宪 《五用前韵》:“忽传罪己 兴元 詔,霑洒青霄泪万行。”

(3).喻巍科,高第。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裴公 ( 裴度 )答曰:‘……各怀器业寧推让,俱上青霄岂后先!’” 元 石德玉 《曲江池》楔子:“万丈龙门则一跳,青霄有路终须到。”《再生缘》第四五回:“恐妹命孤无福分,不能平地步青霄。”

(4).清朗的夜晚。 明 秦时雍 《醉花阴·秋怀》套曲:“白昼看云,青霄步月。”

扶摇

暴风由下向上升腾;喻仕途得志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玄英疏:“扶摇,旋风也。”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天横

古星名。即天潢。《汉书·天文志》:“王梁策马,车骑满野。旁有八星,絶汉,曰天横。”参见“ 天潢 ”。

高牙

(1).大纛;牙旗。《文选·潘岳<关中诗>》:“桓桓 梁 征,高牙乃建。” 李善 注:“牙,牙旗也。兵书曰:牙旗,将军之旗。” 李周翰 注:“牙,大旗也。”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施枢密圣与帅江西》词:“高牙千里东下,笳鼓万貔貅。”

(2).指高官官衙。 宋 范仲淹 《寄馀杭金安石段少连二从事》诗:“分擕俱是佐高牙,两地官尘自等差。”

授钺

古代大将出征,君主授以斧钺,表示授以兵权。《文选·张衡<东京赋>》:“授鉞四七, 共工 是除。” 薛综 注引《六韬》:“凡国有难,君召将以授斧鉞。”《三国志·吴志·陆抗传》:“ 紂 作 * ,而 周武 授鉞。” 唐 武元衡 《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诗:“授鉞虚三顾,持衡旷万机。” 明 刘基 《出塞》诗:“将军授鉞虎士怒, 蚩尤 亘天旗尾红。”

凛凛

(1) 寒冷

水气凛凛

(2) 严整而令人敬重、害怕的样子

凛凛如生

威行

(1).武力行为。《国语·晋语六》:“杀君以求威,非吾所能为也。威行为不仁,事废为不知。”

(2).指道德行为。《史记·礼书》:“治辨之极也,彊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 张守节 正义:“以礼义导天下,天下伏而归之,故为威行之道也。”

(3).指威势推行于某一对象或地方。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提学宪臣革复》:“提学宪臣,累朝无之,盖国初最重教职。一切儒生殿最,俱校官主之,以此威行一方,至出监司上。” 陈炽 《议院》:“ 英 人剏之于前, 德国 踵之于后,所以威行海表,未艾方兴者,非幸也,数也。”

南国

祖国的南部

月满

(1).月圆。《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后汉书·丁鸿传》:“閒者月满先节,过望不亏,此臣骄溢背君,专功独行也。” 李贤 注:“月满先节谓未及望而满也。” 唐 骆宾王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秋月》:“云披玉绳浄,月满镜轮圆。” 元 杨维桢 《璚花珠月二名姬》诗:“月满十分珠有价,花开第一玉无瑕。”

(2).比喻幸福团聚。 宋 陆游 《八月十四夜三叉市对月》诗:“明年万事不足论,但愿月满人常健。”

(3).足月。指胎儿在母体中成长的月份已满。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先时有 张嫗 者,尝往 周 家佣赁,野合有身,月满当孕,便遣出外,驻车屋下,产得儿。” 宋 欧阳修 《奏内降补僧官又三事》:“盖自 虫儿 言有娠,太后遣宫人善护之,日给緡钱二千以市可食物,如此,至其月满无娠,始加穷詰耳。”

(4).泛指满限定的月数。《礼记·服问》“而反三年之葛” 唐 孔颖达 疏:“而反三年之葛者,此著麻月满还反服三年之葛也。”

三山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 三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苏轼 《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 清 黄遵宪 《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 徐巿 ,横纵六里听 张仪 。”

(2). 福州 的别称。 福州 城中西有 闽山 ,东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称 三山 。见 宋 曾巩 《道山亭记》。 元 萨都剌 《入闽过平望驿》诗:“ 广陵 城里别匆匆,一去 三山 隔万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 宋 黄庭坚 《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 郭沫若 《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 萧华 《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八部

(1).佛教分诸天鬼神及龙为八部。《翻译名义集·八部》:“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闥婆、五阿脩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因八部中以天、龙二部居首,故又称天龙八部。 唐 刘禹锡 《送深法师游南岳》诗:“十方传句偈,八部会坛场。”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一:“遥知法会 灵山 在,八部天龙礼我言。”

(2). 南匈奴 的八部。《后汉书·南匈奴传》:“二十四年春,八部大人共议立 比 为 呼韩邪单于 ,以其大父尝依 汉 得安,故欲袭其号。”

(3).指 契丹 的八部。《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 契丹 ﹞其部族之大者曰 大贺氏 ,后分为八部,其一曰 但皆利部 ,二曰 乙室活部 ,三曰 实活部 ,四曰 纳尾部 ,五曰 频没部 ,六曰 内会鸡部 ,七曰 集解部 ,八曰 奚嗢部 。部之长号大人,而常推一大人建旗鼓以统八部。”

宴寝

(1).休息起居之室。 唐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宋 黄庭坚 《题落星寺》诗:“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絶无人知。”

(2). 周 制,王有六寝,一是正寝,馀五在后,通名宴寝。参见“ 燕寝 ”。

安寝。 唐 唐次 《祭杨判官八弟文》:“遨游讌寝,一歌一咏,周流俯仰,得君辉映。”

难老

犹长寿。多用作祝寿之辞。《诗·鲁颂·泮水》:“既饮旨酒,永锡难老。” 郑玄 笺:“已饮美酒,而长赐其难使老;难使老者,最寿考也。” 宋 苏轼 《赐正议大夫守门下侍郎孙固生日诏》:“难老之祥,神人攸相。” 毛 * 《采桑子·重阳》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凤池

(1).即凤凰池。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兹言翔凤池,鸣珮多清响。”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暨皇家之建国也,乃别置史馆,通籍禁门, 西京 则与鸞渚为邻, 东都 则与 凤池 相接。” 清 孙枝蔚 《汪舟次赴赣榆教谕任去后寄怀》诗之二:“凤池与乌臺,旦夕谓可至。”参见“ 凤凰池 ”。

(2).古琴底有二孔,上孔曰龙池,下孔曰凤池。 王谟 辑《世本·作篇》:“ 伏羲氏 削桐为琴……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象四时。”

(3).砚的一种。 宋 范纂 《端溪砚谱》:“砚之形製……曰凤池。” 宋 范纂 《端溪砚谱》:“ 宣和 初,御府降样造形,若风字,如凤池样,但平低耳。”亦作“ 凤池研 ”。 宋 米芾 《画史·唐画》:“古书画皆圜,盖有助于器。 晋 唐 皆凤池研,中心如瓦凹,故曰研瓦。”

长醉

酣醉不醒。 唐 李白 《将进酒》诗:“鐘鼓饌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唐 戴叔伦 《江上别张欢》诗:“长醉非关酒,多愁不为贫。”

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脸上的喜色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